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外部性是信息产品的重要特性.从消费者效用函数出发,通过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效应对信息产品垄断市场上正版厂商、盗版厂商、消费者及政府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不改变正版厂商和盗版厂商的均衡定价,但提高了厂商的市场覆盖率,使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研究还表明,网络外部性会影响政府反盗版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使反盗版的难度增加、成本上升,并加大了使盗版厂商退出市场所需的最小监管力度.政府在制定反盗版政策时应考虑网络效应对市场及政策实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微软“举报‘番茄花园”’、“黑屏维权”案例入手;运用市场营销学中的4P’s分析等理论,对我国个人用户市场上正版与盗版微软操作系统软件(以下分别简称“正版系统”与“盗版系统”)各自的营销策略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供正版软件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竞争的信息产品盗版市场为研究背景,从消费者效用函数出发,通过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正版厂商的反盗版努力和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正版厂商的定价策略和盗版防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映政府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盗版成本系数和盗版质量是影响正版厂商定价与盗版防范策略的重要因素.关于取不同的数值区间时,正版厂商的盗版防范策略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软件盗版泛滥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勤俭 《生产力研究》2004,(12):134-135,201
软件盗版已经成为威胁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应该通过采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正版软件价格、提高软件公司的服务质量、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措施,有效治理软件盗版,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累禁不止,这是源于它坚实的市场基础。从需求方面看,它的市场基础在于盗版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从供给方面看,它的市场基础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高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盗版品的存在,并不象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有害无利。其实,盗版品究竟会增加福利还是减少福利,取决于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以及政府反盗版的严厉程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构建政府、正版厂商与仿冒厂商三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考虑仿冒品厂商的市场结构特征和性质,探讨了仿冒厂商进入条件下正版厂商的竞争行为、策略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市场中有仿冒厂商进入且政府稽查力度较弱的情况下,正版厂商总会选择大于独占均衡时的产出数量作为竞争的最优策略,并且,正版品的市场均衡价格要低于正版品独占时的市场均衡价格;(2)仿冒品和正版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但替代程度不同,仿冒品对正版品仅能部分替代,正版品对仿冒品产生完全替代作用;(3)仿冒品的存在有可能对正版厂商的利益产生正面的影响和作用;(4)在没有考虑政府管制成本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对仿冒品不予追究,或者采取严格的查处力度都会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政策工具下市场均衡价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本优势是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介入会改变企业的成本优势,从而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不同的反倾销和补贴政策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变化,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能削弱外国企业成本优势,降低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上升;反倾销税使外国出口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一定程度会引致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价格承诺使外国企业完全保留了因提高价格所带来的利润;生产补贴降低了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利润,但却减少了政府收入。采取适度的反倾销政策和补贴政策可以使国内外厂商的利润保持在竞争性利润水平上,进口国的利益目标应该是对本国消费者提供更低价格商品的基础上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有一类产品,既有实物载体,也可以有电子载体,且不同形式的载体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有所不同。对于这类产品,其电子版在网络上的传播往往被视为盗版;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厂商主动将免费的电子版公布到网上,可是实物产品的销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文章研究发现,当高端客户比例和产品符合其需求的顾客比例较高时,免费的电子版不但不应该视为盗版,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利用口碑传播来扩大潜在的顾客群,从而促进实物产品的销售,最大化企业利润。文章对这一问题建立了规范模型,讨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厂商的电子版公布策略与相应的价格策略。  相似文献   

9.
创新商品的“开盘价”是一个高价 ,由于价格的极大约束 ,因而市场———开盘就未能自动出清。继后 ,厂商一面把价格降至仍有高额利润的较高价 ,一面扩大供给量 ,需求量虽会增加但一时还赶不上供给量 ,市场也是需求不足。随后 ,模仿者大量跟进 ,供给量瞬间急剧增加 ,市场更为过剩。此后 ,供给者一面把价格降至只有平均利润的成本价 ,一面继续增加供给 ,此时需求量虽会增加 ,但仍赶不上供给量。而后 ,价格不再下降 ,供给量虽不再增加 ,但因大多数消费者已有此商品 ,因而过剩仍不能消除。最后 ,即使厂商将价格进一步下降到成本价以下 ,这样厂商已无法再生产下去 ,而需求者也因喜新厌旧不再需求该商品。可见 ,市场自动出清之时 ,即是该商品退出市场 ,新的创新———未能自动出清开始之日。  相似文献   

10.
电脑软件存在的网络效应使得厂商定价策略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运用动态最优化理论,分析电脑软件厂商的定价策略和最优更版时机。发现厂商通常会以先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定价,然后逐渐提高软件的价格,与不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定价有一定差异;厂商在升级旧版软件时,存在最佳时机,过早或者过迟推出新版软件都将导致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