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行往来查询查复是指,为提高联行往来业务效率,保证联行往来业务质量,经总行核发有联行行号的行处与异地有联行行号的行处相互间发生的资金划拨账务往来业务中,处理出现的问题和差错进行查询查复的事后补救性工作。它是银行办理异地结算业务和异地调拨资金的重要工具。因此建议对联行往来查询查复业务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2.
张飒 《金融会计》2005,(4):38-39
目前,我国支付清算体系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与电子联行系统相互并存,并通过电子联行转换中心进行支付业务的转换处理。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深圳等32个城市的运行,支付业务量大幅增长,查询查复不断增加。但在查询查复中不规范的操作,已影响了支付清算业务的及时处理,同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大为增加。现行的电子联行系统信息包方式有两种,即查询查复包和普通包。查询查复包主要用于更正单位账号、收款人名称等重要事项的差错处理;普通包主要用于查询查复款项是否收妥、转汇行有误等一般事项的差错处理.  相似文献   

3.
联行往来是指经上级行批准参加联行往来的机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异地汇划款项以及内部资金清算的账务往来。ABIS 的联行子系统,主要按银行汇票、电子汇兑和网内联行三类业务进行划分,适用于 ABIS 各入网行办理各种异地结算业务的核算和汇划。包括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卡资金异地划拨、内部资金划拨等。  相似文献   

4.
日前,随着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系统全面投入运行,我市各商业银行电子联行通汇点与全国2000多个通汇点实现了互通互联,异地资金汇划网络化运作,从而大大疏通了汇路“瓶颈”。提高了资金清算的效率。但是实现“天地对接”后的电子联行业务也带来了新的管理问题,特别是新的联行风险问题,如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客户往账数据的非真实性,出现电子联行来账到了汇入行而不能入账。或者汇入行收到来账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入账的情况,从而使收款人不能及时提取款项,延误客户资金的使用,甚至引发经济纠纷等。  相似文献   

5.
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32个城市推广运行以来,对提高资金汇划速度、减少资金汇划环节、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方便查询查复等,都发挥了电子联行系统无法比拟的作用,业已成为银行跨地区、跨行际的结算主渠道、资金汇划的“高速公路”。但系统运行初期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急需完善。  相似文献   

6.
联行是办理资金汇划业务的重要渠道,而联行查询、查复是保障联行业务正确处理和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各项业务的电子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本文针对当前人民银行联行查询、查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内部网络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人行高碑店市支行电子联行业务是2000年11月13日正式开通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家商业银行,特别是其下属机构,对人行电子联行业务处理存在着作法不统一、压汇时间长和查询查复不及时等问题。针对电子联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支行清算中心制定了《高碑店  相似文献   

8.
查询查复是联行业务的补充,它作为对有问题、有差错汇划业务的一种补救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当前,ABS系统的查询查复模块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作为电子联行业务的重要安全屏障,其作用不亚于资金清算,据我们多次参加会计联行现场检查发现,目前在办理电子联行查询查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10.
刘伟  薛辉 《黑龙江金融》2005,(11):75-75
一、目前县级国库资金风险或潜在风险的 成因 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的改变使资 金风险点前移。仅就县级国库而言,国库资金清 算和汇划“废除”了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 式,启用了“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 两种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从此,国库部门 便处于资金清算和汇划的最前沿,其直接参与 同城清算以及与管辖国库之间的预算资金收人 或拨付业务、国库“印、押、证”的管理、处理暂收 暂付、查询查复等重要会计事项业务,无疑增加 了业务风险隐患。突出地体现在挂账、解挂账、 异地拨款和查询查复等业务操作上。  相似文献   

11.
人民银行电子联行是我国银行业异地汇划资金的主要渠道,在加快资金周转,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其业务量也在迅猛增加。但电子联行查询查复环节多、时间长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电子联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改进。现就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业务是安全、准确、及时处理电子联行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差错的重要保障,运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子联行业务能否正常运行。但是,从目前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业务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 联行往来是银行办理结算业务和调拨内部资金的重要工具。近几年来,联行往来制度虽然进行几次改革,但效果都不很理想。1985年4月1日起全国银行的联行往来实行“自成联行系统,跨行直按通汇,相互发报移卡,及时清算资金”的办法,对于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分清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起了一定作用。但有的银行干部业务素质差,发生联行差错增多;有的银行不及时移卡清算,造成专业银行之间相互占用资金。1987年4月1日起,停止实行“跨行直接通汇,相互发报移卡”的办法,改为实行“跨行汇划款项,相互转汇”  相似文献   

14.
(一)“天地对接”业务不到位。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缺乏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只推到了中心支行一级,基层县支行尚未实施;从深度上,普遍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天地对接”,多数地区的实施办法是,人民银行与各商业银行的管辖行实现了微机联网对接,而各商业银行管辖行与本行的下属机构并未实现异地汇划业务的联网通讯。对往来账业务,  相似文献   

15.
自1991年人总行清算总中心在全国人民银行系统进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工程建设以来,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小站入网,近两万个银行营业机构通汇,覆盖了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县级以上城市,大大加速了全国资金汇划。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仅实现人民银行到人民银行的电子汇兑工作,未能实现商业银行——人行,人行——商业银行的实时联通、汇划工作,全国电子联行出现“天上三秒、地上三天”的局面。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人总行清算总中心于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银行收付结算中仍存在着值得重视的问题: 1.结算速度慢. 尽管人民银行及各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开通了电子联行业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结算速度仍与客户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电子汇兑业务发展不均衡,各开办行普及程度不同.城乡信用社仍没有独立的联行系统,其异地汇划业务只能依托其他银行办理,而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到县还没有全部实现,大部分商业银行也只通汇到支行一级,这种不均衡性导致金融机构各系统之间、金融机构自身系统内部网点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各地区之间结算手段发达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对电子联行和电子汇兑性质、功能不甚了解.认为通过电子汇兑比电子联行汇兑划转业务更为快捷。其实,电子联行优于电子汇兑。集中表现在:一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更广泛。它立足于整个金融系统的银行结算角度;而电子汇兑是立足于行业系统的银行结算角度;二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的通信手段先进。电子联行是通过卫星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而电子汇兑是通过通信线路进行数据传格。三是电子联行比电子汇兑的处理方法简单。电子联行是分中心工总中心,直接往来、环节少;而电子汇兑是经办行二支中心二分中心工总中心,间接往来…  相似文献   

18.
孙浩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5):72-73,78
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自1991年开通以来.使银行资金汇划速度大大提高,使资金在途占压大大减少,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力支持了宏观调控,成为我国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业务的主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子联行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上线后,联行柜作为核算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是ABS系统内部支付信息的收发中心,也是系统处理联行往来业务的中继站,地位非常重要。联行柜的职责是负责全辖电子联行往来账、手工联行往来账处理、对账及查询查复事项等。从联行业务运行情况看,该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影响了资金运转速度,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人民银行手工联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币分行张显龙目前人民银行联行仍以全国联行一级往来制度为主。自1991年4月人民银行首批电子联行开通后,人民银行联行分为手工联行和电子联行。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划一部分通过电子联行,其余仍由手工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