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影响较弱;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创新优势区域带,而中西部省份的链式创新结构尚不完整。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溢出和空间关联效应,强化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作用,破除区域创新壁垒,加强区域创新协作,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样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整体较低,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并呈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格局;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在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均显著;这种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均显著,而中部地区仅在成果转化阶段显著,西部地区仅在技术研发阶段显著。因此,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效率的作用,并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化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应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别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企业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稳,表现在河南企业研发实力相对较弱,企业研发效率低下。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包括财政支持科技计划对企业的倾斜、政府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政府和企业共同搭建企业创新人才集聚的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将知识外溢和创新创业纳入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源于知识外溢,创业是知识外溢的导体,知识外溢取决于知识外溢自由度;(2)知识外溢和经济集聚有利于创新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率;(3)产业空间分布取决于需求关联效应、市场拥挤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4)贸易自由度超过持续点后,如果边缘区域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支出份额足够大,则边缘区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福利损失小于因经济增长引起的利益增加,从而提高边缘区域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整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了本地创新绩效的提升,对周边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空间异质性.基于此,从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区域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人才是驱动创新的首要资源,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才集聚、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处在“N”型关系的第一阶段,即人才集聚的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人才集聚能够通过提高区域创新产出和投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大于创新产出;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倒N”型空间溢出效应,本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邻地人才集聚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前沿研究主要关注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却普遍忽视创新要素集聚空间演化趋势,以及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效应和作用范围检验。文章利用2006—2017年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创新要素集聚空间演化趋势,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及空间作用范围。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创新要素主要集聚在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并逐渐形成以城市群为区域范围的集聚趋势,但创新人员集聚范围明显超过创新资本集聚范围。第二,创新资本和创新人员集聚有助于本地和关联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作用较明显;第三,不同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作用特征差异显著,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人员集聚的最强作用范围为200千米、150千米和175千米,成渝城市群在125千米范围内作用明显;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资本集聚空间效应在125千米和100千米范围内作用突出。第四,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有助于提升本地创新质量,且创新人员集聚有利于提高关联地区创新质量,长三角城市群作用程度最大。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地协同创新作用较大,创新人员集聚对协同创新的空间效应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较强。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实质性创新、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集聚能通过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当前应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应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话语风格具有性别特征:在言语交际中男性常采用支配、粗犷和随意违反言语交际规则的话语风格:而女性则比较注意遵守各种言语交际规则和面子理论,更多地采用含蓄、得体和礼貌的交际风格使言语交际能进行得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12.
中英两国教育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高校层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通过对作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与英国罗伯特高登大学四年制会计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在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考核评价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开发基于职业教育的国家资历框架,为高职学校明确学习成果等级标准提供参考、组织开展高职学校专业评估,高职院校还可以考虑通过参与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来加强外部质量保障,进而推进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过去,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辩论已不绝于耳,各种言论遍布于新闻媒体,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从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人民币升值似乎是理所当然,或早或晚而已。但是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对国内各个经济体产生不同影响,各有利弊,同时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国政府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中国安然度过这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民生改善有深切的关注,他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毛泽东事实上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为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他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诸如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平均,忽视了效率的提高;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民利益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农民的利益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问题;注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以党的的政策和科学技术保证农民获得最大的利益。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民利益观的发展之处在于: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到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从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到家庭联产承包的共同福裕。  相似文献   

16.
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描述当前中美关系时引入"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把雅典与斯巴达间的战争归因于新兴大国对守成国的挑战,由此推论日益崛起的中国与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的美国爆发战争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仔细研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双方战争的叙述,会发现将雅典与斯巴达类比中国与美国,有明显的削足适履之嫌。"修昔底德陷阱"实质上是艾利森对修昔底德的误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国际舆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陷阱--"艾利森陷阱"。其谬误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不是雅典力量的壮大,而是雅典的过度扩张政策和实践;权力格局变化不是战争爆发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中美之间和雅典斯巴达之间也不具有相似性。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中美外交的启示在于:坚持和平崛起;妥善处理守成国面对崛起国的恐惧。  相似文献   

17.
法家在先秦时期可分为秦晋法家和齐法家两大系,本文对这两大系法家经济思想的特点及异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二者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强调富国强兵、重视以法治国,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的不同,在经济思想上二者在富国与富民、农商关系的处理上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汇率是复杂的经济变量,综合克鲁格曼关于汇率问题的观点,提出了"克鲁格曼的疑惑"问题。从汇率的抽象形式、行为模式、工具形式三方面作了理论解答:汇率是社会—政治—经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变量;汇率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非线性、非中性、非均衡特性,总体综合为经济系统的策略变量;汇率是各国在国际交往中用来调节经济———政治关系,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而自然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变量工具。实际汇率的本质更多地表征为策略行为,而市场自动决定的状态行为则退而居次,均衡汇率等价于均衡策略汇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根据“全球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开放。入世会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种种机遇,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慎观现状,找出症结,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保证我国金融业在入世后能稳健经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口译研究者大多认同译员不仅要传达讲话人的信息,更要照顾到讲话人的意图和意义,充分考虑听众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驾驭信息传递的内容和方式,使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