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的可能效果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婚姻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长期合同,离婚是解除这一合同的惟一合法手段,而婚外情则是违约。但是,惩罚婚姻违约不一定能增加社会中高质量的婚姻,本文的分析表明,惩罚婚外情只有在离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当离婚成本很高时,它要么惩罚的对象更可能是感情执着的正人君子,要么迫使他们更愿意选择不结婚。中国的离婚成本很高,对婚外情实施法律惩罚难以达到增加高质量婚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为什么要谈恋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会有婚外情,为什么害怕分手或离婚,婚姻合约又为什么是终身制的?也许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中,上述的问题可以找到一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是公共事业管制者对原有管制合同的违约,其违约行为对在位公共事业企业造成的违约损害即搁置成本,而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搁置成本的补偿则是管制合同违约的损害救济,这一逻辑是搁置成本所引发的全部法经济学问题的核心.文章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管制者与公共事业企业的关系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并指出对于长期缺乏法律约束的中国公共事业管制者而言,合理的搁置成本处置将会约束管制者本身,并避免无约束的管制乱用.  相似文献   

4.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所确定的一项新的离婚救济制度。这一规定是我国婚姻立法上的一个标志性突破,体现了婚姻本质,保障了离婚自由。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婚姻法律制度,将为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重要作用,它与其他婚姻法律制度的有利结合能使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从而带来我国婚姻法律体系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5.
按照传统观点,一个经过合法程序的有效合同,对于合同中的两个参与人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的一方违反约定,那么守约方拥有终止合同的权利,不然违约方滥用权利可能会造成恶意违约,得到不当的利益。但是,我国法律目前尚未规定违约方可以终止合同。对于那些在实践中不具有履行合同的条件、违约方不宜进行强制执行、履行成本过高或者守约方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提出履行合同的情况,赋予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从房屋租赁合同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出发,详细解释违约方在合同解除权方面的法律依据和单独规定的必要性,最终对房屋租赁合同违约方解除权的实施条件和方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6.
虽然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违约失信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阻碍作用,甚至大声疾呼在中国入世后,整治违约行为已经“时不我待”,但社会违约现象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的缺陷,违约行为低成本,而查处高成本,导致企业界忽视长期利益。因此,应加重对企业违约行为被公布的概率、加大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7.
《史学月刊》1997年第4期刊余欣《敦煌出土契约中的违约条款初探》文,从经济法学角度对敦煌出土契约中的违约条款问题作了初步考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如认为敦煌出土契约中的违约罚金“是一种以惩罚违约为目的的罚金”,“不一定都含有赔偿损失作用”;认为敦煌契约允许任何一方以交付罚金方式废除合同,与今天经济合同法现定的合同违约受到违约处罚后仍应履行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或为条件所限,余欣同志听见的敦煌契约为数不多,故其论断颇有失误,亟须予以辨正:余欣同志在列举了两件违约条款“不正常缺失”之例后断言;…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流域生态补偿中水源地和受水区行为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监督博弈模型推导出双方行为选择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域水源地的败德行为将随水源地违约超常收益的增大、生态建设机会成本的增加和其冒险意识的增大而放纵,随违约惩罚和生态补偿额度的增大而收敛;受水区的监督行为会随受水区监督成本的增加及冒险程度的提高而强化,随违约惩罚、违约对受水区造成潜在损失的加重而弱化。  相似文献   

9.
碳市场政策结构与企业违约风险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政策结构是规避碳市场企业违约风险的重要保障。梳理了中国政府颁布的碳市场企业违约风险控制相关政策文本,从交易和减排两个维度构建了碳市场企业违约风险控制政策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现有风险控制政策的结构组成。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碳市场企业违约风险控制政策覆盖范围互有重叠,容易影响实施效果;企业违约行为惩罚制度体系尚有漏洞,惩罚力度过大可能引发企业不法行为;碳价格调控政策相对缺乏,碳价格波动易引发违约行为。最后,提出了优化和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罚息”做为对借款合同违约人的惩罚 ,是由人民银行规定的一种罚款性质的惩罚措施或手段 ,以加收利息的方式予以实施 ,以维护商业“诚实信用”的原则。但经过对某支行今年 2月份贷款利息收入情况的调查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即“罚息”变“奖息”,由对违约人的“惩罚”变成了对违约人的“奖励”。由于该行所处的周边地区经济状况欠佳 ,加之上级行集中审贷等不利因素的制约 ,近年来几乎没有新增贷款 ,且现有的5 ,864万元贷款存量中就有 82 %的贷款为逾期类贷款 ,金额高达 4 ,794万元 ,而其逾期贷款的罚息就占其利息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且这 5 …  相似文献   

