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琴 《商业研究》2007,(8):187-190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模型。通过对该贸易政策理论基本内容、实施中所需的条件的阐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判断。并结合中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和政府的行为素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实施的政治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判断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特定行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钱意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90-91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新贸易理论的重要成果,它主张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国际贸易的适当干预而达到提高本国福利的结果。从理论的约束条件和实施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分析并对我国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时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源于新贸易理论,但目前尚存在对立的理论观点.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的特点,提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及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主张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取战略性措施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当地干预,以提高本国福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运用尽管受到严格的约束,但是在局部领域存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能性。中国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及国际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恰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基于或者可以改变不同国家竞争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形成的均衡的贸易政策。相对于静态的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即: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科技等都是固定不变,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当中融入了更多当今的时代内容。本文将着眼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的理论意义与其在国际贸易范围内部被运用的实例,对这种逐渐兴起的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辉  陈蕊 《北方经贸》2004,(8):97-98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战略性贸易政策已经成为各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新的理论基点。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研究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助于我们对某些贸易政策干预的理解 ,并可适当运用某些政策提高战略性产业的竞争力 ,发挥其积极作用 ,限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运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提出是贸易政策发展的重大突破,成为指导当今世界各国贸易实践的重要理论。尽管遭到各种批评,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适用性,以及我国实践战略性贸易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建立的,该理论改变了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论证了政府对外贸干预的合理性,为各国政府发展本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指导。文章在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选择重合产业作为目标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理论对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的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之一,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战略性产业和目标的选择。本文在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际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于与实际政策的紧密联系而受到极大的关汪。它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理论,它为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战略性贸易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实施情况,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颜源 《致富时代》2011,(3):154-154
相比较古典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所提倡的“不完全竞争”以及“规模经济报酬递增”思想有更实质的意义,也成为了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制定贸易政策的依据。在战略新贸易政策理论下,促进出口和保护本国市场成为核心。选择战略性产业并适当的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北方经贸》2007,(12):55-56
战略性贸易政策起源于发达国家,基于规模经济的广泛存在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提出政府干预理论主张。20世纪该理论在美国和日本的成功实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市场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政府行为和行政效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企业和产业的竞争战略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注意单纯的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的综合;充分利用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政策;建立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在选择战略性产业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拉动产业间相互需求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理论之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 《商业研究》2004,(7):12-14
国际贸易理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不仅源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而且更多地源于一国的竞争优势和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运用。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比较和分析,认为一国需在战略性贸易政策框架下,要善于把比较优势发展和提升为竞争优势.同时主动培植、创造和放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皖青 《现代商业》2014,(31):56-57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自20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动摇了传统贸易理论的统治地位,并且在很大范围内转化为实际的政策建议并得到了有效实施。本文借鉴了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依据新贸易理论适当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对我国的贸易模式进行干预,以增强我国福利。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实施该类政策的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经典模型入手 ,对西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涵、形成和最新理论观点进行评析 ,重点从经济方面和政治经济方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批评。战略性贸易政策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是有效的。一方面战略性贸易政策确实可以促进本国人民的福利 ,另一方面 ,滥用战略性贸易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新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解释了新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问题。分析欧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得出中国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加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的方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强本国产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提高本国福利水平。本文在对该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指出在全球化竞争的形势下,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当前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理论之一。它以不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为基础,结合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未曾涉及的问题。其主要贡献在于,为政府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从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出发,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洁香 《财贸研究》2008,19(1):149-150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干预来抽取和转移国外垄断企业的利润或租金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的争议,很多学者从实践角度对这一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胡昭玲,2002),认为在贸易实践中使用战略性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