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厉娜 《科技和产业》2018,(5):121-124
基于官方统计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青岛六区四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有效降维,从15个指标中提炼出四个公共因子,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从实证角度对青岛区市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行定量地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青岛各区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各区市应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人才已经超越物质资本成为最具价值、最为稀缺的资源,是提升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创新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科技创新特征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归纳构建城市科技创新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成效3方面选取青岛和深圳2015—2019年的各指标数据,定量分析青岛和深圳的科技创新纵向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查找青岛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深圳的差距,总结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劣势,并借鉴深圳科技创新经验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青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科技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了由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4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青岛科技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基指数法,综合评价2011-2016年青岛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对比分析青岛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青岛2011-2016年的各级指标和在20个重点城市中的位次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二级指标中的强项、弱项、位次提高和下降较大项,从而发现了青岛在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科技投入、人才等几方面的短板,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视角,以人才与科技创新为着力点,重点分析人才与科技创新关系,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研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宝贵战略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力量。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离不开客观、公正、合理的职称评价机制。科学评价科研人才的价值与业绩,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评价机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才投身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竞争意识,合理调整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以及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发展新局面。文章通过对目前江苏省科研人才职称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7个方面的对策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指数理论和科技创新评价理论,开展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研究,对全市各区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进行量化和运算处理,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反映各区科技创新发展综合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南京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由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产业、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市创新国际评价指标体系,20个二级指标都设定了标准监测值。选择了圣何塞、圣迭戈、奥斯汀、慕尼黑、不来梅、赫尔辛基、大阪、爱知、静冈、滋贺、蔚山、大田、新加坡和新竹等共14个城市和地区作为青岛科技创新的国际对标城市。搜集了青岛和14个对标城市2007至2012年的各指标数据,进行了青岛与14个对标城市科技创新国际指数横向比较分析,找出了青岛与国际对标城市的差距,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重在机制突破,良好的机制是科技创新的保证。兵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科技进步,需要根据市场规律、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在产学研机制、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整合、变革和创新。本文就兵团科技发展机制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建立健全科技评估工作体系成为江苏省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必然要求。介绍了"政府、行业、评价机构、评估师"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评价"青岛模式"及其特征,分析了江苏科技评估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并对建设新时代科技评估工作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野  肖林  李书 《中国经贸》2014,(9):53-5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被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一个企业的发展核心就是实施科技创新,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最终会走向灭亡的道路。因此,企业应当健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引入人才与培养人才,建立企业自已的科技研发中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企业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新区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主要分析了江苏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找出制约我省高新区的问题,根据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江苏省创新发展实际情况,研究江苏高新区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常州科教城为例,探讨了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目前,常州科教城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创新主体对科技政策的了解与把握水平不足;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流动性较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与基层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需求尚有差距;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较慢。对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常州科教城发展的5点建议:加大科技投入,破解创新创业资金瓶颈;加强科技政策培训与指导,推进创新创业进程;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引军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现实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岛市从异地优质高校中引进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各研究机构在融入青岛的过程中有必要配置与其所属高校相匹配并兼具青岛特色的信息资源,以保障各研究机构的知识更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青岛发展能力。文章从各研究机构的信息资源保障现状、信息资源保障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保障各研究机构信息资源配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艳 《科技和产业》2024,24(3):133-139
为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采用Python对20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和文本分析,探索职业教育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析分两轮进行,第1轮先对高频词进行分析,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样态,第2轮以劳动素养分类框架为基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分析不同区域院校劳动素养评价的侧重点。分析发现:学生在测评中占核心地位,劳动行为和认知是评价体系的基石,劳动价值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态度逐渐由内而外走向协同,劳动品质评价存在一定模糊性。基于研究发现,建议加强劳动素养的科技创新导向,融入产业协同发展要素,灵活应对不同区域产业需求,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进一步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适应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人才。研究结果可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晓青  段治平 《山东经济》2011,27(3):140-146
青岛的制造业在国内城市中趋于前列,但其现代服务业却发展滞后。通过对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青岛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针对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服务、科技和管理创新,加快服务业开放进程,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强软环境的建设等,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从科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方面,系统评价科技资源投入变化。从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市场创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系统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结果表明,从R&D的人员数量及全时当量和R&D经费支出规模及占GDP总量比重四个关键指标衡量R&D投入规模和增长,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政策环境日益完善,科技人才总量大幅增长,人才结构日益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丽  李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4):21-25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1—2019年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不佳,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皖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处于低等耦合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有科技企业作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本文立足于国有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的实际,尝试构建包括组织运行体系、人才发展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激励保障体系和人才集散体系等五位一体的柔性人才容纳系统,以便为完善我国国有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借鉴,促进国有科技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