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原告北京市某微机厂,于1980年8月与被告北京市某研究所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规定:被告购买原告计算机系统一套,合同标的金额为42万元。原、被告系属同一上级主管部门。 原告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被告迟迟不什货款,虽经原告多次索要货款,被告均以无偿付能力而拒付。1986年12月,原告以延付货  相似文献   

2.
案例:1997年底,大连市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洛杉矾的某台资企业签定了出口1万吨水镁石的合同。水镁石是一种环保原料,发电厂在用煤发电时需掺加该原料以减轻空气污染。该合同明确规定:货款的75$以即期信用证方式支付(54万美元);另外的25%在货到洛杉矾经买方检验合格后以电汇方式支付(18万美元)。由于我方单证相符,顺利地收到了75%的货款。但货到洛杉矾后不久,买方即通知我方货物中掺有石头,并寄来石头的照片。买方还声称已将部分劣质货物倒入大海,拒付其余25%的货款,并要求我方赔偿其损失13万美元。索赔…  相似文献   

3.
进出口合同违约的救济李彬在当前国际经贸实务中,进出口双方在履行会同时,常有违约事例发生。所谓违约,就是违反合同资规定的义务。卖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拒绝交货、迟延交货或所交货物不符合同的规定。买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不支付价金和不受领货物。违约事件...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合同违约的救济李彬在当前国际经贸实务中,进出口双方在履行会同时,常有违约事例发生。所谓违约,就是违反合同资规定的义务。卖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拒绝交货、迟延交货或所交货物不符合同的规定。买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主要有不支付价金和不受领货物。违约事件...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买方的违约行为会对卖方的固有利益和合同的可期待利益造成直接损失.CISG公约是目前国际贸易领域中解决纠纷的典型法律文件,其所规定的救济方式按性质可分为三类.作为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在宣告合同无效与要求实际履行难以抉择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用行为博弈论的方法为自己选择效益最大的救济方式;而在损害赔偿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卖方还可以参照成本-收益模型去追求最优的赔偿数额.但是,从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得知以上三种救济方式均存在局限,因此,唯有将CISG的救济方式与违约金的约定相结合,这才是卖方最佳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
出口采用FOB贸易术语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际贸易中FOB的使用情况,以及FOB术语的含义、选择原则和使用原因.然后从FOB合同的订立、货物的交接与运输、货款结算等几个环节上分析卖方可能遇到的装船前风险、船货衔接风险、无单放货风险、海事欺诈风险、买方拒收货物和拒付货款风险等六种主要风险.最后,结合实际业务的处理情况,提出了五种防范相应风险的措施,从而使整篇文章更加充实论证、更显有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银行倾向于使用信用证来进行货款结算.如何防范信用证欺诈,充分发挥信用证的优越性已成为众多企业和银行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卖方利用假单据和买方利用软条款两种主要的欺诈方式,以及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北京市某电脑公司<买方>于1990年3月19日,与某外贸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规定:卖方供应买方进口游戏机8000台,双方约定履行期限为当年8月20日。时至8月23日,卖方才迟迟通知买方提货。恰恰此前,进口关税上涨,8000台游戏机进口关税上涨合计人民币9万元。买方接到提货通知后,派出经理与之交涉。卖方认为:逾期供货非我方因素,我们无能为力,这属不可抗力;并提出9万元涨价款各承担一半的解决方案。对此,买方提出异议,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的今天,出口商希望能安全收汇,进口商希望能按时收到货运单据.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把汇付、托收等支付方式的商业信用取代为银行信用,本应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给银行,从而保证出口商安全迅速地收到货款.但是从信用证的操作流程来看,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只处理单据,不管货物和合同的情况,这就给有意欺诈的进口商提供了诈骗的机会.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对于出口商来说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支付时必须要清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以保证贸易活动安全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所谓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或付款行收到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后,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付款义务的信用证。 目前,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企业采用远期信用证结算方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开证行收取远期信用证的开证费较高,能够为开证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对进口商来说,实际上是利用卖方的资金融通。因为远期信用证是买方收到卖方交来的有关单据后即可凭单提货,等到信用证到期时才对外付款,这种结算方式无疑对买方有利,但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新贸易保护措施重新抬头,已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对此,卖方为了扩大出口,促进交易达成,只有委屈求全,做出让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卖方一定要受到远期信用证带来的风险,深入细致地认识理解远期信用证,正确巧妙地运用远期信用证,即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为此,对远期信用证做如下分析,供出口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活动,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所以信用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贸易条件下,出口商根据进口商申请的以出口商为受益人的信用证,进行信用证项下交单.但是,制单员在制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符点,导致单据被结汇银行退回,给进口商带来风险.本篇文章,根据具体业务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分析信用证项下制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旨在提高企业的制单效率.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信用证风险管理的变化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当代经济》2005,(10):38-39
信用证是被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通过一项约定向受益人保证其付款责任,受益人通过提交信用证规定的全部单据后向开证行收款。信用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各有关当事人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及/或其他行为。如果出口商提交了符合的单据,除了从开证行那里得到货款,他们从进口商那里也可以得到付款。信用证为遵守跟单信用证合同的进口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于94年委托一家贸易公司在山东某地收购一批针棉织品,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由被委托方以自己的名义与供货方签订购货合同,被委托方则从双方共管帐户上向供货方支付货款,我公司(委托方)按收到货物的实际数量向被委托方支付一定的代理费.不久,由于供货方和被委托方因合同履行的付款问题发生争议,供货方遂在当地以被委托方为被申请人提起仲裁,仲裁机构又追加了我公司为共同被申请人,而我公司并非是该购货合同的签约人.请问:我公司作为委托人是否应当成为供货方与被委托方发生的合同争议的共同被申请人,是否应当直接承担本案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李雪莲  邓卫华 《经济论坛》2006,(16):105-106
一、外汇期权的概念外汇期权(Foreign Exchange O ption)是一种选择权契约,其持有人即期权买方享有在契约到期日或期满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当行市有利时,他有权买进或卖出该种外汇资产,如果行市不利时,他也可以不行使期权。而期权的卖方则有义务在买方要求履约时卖出或买进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的该种外汇资产。外汇期权根据权力内容可分为择购期权(CallO ption)和择售期权(PutOption)。择购期权也叫看涨期权、买权,买方与卖方约定在到期日或期满前,有权按约定的汇率从卖方买入特定数量的某种货币;择售期…  相似文献   

