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及饭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作者主要探讨了1900年以来广州饭店的空间扩散过程及影响空间扩散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前,广州饭店设施主要分布在旧城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空间向东、南扩展,城市饭店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由旧城区向新城区、边缘区扩散。影响广州城市饭店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广交会场馆的区位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戴慎志教授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刘婷婷博士在2012年第9期《现代城市研究》上发表题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初探》一文,认为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因区位与选址、场地规模等级、服务半径、避难设施、避难通道等特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联系公共避难空间的重要纽带。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城市主、次干道  相似文献   

3.
上海综合交通发展面临多元挑战,包括"两个中心"建设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长三角核心城市打造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为此,上海综合交通未来发展必须考虑对外交通、城乡交通、城市交通等多种出行需求,以使特大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包括交通拥挤、就业饱和、居民生活成本增高等.为缓解这一问题,许多特大城市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新城,希望通过协调城市、人、环境的关系,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使城市逐步达到现在与未来的时间平衡,中心城与郊区的空间平衡.然而,各大城市发展郊区新城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新城吸引力不足,人口分流达不到预期效果,成为新城建设的通病.本文通过对上海松江新城的相关研究,给出具体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运用紧凑城市的理念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布局、客运方式、交通用地的现状,得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薄弱,运输结构不合理且缺乏高效、多层次的交通体系及整合。应尽快制定适应于紧凑型城市群发展模式的交通政策,大力发展以公交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加强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从而构建宜人、公平的畅达空间的交通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应当摒弃就交通论交通的单一思维,从整合土地与交通的角度来看待城市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7.
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密切相关,结合一座城市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对一座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州具有悠久的海上交通历史,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在商品贸易的带动下,海上交通不断深入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为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广州的海上交通变迁历史中,可以汲取今后港口城市的新建设、新发展的经验。一方面要汲取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寻以经济促进人文发展、培育包容开放的城市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效率密切相关,并在一些大城市展开了多中)b结构的规划实践.他们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单中心结构城市与多中心结构城市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单中心的城市中,当平均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超出人们可接受范围时,仅靠调节供需已经无济于事,此时,应该考虑变单中心城市为多中心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9.
卫星城作为大都市圈的组成部分,与母城之间有较密切的经济联系、交通联系和居住生活联系,因而对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减轻工业污染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成都市卫星城为分析对象,依据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其卫星城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潜力进行实证测算后发现,成都市卫星城因与中心城区产业、交通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可大致分为先发型卫星城、支撑型卫星城和特色型卫星城三种类型,并针对三种类型建议分类实施跨区域联动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差异化发展三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功能的健全成为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旅游交通干道的基本概念、条件和功能的基础上,将旅游交通置于旅游系统中考虑其要素构成和系统角色.指出旅游交通干道在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旅游地开放性空间形成、旅游目的地系统构建中的效用.并以宁国市为例分析旅游交通干道的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