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自2015年以来,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热度的增长,明星效应越来越显著,影视公司对明星IP的争夺已经趋于白热化.在资本驱动下,影视公司以"高估值+业绩承诺"的方式获得明星资源,但高估值背后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问题.本文通过唐德影视收购爱美神、暴风科技收购江苏稻草熊以及华谊兄弟收购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为例分析了影视行业上市公司高估值收购"明星"公司的成因及潜在的风险,希望"明星"公司高估值问题可以引起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晶晶亮,透心凉"到"透心凉,心飞扬",从张惠妹的"雪碧歌"到萧亚轩、杜德伟版的"雪碧"广告歌,从开始只在电台上公布原创音乐获奖歌曲和获奖者到举办中国原创流行音乐颁奖礼,"雪碧"品牌在中国已有25年历史,而支持原创音乐排行榜,利用音乐营销也经历了8个年头.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创新的氛围中,笔者认为新闻却要大力提倡一种与创新相反的基调--"原创",但这种"原创"不是呆板的,更不是要摈弃创新,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一种"原创",并在此基础上一种有特色的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丽纯 《潮商》2021,(5):43-45
调味品,是指能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在以美食著称的潮汕地区,有一种调味品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那就是"沙茶酱". 潮式沙茶酱,源于东南亚的沙嗲酱,而"沙嗲"在马来语中是烤肉串的意思,东南亚当地人在烤肉串时会刷上一种特制的辛辣酱料,人们称为沙嗲酱.1860年汕头开埠,过番的潮汕人将这种特殊酱料带回家乡,并将其原料及制作工艺进行地域性改良,使得风味更加迎合潮汕大众,因在潮汕话中,"茶"与"嗲"谐音,故潮汕人将这一种调料称为沙茶酱.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本质区别是,"分异"体现了城市居民在居住上的不平等,是支付能力极化和居民社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共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空间状态.通过对二者的居住空间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区分,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空间"分异"问题要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并最终引导城市居住空间向"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以来,各国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激进方式("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2年选择了"休克疗法",它是俄罗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休克疗法"从理论上做出深刻的分析,无疑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翟从小私有生产者的世界观出发,认为其所处的战国时代是"大乱之世"。墨翟认为,治理天下必须以治乱开始,"不相爱"是乱世之根源,所以,"兼相爱"、"交相利"是治理乱世的基本途径。《墨子·兼爱》曰:"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哲学思想独有的范畴,兼者泛也,"乃若兼则善矣",兼相爱就是互敬互爱。当然,如果一味地要求人们去爱人,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墨子赋予"兼相爱"以"爱人者必爱己"的含义,"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同时,墨瞿的"兼相爱"以"交相利"为基础,交者互也,"交相利"就是互惠互利,"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翟始终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决非理想,也不是天下治理者的一相情愿,它符合人们渴求利和爱的心理,是治理乱世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IP电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其实,IP电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对传统电话的挑战也不是一般意义上新产品对老产品的挑战,它代表了一种趋势,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Killen&Associates预测:到2002年,基于IP的语音通信将占整个语时通信量的18%;到2005年,<财富>杂志前1000家大公司中基于IP的语音通信将占33%.专家们预言,统一未来通信的将是Internet,而IP电话技术的出现和商业应用则开始把话音和因特网结合起来.IP电话成了一个新起点,被称为"打开未来通信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为了少吃油腻,不少人在买肉的时候会选择瘦肉.在南京市场,一种所谓的"健美猪"猪肉很受欢迎.和普通猪肉相比,这种"健美猪"肥肉很少.而调查发现,"健美猪"并不健康.这些问题重重的猪肉还流入了宣称"经过十八道检验工序"的济源双汇食品厂.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的界定"民营企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概念,这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产生的,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对"民营影视企业"做一个标准的定义。最初,"凤凰"以及"阳光"等电视机构刚刚成立的时候,有媒体称之为"民营电视"。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政策方针之后,民营影视的说法得到了合法化,并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今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节目,不仅有给人视觉享受的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学习型组织曾经是一种时尚,或是一种对管理潮流的迎合,那么,今天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现实。在Google中以"学习型组织"为关键词进行中文页面搜索,查询结果达824万多项。这一理论在我国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甚至家庭等各领域里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2.
