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其中,新引入的公允价值概念获得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是否能够获得广大上市公司的欢迎还有待商榷。本文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1月1日至今,新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行已有1年多时间,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结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分析,探讨如何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特定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得到适当的应用,从而促进公允价值理论在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允价值是否运用得当的广泛争议.本文结合08年我国上市公司最新年报,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新态度和对我国今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我国的上市公司已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投资这三个准则中曾经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由于当时我国市场不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又具有主观随意性,上市公司便利用公允价值的这一特点操纵利润,因而财政部在2001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又明确取消了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实施三年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仅少量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实施前的预测不一致.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分析了我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能更好的推广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穆彦斌 《中国外资》2013,(11):153-153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变化。公允价值的应用必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含义特征以及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本文以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2007至2009年有关公允价值应用情况的分析,发现会计实务中并未能按照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具体会计处理中公允价值计量项目;选择2010年至2012年石油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还持谨慎态度;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年报数据有一定的影响,但受市场环境尤其是受股市的影响较大;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研究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执行情况及当前金融危机引起的公允价值论战,对公允价值的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着力分析公允价值的属性和应用,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势在必行,并针对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中面临问题和启示,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保证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能被正确使用,使会计信息更加公允、可靠,对信息使用人更加有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中的"一波三折"突现出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陌生和怀疑.然而,目前对公允价值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忽视,包括公允价值属性的确切定义、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公允价值适用的条件,等等.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比较以及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年报的研究,进而辨证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大量的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其中对投资性房地产明确规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这样看起来对企业有利的政策,但是事实却与大部分上市公司无缘.在2009年年报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相似文献   

14.
一、公允价值的有关规定及其影响 1.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将会对上市公司相关投资业务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本文针对研究结论和我国国情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企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真实性、及时性和公允性的需求,2007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在2014年建立了单独的公允价值准则,因而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由于损益直接受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影响,在引入这一计量属性后,上市公司的利润有了更大的调节、操纵空间,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一般情况下存在利润剧烈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革,目前的研究对于上市公司如何利用新准则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等问题缺乏研究,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采用新准则体系实施后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加入了资产减值准备和公允价值变动等多个变量,对100家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公司利用营业外收支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其次,上市公司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最后通过论述现行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新会计准则后,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应了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产生、发展,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在公司资产的实务计量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2007、2008、2009、2010、2011年等5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总体情况以及它对收益利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和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愿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贯彻实施,在将来的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也会更加频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企业损益直接列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项,表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业绩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活动控制的市场环境。当前,公允价值模式在我国金融工具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实施现状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披露工作的要求中曾明确指出继续谨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外,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另准则还规定,企业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可见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门槛很高且给予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较大,企业风险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