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民问题,他认为革命战争时期要依靠农民,在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建设时期更要依靠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有效进行,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时代我国在不同时期与世界不同国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这些经济实践活动对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经济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主体经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出发点是国家意志经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一论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一根红线。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群众观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升华。它强调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人民是生产的主体、人民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学习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群众观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很早就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村工作,不仅从理论上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地位、无产阶段领导农民运动的中心任务、农民运动的方针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且在实践上新自领导了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方地区的农民运动。他建立了北方农民运动的领导核心,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税斗争。同时大力培训农民运动干部,为实现无产阶级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领导权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革命根据地生产建设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概念、性质和三大经济纲领,并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关系的特点和中圆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毛泽东这一理论对认识和发展新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并将其作为执政党执政任务战略构想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执政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历来关注“三农”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伊始就把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走联合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当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形态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再解读,可以从根本上探索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结合中国特定的历史国情、现实国情以及革命建设的实践,认识到"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不同的时期,"三农"问题始终决定着革命与建设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袁;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进行粗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引人注目,是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他仍提出过“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当前,就毛泽东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探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从党的筹建到大革命失败;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从上井冈山到土地革命战争结束;成熟及其理论体系完备时期——抗日战争;继续发展时期——从解放战争到全国解放以后。总的来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建党思想,可以从四个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会议中反映出来: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建党原则初步形成的标志;抗战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使毛泽东建党思想进一步成熟、完备;内战时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使毛泽东建党思想又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生产力问题,毛泽东有过不少论述,但有一些看法、特别是在实践中的做法并不都是“对头”的。毛泽东偏重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他仅仅在50年代前期曾有过适当保留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而且基本上不搞对外开放。而邓小平则作了重大突破,他强调发展生产力,利用多种经济成份和市场经济去发展生产力.同时积极推行全面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而且是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致力于探索一条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反映了近代以表中国人民求强求富建设强大国家的强烈愿望和根本要求,表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品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江泽民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都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时代背景和绩效四个方面对两位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为的共产党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这些思想集中现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生产力,处理好经济结构比例,重视价值规律,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长期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等。这些思想已成为当代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国际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包括有条件地区先发展起来、波浪式前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系统观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在全局观念、实践品格、辩证思雏、创新精神、时机意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就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加以论述,说明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思想不是封闭的。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引进外援方面。建国后,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有所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