所谓虚拟财产,是有别于有形财产的一种新型财产,通常出现在网络游戏中,包括游戏积分、装备、账号和货币等。自1999年网络游戏在中国登陆以来,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网络虚拟财产"这个概念便随之出现,并不断被人们接受与重视。网络虚拟财产既谓之"虚拟"财产,因此是网络游戏中虚拟而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个时代,"IP"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其在社会中影响力也愈来愈深.而其蓬勃发展背后,必然会有一些问题流露出来,譬如之前电影 《叶问3》 的票房造假事件,在声讨之余,我们更应该将目光着眼于"IP"资产证券化的改变与完善中来.其实,自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诞生以来,资产证券化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基于其深刻的创新内涵,资产证券化从范围到交易规模都发展迅速,是上世纪后期至今发展最快、 影响最大的金融创新.而在"IP"热的推动下,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深化,应运而生,其挖掘出了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手段.本文从"IP"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入手,分析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确立将"IP"资产未来现金流作为核心研究主体,并以电影产业为例,通过建立模型并实证检验的方法,得出了可以将其资产证券化的预期结论,并分析该结论对"IP"产业更安全、 有效融资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前五月中国信贷增速呈"井喷"局面.本文认为,"井喷"是商业银行理性选择的结果:一是货币政策转向为商行急速放贷创造了条件;二是大型商行对基建贷款觊觎已久,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其提供了良机;三是商行基于对未来货币政策趋紧的担忧和过去的经验与货币当局进行博弈,以最快的速度把指导性规模用完,以占据市场份额竞争的主动地位.下半年,一系列刺激政策和项目将引发新一轮资金需求,为年内信贷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曾鹏 《城市问题》2007,(6):24-27
在生态学理论中,谈到生物的种间竞争时会引入"寄生"与"共生"两个概念.从种间竞争的角度看城市的成长也可以分为"寄生"和"共生"两种模式,"寄生"和"共生"现象在城市群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能级的城市都有借鉴意义,从"寄生"到"共生"再到超越是城市成长中的必然过程,是城市成长的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城市自然"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沈文  郑海军 《质量跟踪》2002,13(4):16-17
"三包"规定是厂家对其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所应履行的义务,是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一种维护.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三包"规定往往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造成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卢红丹 《人力资源》2005,(17):68-69
"末位淘汰"是单位对员工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予以打分、排名,对排在末位的员工作出降级、降薪、转岗、培训、辞退或开除等处理.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企业内的一种竞争机制,可是,从法律角度考察,"末位淘汰"的合法性却让人"犯琢磨".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以来,"集体跳槽"和"集体辞职"等词语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作为企业方从自身危害性角度考虑,则干脆称之为"集体叛逃",以彰显其可能或者已经为企业造成的危害性.现实中,这种"集体叛逃"事件也确实在一桩桩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19.
孙娟 《财会通讯》2021,(12):88-92
文章在"动机-行为-结果"的范式框架下,选取2010—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流动性、信号传递、股本扩张、利益输送、股利迎合五个方面研究了企业"送转股"的动机,并通过换手率、财务业绩、交易量、大股东减持行为、超额累计收益的市场效应进行反馈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送转股"股利方案主要出于流动性和股本扩张动机,但在牛市阶段和"高送转"中股利迎合动机也显著存在,信号传递动机和利益输送动机不成立.反馈式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年终岁尾,下一年度的"薪事"也就成了企业所有员工的"心事".员工大多认为,加薪才合情合理,而减薪却是万万不该,甚至员工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减薪".但遗憾的是,当企业遭遇困境时,"减薪"已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