15.
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平交易,其责任形式以恢复当事人间的对价均衡为原则,合同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对方有权要求他采取补救措施,违约方有义务采取各种办法,以使合同的履行达到约定的条件或者尽量减少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的原则规定,对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承担责任的方式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这些责任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福建省某进出口公司(卖方)与法国某公司(买方)签订合同,约定由卖方提供20000箱芦笋罐头,每箱15.50美元,FOB厦门,合同总值为310000美元,收到信用证后15天内发货。买方致电卖方。要求代其以发票金额110%将货物投保至法国马赛的一切险。卖方收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及派船通知后,按买方要求代其向A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单的被保险人是买方,保险单上所载明的起运地为供货厂商所在地龙岩市,目的港为法国马赛。但是,三天后货物白龙岩市运往厦门港的途中,由于发生了意外。致使10%的货物受损。事后,卖方以保险单中含有“仓至仓”条款为由,向A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但遭到拒绝。后卖方又请买方以买方的名义凭保险单向A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同样遭到拒绝。在此情况下,卖方以自己的名义向福建省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其损失。法院判决其败诉。  相似文献   

17.
<正> 047 违反经济合同责任的形式有哪几种? 违反经济合同责任的形式,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时所受的何种制裁。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采取补助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违反经济合同的情形不同,发生的具体法律后果,即责任形式也不同。概括起来违约责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用来制裁违反合同当事人的最主要的方式。凡是在法律或合同中规定了违约金的,当事人一方因过错违反了合同,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只适用于法律有明确规定、当事人有明确约定的情况。如果法律、合同都没有用违约金作出担保,就不能让违约方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预收电费"作为供电企业与用电企业和用电客户的一种契约行为.是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在合同履行前预先给付对方一定数量的金钱,以保障合同债权实现的一种担保方式.其特点是以购电支付能力体现商品交换的信用.  相似文献   

19.
王彦 《生产力研究》2007,(11):67-68,82
在SIPV模型下,分别给出当佣金由买方、卖方以及买卖双方共同支付时,投标人的均衡出价策略、买卖双方及拍卖行的期望收益,得出佣金由卖方支付时投标人出价更积极,但三种情况下投标人的均衡期望收益是完全相同的;而佣金由卖方支付时卖方获得的期望收益更低,拍卖行在此时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当佣金由买卖双方共同支付时,拍卖行更愿意将卖方的支付比例设置的高一些;考虑到保留价的设置时,卖方支付佣金时最优保留价设置最高,另外是买方支付佣金时的情形,不考虑佣金支付时最优保留价设置最低。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确认标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用属地主义原则,即合同当事人的营业地分处于不同的国家;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即合同当事人分属不同的国籍。由于国际货物销售的跨国性和合同确认标准不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准据法即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理论上有争议、实践中有分歧的问题。合同成立的准据法各国的法律规定不一致,依照买方国的法律,合同已经成立,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和履行;而根据卖方国的法律,合同可能并未成立,双方无合同关系,也就谈不上履行合同的问题。合同即便成立了,未必合法,依照卖方国家的法律,合同可能是合法的;但依照买方国的法律,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