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日两国女性同属东方文化圈,但是在就业情况方面却各有各的苦衷。文章分析了中日两国两种就业情况的原因,探析了两国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广告创意中的文化品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孝文化就这样出现在广告创意之中,孝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大致体现在企业形象、产品营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域特性和历史的不同,导致中日两国人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时代的我们随着中国加入WTO,中日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往来也与日俱增,而我们对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试从中日两国餐饮酬酢中的习惯差异、赠送礼品时的差异两方面对中日两国文化作一比较,以期使大家更透彻地了解日本文化,增进中日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对颜色的看法相似之处颇多,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两个民族思想观念里的颜色词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特征,呈现不同的民族性。本文将从色彩角度出发,以“红”、“白”为例,探究两种颜色词后的语义特征和民族特性,研究中日色彩文化的差异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是古往今来一衣带水的邻国,两民族自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便开始了不断的交流,互相对各国的经济历史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展的趋势之下,中日两国在各领域充分开展合作,因此,加深日本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于能否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的共同发展及友好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集团意识"就是构成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充分、深入了解两国经济历史文化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在东亚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日本两国地缘相近,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国的文化脉络相互交融,生活习惯相互借鉴,尽管在近代历史中中日国家矛盾集中爆发,但两国的历史纠葛相互影响是不可否定的.尤其是在饮食文化方面,在历史中,中国在文化等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饮食文化上同样深刻影响着这个邻国,本文试着从近现代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探寻中国饮食文化要素的身影,浅析中国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些许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经济交流中变得愈加重要.文章试图在霍夫斯泰德和葛雷的文化理论框架基础上,探讨中、澳两国文化传统的不同,并由此分析文化因素对于中、澳两国会计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彬 《企业导报》2012,(20):242-243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蒙古族舞蹈的分析,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蒙古族舞蹈是在国际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向世人们呈现出自己的现代审美意识。这种现代审美意识,正是蒙古族舞蹈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前提。通过对蒙古族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从而促进蒙古族舞蹈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须要用的一种居所,各种审美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把控也变得越来越严苛,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时代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1.
陶莎莎 《新远见》2011,(11):41-45
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中日两国东海争端中长期较量的焦点。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引发的钓鱼岛风波.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两国之间的钓鱼岛争端上。钓鱼岛争端,不仅仅是几个岛屿的归属问题和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敏感争执点,也是中国这个传统的大陆国家关注海权意识、海权理论以及维护海权的手段的一个重要引发点。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进入到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和政治还有文化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加深,日语教学也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培养出优秀和高素质的具备日语专业特长的人才.这也是目前日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的课题.而当前日语课程的生态化教学成为了日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和日本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渊源在于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在面对构筑于商业社会之上的西方思想文化时,有一种先天的消化不良。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差异,给中国的启示就在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强大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日,由于我国与日本在领土、教科书问题及其要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事件上的争端,我国人民反日情绪又一次高涨.人们纷纷通过上街游行、拒绝日货等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抵触情绪.本文将抵制日货的概念拓展到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上,从经济学的角度,以中日两国现实的经济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和资本联系,推断出彼此经济的依存度,从而判断若失去作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的对方,两国是否还能够有效地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画家往往是一些善于开动脑筋的思想者,是富于创作激情的艺术家。人们喜欢画家笔下的优秀作品,正是在于画家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是艺术思想精神与笔墨艺术交融一体的深情并茂描绘。哪怕笔下只是一些花草树木、田园风光。一花一世界,都不同程度地自然反映出作者的审美意识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的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在语言习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此外,中韩谚语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韩谚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和考察,从而进一步了解中韩文化并使两国语言学习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谚语,提高两国年轻人学习和使用谚语的兴趣,增强中韩谚语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中法两国文化在存在共性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汉法互译时,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整合能力,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均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而今中韩两国正值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盛世。这不仅促进了两国的发展,加强了两国的交流,也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互动。在融合两国精神文化基础上,创建了更加融洽和睦的交流空间。中韩两国不仅在物质文化上交流广泛,在思想领域上也交流密切。而近年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两国的贸易节奏不仅提高了两国的经济额,也会在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成熟企业发展的经验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日本企业在全世界迅速崛起并不是偶然的,主要得益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中日两国相邻而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因此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来到中国,而且很多都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进行投资。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融合和沟通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国文化.中日文化各自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