11.
惩罚机制是一个国家治理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与西方国家通行的第三方惩罚或个体间相互惩罚不同,我国多数情况下实施的是将惩罚权赋予一定权威者的集中式惩罚。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中式惩罚与合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领导者产生方式下,惩罚机制对合作水平的提升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任命方式下惩罚机制会显著提升合作和福利水平,但趋势上存在一定的"惩罚毁灭性"特征;而当选举产生时,虽然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榜样效应",但其"惩罚效应"对合作水平提升没有显著效果。惩罚机制效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两种产生方式下领导者拥有的惩罚动机与机会、惩罚力度以及惩罚威胁可信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加快企业和行业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任文松  王晓 《现代财经》2007,27(12):59-62,70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合同行为,合同的签订、履行经常会产生违约赔偿问题。合同违约赔偿,是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最重要的一种违约救济方法,是违约责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通过两个案列结合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赔偿问题作粗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4.
效率违约(efficient breach)一般是指在合同还没有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履行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履行合同的成本超过了各方的收益,或履行的成本超过违约的成本,那么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就有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而只需要补偿合同相对人的预期损失(这里提及的成本和收益是包含社会价值在内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效率违约是法经济学派在新自由经济学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违约理论,曾引起学术界激烈的争论,到目前这种争论也未休止过。效率违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合同违约责任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所依法承担的责任。当合同一方当事人没有按约定全面履行合同时,合约被破坏,受伤害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违约方就其违约损失进行赔偿。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违约损害赔偿形式应当包括预期赔偿和  相似文献   

16.
李万青  杜禹 《经济师》2024,(4):59-60
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要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上下游资源优化配置,引领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为此,中央企业需建立供应商队伍并强化动态维护,考核奖惩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分析了奖惩措施效力不足、供应商奖励与其他制度冲突、惩罚可能造成违法违约等法律合规风险,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旨在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提升奖惩实效,合法合规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买方的违约行为会对卖方的固有利益和合同的可期待利益造成直接损失.CISG公约是目前国际贸易领域中解决纠纷的典型法律文件,其所规定的救济方式按性质可分为三类.作为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在宣告合同无效与要求实际履行难以抉择的情况下,卖方可以用行为博弈论的方法为自己选择效益最大的救济方式;而在损害赔偿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卖方还可以参照成本-收益模型去追求最优的赔偿数额.但是,从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得知以上三种救济方式均存在局限,因此,唯有将CISG的救济方式与违约金的约定相结合,这才是卖方最佳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尚海森  马世杰 《时代经贸》2007,5(12X):232-232
对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传统的法律采取违约与侵权二元救济体系,其中的非财产性损害主要通过侵权之诉来请求赔偿。但是依据当事人的选择,往往不能同时适用而获得被侵害权利的完全赔偿,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笔者对一些学者反对非财产性损害合同救济的理论提出若干质疑,认为借鉴西方国家对非财产性损害适用合同救济,并对其给予一定的限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公平合理地保护特殊合同的受害人一方。  相似文献   

19.
王珏 《经济论坛》2006,(9):130-131
在国际贸易中,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种种事由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使合同履行给债务人带来不利后果。预期违约正是为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而设立的。它充分体现了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对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制度可有效减少实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会资源的人为浪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表明,不同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对审计师的工作激励将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审计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从社会成本与最佳投资水平两个角度来判定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优劣与否是适当的,并且不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对社会成本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而,能够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实现最佳审计师努力程度和社会最佳投资水平的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是一个社会所应追求的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中国现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的调整与修订需要以此作为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