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议,个人所得税制度首次由分类税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另外,新个税法在之前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旨在使个税能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纳税的公平。文章分析了此次个人所得税带来的新变化,得出改革后个税仍存在税率结构不够完善,课税模式处于过渡阶段,征管体系滞后等弊端。并提出如下建议:向综合课税模式靠拢,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完善税率结构;逐步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完善税务代理制度的建立和未来向综合税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克元 《天津经济》2007,(12):62-63
目前,税务机关对个人房产出租收入计征房产税的政策比较明确,但在实际税收征管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个人房产出租收入计征房产税的涉税征管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以求与大家共飨。  相似文献   

3.
胡华  王一歆 《开发研究》2023,(6):133-141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的数据,通过计算减税绝对额、税负变化、基尼系数以及MT指数等,分析2018年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对我国居民的收入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下,继续教育附加扣除以及子女教育附加扣除虽然减轻了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此外,通过分解基尼系数的方法,测算两项教育附加扣除在不同地区的收入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以及纳税人的整体收入水平的不同,两项附加扣除在不同地区的收入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对西部地区的调节效应较为显著。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教育扣除政策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包括优化附加扣除标准、设立专项补贴以及明晰扣除范围和扣除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的现状下,普通工薪阶层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赡养压力较大.而个人所得税改革通过增加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纳税人的异质性,旨在减轻其税收负担.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模拟分析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研究发现,该扣除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对于中高收入人群的减税效应最为显著,但大部分符合扣除条件而未达到个税缴纳门槛的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其福利.因此,在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制度设计时可适时考虑相关情况以促进税收公平,并加强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雷涛 《辽宁经济》2006,(11):25-26
2006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案正式实施,工薪收入扣除标准从原来的800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元。初步解决了实际负担较重的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费用税前扣除不足问题,体现出了缩小贫富差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理念。新的修订正在使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结构有所改善,但修改后的个税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因此,在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以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新税制以来,各地税务机关对税收征管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格局.然而,由于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税收征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由此影响了国家税收职能的充分发挥,本文着重就今后一个暑期税收征管改革的体系建设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程安亭 《天津经济》2015,(1):46-47,5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纳税人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随之也带来许多涉税问题,原有的传统模式管理税收已经难以持续。天津市国税部门自2014年9月全面实施征管改革以来,通过理顺业务管理职能,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改革税源管理模式,健全纳税服务体系等几方面的改革,初步构建了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了税收征管难题。  相似文献   

8.
为使《个人所得税法》继续得以完善,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对《个人所得税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立法完善:实现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转化;进一步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推广税收指数化,建立弹性税制;规范税前费用扣除:改革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形成以纳税申报为基础.以税务稽查为保证,以税务代理为辅助的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卫红 《产权导刊》2010,(8):36-39
改革和完善个税费用扣除是顺应国际趋势和适应我国经济现状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是计征个税时将纳税人的总收入减固定的扣除部分再计征税款的纳税标准,费用扣除确定涉及税收负担、税负公平原则,是个税设计的关键。但由于费用扣除模式、内容不同,个税发挥预期作用及带来的问题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姜枫 《黑河学刊》2000,(5):48-49
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但就农村税收征管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盲区和不完全相适应的问题 ,现实需要一种因地制宜、从简适用的农村税收征管模式。一、农村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农村税收征管的现状而言 ,征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了历史性的进步 ,但受农村经济的分散性、农业结构的特殊性、农民纳税人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的层次性影响 ,我国的农村税收征管还存在着一定实际问题。(一 )农村征管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status of the deductions in Japan’s income and resident tax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policy issue. To analyze this issu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n evidence-b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deductions on the tax burden reduction and income redistribution. To this end, we use household microdata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during 1994–2014 to conduct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burden reduction and redistribution effects of deductions over a 20-year period. Initially, the higher the income group, the higher the burden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deductions (ratio of deductions to gross income). However, the advantageous treatment of the higher income group has been decreasing annually and, recently, the burden reduction effect has reached a proportional structure. Although the system changes in deductions have decreased the tax burden effect due to deductions, these changes have contributed to weakening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Gini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分征分管的税收征管体制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现行体制存在权力交叉,税收征管成本和税务遵从成本双高等问题。税收征管体制合并是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提高税收行政效率和完善分税制改革,降低"税收交易成本"。税收征管体制合并要贯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精简税政,并在若干自贸区先行先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吕程远 《特区经济》2011,(9):142-14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逐步完善,内资、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矛盾与需求使得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势在必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从纳税人和纳税义务、税率、收入和扣除、税收优惠、反避税等方面做了更科学的规范,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代后,世界各国在税制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发达国家的税制更偏重于公平目标,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税制则更偏重效率。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后,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为辅助的税制体系,强化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税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借鉴他国经验,在我国推行双主体税系,调整所得税结构,优化所得税制;确立财产税在地方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环境税体系等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白彦锋  岳童 《改革》2021,(2):69-80
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部分国家通过征收单边数字税来应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当前各国制定的数字税政策存在一定差异,其征管举措多围绕征税的对象、范围和原则,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这对我国数字税的开征提供了镜鉴。当前我国开征数字税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归属问题、税负转嫁问题、税收征管难度与重复征税问题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应对各国单边数字税改革的冲击。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国从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出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税收征管方式,进一步做好财税体制改革与完善工作,同时要依托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重构,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劳动力供给、个人投资和消费、国家财政以及社会分配等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等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因调整未触及个人所得税转型等根本性问题,费用扣除不合理、分类分项扣除不公平和应对物价上涨乏力等关键性问题没有纳入调整视线,需要待时机成熟时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马军华 《特区经济》2012,(9):102-10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行结构性减税的税收政策,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到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等税收政策,我国在减税政策上采取了实际行动。减税在理论上能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因而,减税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刺激经济的措施。实际上,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之举,从长远来看,如何深化结构性减税成为我国当今税收改革的方向,也是增强群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税征收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  林小虎 《特区经济》2011,(11):147-149
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公共管理者调整现有公共政策的过程。从房地产课税的理论依据入手,对我国房地产税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房地产产权、地方政治环境等深层次原因来做出系统的研究,分析认为不应该以打击投机,遏制房价上涨而开征房产税,否则,结果将适得其反,产生更多问题。房地产税收改革是各项制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结果,只有各项制度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力,最终取得房地产税收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分税制改革形成了新的财政集权,地方政府是否会将财政压力转移到企业身上,提高企业税收负担?以2004年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为外生政策变化,使用1998-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财政压力与企业税负关系。研究发现;(1)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位于出口大省的企业实际税负显著上升,这说明当地企业分担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2)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税负提高最多,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小;(3)相对于非出口企业,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税负。各级政府应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地方企业因财政压力导致的税负高企。  相似文献   

20.
How Has Rural Tax Reform Affected Farmers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hina's ongoing rural tax reform on farmers. The difficulties in further local governance restructuring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rural taxation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result from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an increasingly liberalized economic system and a still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Although rural tax reform has helped to reduce farmers' tax burdens in the short term,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local governance regime requires coordinated reforms to downsize local bureaucracy by providing social security for laid-off cadres, to strengthen local accountability by granting higher local formal tax autonomy, and to promote meaningful participation by expanding local democ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