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之一,其发展与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密切的关系.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推动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到1999年6月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次征询意见稿正式将资产证券化列人监管范围,再到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处理几易其稿,资产证券化框架至今仍在讨论之中.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同时,又引发了对巴塞尔资本协议本身的不断修订.实际上在早期阶段,巴塞尔资本监管框架并没有把资产证券化列入,但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该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达不到监管的目的"1.资产证券化在监管框架中的相对地位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吴迪 《中国外资》2012,(18):222-22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其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一项重要融资工具及商业银行改善其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减轻资本充足率压力的有效途径。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塞尔资本协议所确立的监管框架中的问题逐一暴露,本文根据巴塞尔协议Ⅲ一系列文件的公布,着力分析了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新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王涛 《西南金融》2008,(3):59-60
新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采用了更加系统而严格的标准。本文总结了新巴塞尔协议对证券化的主体监管框架,并分析了其可能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监管三要素中,风险加权资产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所计提监管资本能否充分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框架下资本仅覆盖信用风险,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进一步将风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操作风险,并引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塞尔Ⅲ)修改了资产证券化、交易业务、交易  相似文献   

5.
2006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Ⅱ)正式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开始实施,为国际金融业确立了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在新资本协议中,首次单独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了统一的资本计提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的"监管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协议是迄今为止对国际银行业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国际协议之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曾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公约".最新发布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则可以说是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国际范本,其最终形成和实施必然会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资本协议框架对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巴塞尔新协议的有关资本充足率、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及其与原有协议的关联,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作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发行股本、发行长期次级债券、资产证券化以及化解不良贷款等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所谓监管资本套利(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ReA),就是银行通过证券化和其他金融创新,在几乎没有相应降低银行的总经济风险的情况下人为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和其他技术对资产重新组合,从而在银行风险并没有降低的情况下降低监管资本要求,使其水平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名义风险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全面介入资产证券化和可能产生的资本套利等问题,使相应的金融监管成为必要.巴塞尔委员会历时12年的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探索与举措,将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全面实施对银行的证券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系列总结证券化先进国家监管经验并经多方意见征求与实践验证的监管理念与框架,必将为我国的证券化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资本约束制度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深远影响 2004年6月《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公布,标志着全球银行业资本约束制度的重大变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允许银行运用内部模型来估算风险敏感度,科学地确定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俊 《金融纵横》2004,(1):25-26,6
经过长达5年的深入研究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即将完成,这份新的资本协议框架是以1999年6月该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资本协议框架为基础修订的,根据安排.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打算在2003年第四季度完成新协议。新资本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更为复杂、全面,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反映,也满足了银行界对于风险更敏感的风险监管框架的需要,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是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国际风险监管的新规范,其最终形成和实施必然会对全球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12日,27国中央银行代表一致通过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12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这是巴塞尔委员会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亡羊补牢出台的全球银行业资本新规。其在各国金融业接连掀起波澜。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13.
魏鹏 《金融会计》2013,(4):9-18
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对它的跟进式研究长期以来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回顾巴塞尔协议发展演进的基础上,考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和新变化,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政策框架内容,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92011年资本充足性状况分析,解读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构成的影响,阐述了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构建稳健银行体系监管框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5.
莫铌 《云南金融》2012,(3X):140-14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委员会完善新资本协议。为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对其制定的新资本协议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件特别完善了对再证券化风险暴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2004年6月份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对原有的框架进行了诸多修改,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三部分:最小资本要求、市场约束和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约束。  相似文献   

18.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要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发点是提供一个比原巴塞尔资本协议更为完善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其落脚点是通过建立最低资本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最低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新资本协议的宗旨是:完善的资本充足率框架,旨在促进鼓励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风险评估水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强制遵循一套新的资本规则,而是奠定坚实基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资本充足率,强化市场约束,促进金融稳定.委员会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将资本规定与当今的现代化风险管理做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监管实践中通过有关风险和资本的信息披露,确保对风险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毋庸讳言,巴塞尔协议Ⅲ在银行资本构成、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动性指标方面都大幅提升了监管要求,从协议的内容看,它绝对可以被称为近30年来全球银行业在监管方面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改革.这意味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过后,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迎来了新时代.其最大特征正是银行业监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安全性远远超越了盈利性.  相似文献   

20.
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历程,巴塞尔协议I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监管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理念;在监管资本方面区分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对资本扣除项进行了规定;用风险权重来衡量资产的风险状况,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广为人知。该协议后又逐步修正,以适应银行资产表外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