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宁  杨敏 《中国外资》2009,(14):198-198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促进内需、发展旅游事业的号召,各地纷纷出台旅游促销方案。在这些促销方案中以旅游消费券为主,杭州、南京、湖南、湖北、山东纷纷出台了相应政策。本文以杭州旅游券为例,从营销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对消费券的本质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结合旅游行业的特性对其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政府2月16日举行了"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摇号仪式。与南京市一样,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旅游消费的举措,发放消费券、优惠公园门票……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背  相似文献   

3.
旅游消费券"热" (一)发放热 自3月1日杭州面向国内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发放240万份面值1.5亿元的第一期"杭州旅游消费券"起,南京、宁波、湖南、苏州、广州、北京、武汉、镇江、山西、郑州等多个省市均已启动旅游消费券发放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积极应对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杭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最早在全国范围内试发了旅游消费券。本文运用问卷调查采集到的数据,了解到来杭游客的基本信息和游客对杭州旅游消费券的了解程度及了解途径和使用情况。并且对人均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旅游时间和旅游消费券价值进行交叉分析,而且与金融危机下其它城市的旅游业进行比较,了解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对杭州旅游业的影响。同时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旅游消费券的不足之处,通过调查过程中的随机访谈和人物访谈,了解人们对旅游消费券的看法和意见,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政府2月16日举行了“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摇号仪式。与南京市一样.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旅游消费的举措,发放消费券、优惠公园门票……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各地旅游消费激励措施能否“烧旺”内需之“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原定2月21日在上海发放的杭州旅游消费券被推迟,推迟的原因据悉是杭州市政府准备扩大发放规模,从原来的4000万元提高到1.32亿元,发放面也从以长三角为主的内地城市扩展到香港、澳门、台湾等。从已经证实的报道看,消费券在各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7.
自成都首开政府向市民发放消费券之先河后,这一举措如星星之火迅速向全国推广蔓延,尤其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如杭州就已经连续两次发放共7亿元的消费券,包括旅游、教育等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8.
为最大限度地拉动内需,中央先后采取降低存储利率、投资4万亿建设、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等措施增加市场活力,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消费也是“八仙过海,更显其能”。继成都、杭州率先发放消费券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纷纷效仿,尽管目前发行消费券的城市还不多,但这一做法无疑成为拉动消费又一引擎。  相似文献   

9.
赵萍 《中国金融》2020,(8):81-82
最近,南京、杭州、宁波、重庆、佛山、深圳、郑州等5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开始发放消费券,规模从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目的是为了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帮助部分受疫情冲击大的行业加快恢复。从历史的角度看,发放消费券短期内对消费会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消费回暖的速度明显提高。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发放消费券受到普遍关注的杭州市为例。  相似文献   

10.
祝丽娟  金卡 《金卡工程》2009,13(12):164-164
为了拉动内需,近来许多地方政府尝试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刺激消费。在对其所带来的经济效果予以肯定的同时,其中涉及的经济法律问题也值得讨论。本文以杭州政府消费券为例,从其发放主体、客体及使用方法等诸方面切入,结合《反垄断法》、《银行法》、《预算法》等相关经济法律法规,以对政府发放消费券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分析为中心内容,并尝试着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效应,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对消费券看法的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消费券的使用效应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作用有限,从长期看,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政府投资是短期内扩大内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消费券可以救助贫困者,但并不能作为启动内需的杠杆。政府发放消费券后,一种情形是,很多人把消费券换成现金存储起来,催生了一个相当发达的消费券兑换市场。消费券中会有相当部分变成现金,而并不被用于消费。另一种情形是,家庭会按照政府的设想用消费券消费,但又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现金支出,民众总体的消费支出并无增加。这两种情形,都不可能在正常的消费支出之外新增消费,启动内需也无从谈起。因此,要刺激消费,必须增强公众的信心。这只有通过对某些体制的良性变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20年4月佛山市的大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多种政策评估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消费券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一是发放数字消费券有效促进了居民消费,且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二是数字消费券显著增加相关行业商户的交易额,对于复工复产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三是数字消费券对商户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规模较小、所受冲击较大或者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商户从中获益更多;四是通过数字消费券这种新渠道,财政政策可以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同时促进消费和复工复产.结合数字消费券这一实践,本文就数字财政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就完善相关公共政策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新发展阶段财政治理的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期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率先试点发放消费券,作为扩大消费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之一,消费券的提振作用和"乘数效应"几何?作为发展模式和路径上较为相似,且同一历史时期下,有着高度相似的"人口变迁结构"的日本,一直是中国消费周期变化研究中最具借鉴意义的"范本"。消费券政策对中国不同行业的"乘数效应"具有明显差异。这背后决定这种"乘数效应"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所以政府是否发放消费券以刺激内需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笔者从反方观点出发,一一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消费券的具体发放提出了若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受2020年初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内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受到冲击,政府急需使用有效、迅速的方式提振经济,而消费正是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之一。在经济恢复期中,政府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措施,取得了短期的显著成效。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追求,效率与公平将如何在发放消费券这一措施中体现并且权衡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基于消费券的理论逻辑阐述了使用分发消费券的原因,并且结合消费券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关于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用两年国企利润向全民分红,发放4万亿元消费券的议案,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国家发改委上门调研,于日前回复称全国发放消费券还需论证。点评:政府给民众发放消费券,在西北欧、港澳等高福利国家和地区并不少见,因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贫富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来说,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在金融危机中越来越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措施,消费券陡然走红,不少人视之为提振消费的有效反危机对策而极力倡导,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以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内需对经济来说治标不治本。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消费券发放的各种效应,并在最后提出了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来说,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压力在金融危机中越来越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措施,消费券陡然走红,不少人视之为提振消费的有效反危机对策而极力倡导,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以消费券的形式来刺激内需对经济来说治标不治本。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消费券发放的各种效应,并在最后提出了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与旅游虚拟社区(网络论坛)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旅游虚拟社区具备了单向传媒、口碑传播和专家意见多种信息渠道的功能,灵活性强,能够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笔者从社会化营销角度出发,以杭州最大、影响最广的虚拟社区论坛19楼为例,研究旅游虚拟社区中的关系建立和知识共享活动,以及它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和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