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郭仕样 《时代经贸》2014,(2):107-107
余额宝一推出便引起轰动,但对于这种新兴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对其了解并不多。本文对余额宝的实质、安全性以及收益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结合长尾理论探讨了余额宝爆炸式增长的原因,同时对投资者是否应该投资余额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皓楠 《时代经贸》2013,(24):100-101
余额宝是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共同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通过将天弘基金公司旗下的“增利宝”货币基金销售系统内置到支付宝平台中,实现了基金的直销。用户可以将支付宝中的闲置资金转入余额宝中,通过其自动购买的货币基金获得比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更高的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即时支付功能。余额宝依靠庞大的支付宝用户在短期内筹集到了巨额资金,实现了互联网基金的巨大成功。它的推出加快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内部结构的重整步伐,对商业银行业务早成了显著冲击。本文将结合余额宝的运行原理,自身优势以及其隐藏的风险来分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3)
余额宝的实时赎回机制使得其面临的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文章将短期集中消费和入市意愿情绪指数加入到影响余额宝"申赎"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模拟余额宝的净赎回额。在控制余额宝流动性风险时,引入商业银行的两个传统监管指标,流动性缺口率和流动性覆盖率,结合余额宝自身的特点,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流动性缺口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并以此为约束条件,通过建立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调整后的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覆盖率为约束条件的模型,计算余额宝的现金留存比例以及新增投资比例,使得余额宝在抵御流动性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并比较不同留存与投资比例对余额宝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文章研究余额宝的运作模式,简要的分析了余额宝的优势与劣势,并对余额宝模式进行细化总结,最后探讨了余额宝发展的瓶颈。结论是余额宝不足以对银行存款造成大面积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宣布联合阿里小贷、余额宝、汽车厂商共同推出整车购买增值服务,消费者用余额宝取代传统预付款模式,并能享受购车款3个月的增值收益。同时阿里巴巴还根据消费者网购信用数据,对消费者提前授信,并推出18期无息分期购业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繁荣以及第三方支付的膨胀,一批新兴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向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发起挑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时也激起了各方人士的强烈讨论。本文主要介绍了"余额宝"的结构、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其成功要素,并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销售、加速银行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余额宝"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文章也对"余额宝"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14,(9):8-8
清早,看到余额宝帐户七日年化收益率临近跌破6%,自己每天的收益又比以往少了几角几分。相比之下,各路媒体人士对余额宝发出的抨击言论,似乎没有一点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同业间拆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银行存/贷比、股票指数和汇率都是余额宝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其中,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变动影响程度最大;股市行情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影响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性特征;银行存/贷比和汇率变动均对余额宝收益率的变动呈现负影响效应,且较为不显著;而广义货币供给对余额宝收益率变动影响则更为不明显。最后对余额宝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博 《经济月刊》2014,(4):76-79
拉存款、抢客户、造声势……各大媒体去年给余额宝们做了半年的免费广告。余额宝们撬动银行神经的任务业已完成,这批新玩家赚足了公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14,(4):76-79
正拉存款、抢客户、造声势……各大媒体去年给余额宝们做了半年的免费广告。余额宝们撬动银行神经的任务业已完成,这批新玩家赚足了公众的目光。特别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余额宝们吹响了对银行发起总攻的号角。与此同时,银行业也不愿坐以待毙。本期,《经济》记者进行多方采访,带领广大读者一探余额宝们的究竟,在牵动了传统银行业的神经之后,余额宝们又能否蚕食前者的利益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3,(12):100-102
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显露出来,银行固有的超级大蛋糕正在被互联网金融所抢食。根据余额宝对外公布的最新数据,上线4个多月后,余额宝用户数已经超过1600万,累计转入金额突破1300亿元。在全额宝、收益宝、活期宝、现金宝、易付宝等多“宝”的夹击下,银行的存款不断被分流。  相似文献   

12.
正余额宝的火热程度令人咋舌,自2013年6月推出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大增。到2014年3月中旬,余额宝已积累了至少50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互联网基金吸引投资者的地方,在于存款的年化收益率可达6%,并且能随存随取。"有了余额宝,还有什么理由将钱存在银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来,余额宝发展的越来越好,也逐渐成为了当前最畅销的金融产品之一.余额宝的出现和崛起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也促进了传统商业的改革和发展.余额宝和天弘基金的对接,让其获得了绝大多数用户的认可,也让它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获了大量的资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资金放在余额宝中,而非银行卡中.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减少,客户数量也在骤减,这无疑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本文首先介绍了余额宝兴起,其次讨论了余额宝的成功与大数据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大数据对传统商业银行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余额宝、银行、监管机构三方的博弈分析,从数理上阐明了余额宝促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鲇鱼效应,即余额宝节约了交易费用,降低了投资门槛,吸引了大量"存款搬家";而银行的被动应对会提高自身的融资成本并推高社会的融资成本,必须主动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来提高社会福利;监管机构需要对余额宝适度监管,为金融创新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15.
姬山 《新经济》2013,(15):40-41
证监会突然发声的最坏后果是支付宝"余额宝"业务可能会被叫停,不过实际上,证监会对于"余额宝"的态度是鼓励的。目前"余额宝"仍是阿里巴巴在各方压力下所取得的一大突破。证监会的突然发声让上线一周内涌向"余额宝"的百万用户突然紧张了起来。6月21日,在证监会的新闻通气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支付宝"余额宝"业务中有部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并未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也未能向监管部门提交监督银行的监督协议,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商周刊》2014,(5):8-9
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它们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  相似文献   

17.
余额宝从本质上看是一款证券投资基金的直销系统,属于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余额宝的定义严格说起来是指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的业务模式是由天弘基金定制的一款货币基金.它的发展借助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余额宝在短时间里取得不菲成绩的原因之一.截止2015年6月30日,余额宝的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用户已突破一亿人,天弘基金也靠此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8.
余额宝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它是互联网与金融的创造性结合的产物,是理财产品的新模式.关于余额宝相关学术研究还比较少,一般文献主要从价值基础、商业逻辑、财务模型和经济原理等几个角度对这一新兴网络金融产品进行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2.余额宝的流动性与收益性研究;3.余额宝的风险揭示与法律监管研究;4.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5.余额宝类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银行等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易欢欢 《商周刊》2014,(5):57-57
我认为余额宝的成功告诉传统金融机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金融服务的核心对象应该是用户!提升客户体验、打破物理边界以服务用户才是经营关键。余额宝的鲶鱼效应正式促进传统银行业进行变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余额宝的出现带动了一系列互联网理财产品井喷式推出,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和挑战。货币基金通过互联网直销的方式,打破了通过银行销售的传统模式,让其成为倒逼银行改革的鲶鱼。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余额宝成功的原因、商业银行在与之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并提出商业银行和余额宝共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