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飘飘 《中国经贸》2010,(18):131-131
NGO作为一支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种社会力量,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当中不可缺乏的部分。伴随NGO凸现的作用,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探讨如何规范NGO。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以美国本土NGO的状况为参照物,研究大陆NGO的发展现状,由表及里探究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通过借鉴他山之石,提出促进中国本土NGO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电报道,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提高了由非政府组织(NGO)为代表的民间力量的社会地位,并因而将改变官方与NGO的互动关系。虽然官方的救灾行动及时有效,NGO的表现也不遑多让。通过这个劫难,中国的NGO将获得社会更大的尊重,政府很可能进一步放宽它们发挥功能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3.
重大灾难严重威胁和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安全利益是国家与社会的第一利益,有效控制和治理灾难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是当下政府措施大部分难以奏效,事故灾难并未得到遏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模式。中国一度在强国家——弱社会关系格局下建立起一元化的社会管理模式,随着社会转型,这一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暴露。适应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国需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全新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世界城市不是自封的,是公认的,是需要有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公认度的。这个认可度、公认度,不仅要国内认可,国外也要认可,不仅中国的政府认可,外国的政府也要认可,还要国际组织、NGO组织、企业和老百姓都认可。  相似文献   

6.
金鑫 《中国经贸》2009,(10):163-163
福利国家不仅是政府适应工业化和社会问题的产物,它还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那就是社会正义。本文阐明了社会正义的理论内涵和核心内容,并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揭示了福利国家建立的合理性,提出福利国家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方式.虽有不足之处,但是始终在不断改革与完善中,以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NGO发展的现状NGO是英语"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主要指那些不以政府所直接控制的社团、协会、慈善机构、基金会、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形式出现的社会团体。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自治性是NGO最为显著的几个特征。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比较优势与能力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为共青团和NGO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释放了大量的空间。与NGO相比,共青团参与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在实践基础、双重定位、时代契机与动员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长期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实践使共青团形成了政府掌舵,团组织竞争性划桨这种独特的供给模式,同时也隐存着诸如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共青团需要进一步提高动员能力、整合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08,(11):44-44
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最关注的。眼下,关注民生更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而关注民生不应是政府和社会在特定时期,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也不应当是政府的临时政策。关注民生就是关注人民福祉。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个人获得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对于维护社会整合与社会公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及时应对各种社会问题、适时制定各种社会政策更使政府的介入变得不可或缺。然而,财政负担的加  相似文献   

11.
与对手贸易是国际政治领域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已有的分析路径不同,作者构建了一种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以力图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根据该框架,国家行为体的偏好为国家安全,而社会行为体的偏好是经济福利,两者的偏好共同制约着一国政府与对手贸易政策的制定。一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最终输出则不仅仅取决于国家行为体和社会行为体之间的博弈能力,而且还受到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公民社会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公民社会的涵义与特征、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社会与政府善治三个方面出发,就国内学者对公民社会理论进行的相关研究做一理论综述。  相似文献   

13.
问诊中国NGO     
董永纲 《发展》2010,(5):85-86
NGO即非营利的合法性、公益性非政府组织,是为帮助政府部门完善服务、提高社会效益而产生的作用于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NGO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但“舶来”的NGO尚未完全融入我国国情,我国政府也并未明确科学管理NGO的方法。NGO与政府必须作出转变,才能做好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国内NGO的各种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为规范、管理、运行NGO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NGO组织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弥补了政府功能的不足,动员公民社会的力量管理社会事务。在我国,NGO组织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NGO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李彦英 《中国经贸》2012,(14):82-82
随着公民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公益工作中去,各类的官方与非官方NGO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在最近几年影响中国的几大事件中都有NGO及NGO志愿者非常活跃的身影,笔者通过在一个国际NGO的全职人力资源工作和一个民间NGO组织的兼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中国现有NGO人力资源现状作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断层视野下看中国NGO发展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断层是由于社会统治体系中利益分配运行机制滞后于整个社会统治系统的发展而导致的严重社会分层现象,它在我国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本文在社会断层的特殊背景下,对中国NGO发展的历史使命进行分析,认为中国NGO肩负着促进新的社会利益分配体系形成和健全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具有本国的特点。新中国NGO的定位是为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服务,因而它们成为政府体制下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NGO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身的势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的一个基本走向。因此,中国NGO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它们的健康发展无疑将与国家形成共生共强的关系,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民主观念的增强、推行与自身相适应的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具有本国的特点。新中国NGO的定位是为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服务,因而它们成为政府体制下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NGO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身的势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的一个基本走向。因此,中国NGO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它们的健康发展无疑将与国家形成共生共强的关系,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民主观念的增强、推行与自身相适应的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元素,并引起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对环境负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其中,公益慈善捐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声誉,改善企业竞争环境,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然而,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严重不足。为了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应及时组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民间非营利组织(NGO)在推动企业履行责任方面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应保护员工、顾客及股东的合法权益,推行绿色营销,力所能及地进行捐助与救济等,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