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小霞  夏元燕 《时代经贸》2008,6(5):132-133
目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国内外有很多,但是往往并不能较全面的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这个问题,本文在分析现存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投资阶段-间接诱发要素"综合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动机和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影响;国内学术界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竞争优势、区位选择、投资模式、与贸易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强劲。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与51个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源禀赋、技术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外资开放度及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而东道国市场规模、工资水平、汇率水平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促进和优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成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为主"向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并重的重要转变。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中国产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平稳增长,模式不断创新。企业作为重要的对外投资载体,其投资质量、投资效益及国际化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文章利用亚太企业库和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在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演化的时空格局及行业特征的基础上,利用Logit及Probit回归模型检验包括企业生产率、所处地区、所属行业等属性在内的企业异质性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除传统理论提出的生产率外,企业的出口经验、创新研发水平等因素对其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同样起重要作用。②公司是否上市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融资筹资手段更加多元化,股权融资并未对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③东部地区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不显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主要受生产率和经营情况等因素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中,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有制结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行业特性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带来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6.
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主要是研究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反而低估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本文在理论建模中放弃了要素密集度同质化的假设,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证明了垂直型对外投资的生产率门槛要低于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企业有更多机会从事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采用中国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后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际上偏重成本导向,对外投资并不像出口一样存在着"生产率悖论",其生产率要显著高于无对外投资企业。同时,实证检验还进一步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即垂直型比水平型对外投资有着更低的生产率门槛,这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代正在到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状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市场不完全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对中国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对发达国家投资,特别是兼并收购发达国家优势企业缺乏解释力。该文试图从不完全市场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不完全状况;并将中国市场不完全分为封闭状态下的国内市场不完全,开放状态下国内市场不完全以及国际市场不完全。由此得出结论:开放状态下的国内市场不完全是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徐海涛  孙潇 《当代经济》2007,(15):112-113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而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特点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建光 《当代财经》2007,(11):85-90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时代正在到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状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丽 《时代经贸》2006,4(12):12-13,15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无疑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FDI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明确以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钧 《经济与管理》2007,21(3):42-46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时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是比较优势,另一种是后发优势。目前,学术界大多重视比较优势的作用,而对后发优势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价值缺乏深入地探讨。因此,将后发优势理论应用于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分析,把后发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解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不足,从而指导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薄文广 《财经研究》2007,33(6):4-17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即使在外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的东部地区,FDI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性,FDI对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其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Empirical questions surrounding the effect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typically been answered with reference to macro‐level gravity equations. Prominent within this has been whether they create or divert trade. In this paper, motivated by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export‐platform FDI, we use micro‐level data to explore the part of trade diversion that follows from FDI. Using information on acquisition FDI in the UK manufacturing sector between 1988 and 1998 we find evidence of trade creation, replacement, and destruction from FDI external and internal to the EU.  相似文献   

15.
利用FDI过程中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绩效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研发国际化的技术外溢取决于研发的类型与东道国的经济、科技等背景。通过中印两国在利用FDI促进本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国利用FDI资源特别是在外资研发机构及其研发支出方面明显强于印度;中国在吸收FDI技术溢出的研发投入、硬件条件等方面较明显优于印度;中国是开放度很高的"外资带动"型的创新路径,而印度更偏向于"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制约中国自主创新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规制关联机制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玉鸣 《经济地理》2007,27(1):11-14
利用Panel Data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联机制作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确实对我国各个地区引进外资具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呈现为负效应,“污染天堂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进程,而劳动力成本也逐渐成为外商企业投资选址时考虑的因素。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即在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FDI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逐渐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终端产业,在一国经济格局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入世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冲击,因此有必要系统而又具体地研究零售业开放对我国零售市场乃至整个产业链系统的影响。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零售业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内、外资进入零售业绩效的差异,以及外资进入制造与零售两个不同行业领域绩效的差异,得出外资企业过度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挤占内资份额和制造业利润,影响我国产业安全,降低消费者福利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FDI学派跨国并购理论范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学派跨国并购理论主要是从国际直接投资(FDI)角度,研究厂商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与行为动机的理论学说,是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基本按照产业组织思路与资源禀赋思路展开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FDI跨国并购理论的演化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主导思想方面,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思路上,产业组织思路取代了要素禀赋思路;研究重心由新建FDI转向跨国并购FDI;研究视角由单一性理论研究转换成综合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西部地区从1979年到2005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当滞后两期时,经济增长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 the conditions determining optimal technology seeking strategies for leader and laggard firms. We extend existing theories by differentiating leaders and laggards in term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ra-firm technology transfer skills, next to productivity levels. In addition, bo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s well as exports function as two alternative technology seeking strategies.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or a wide range of parameter settings, leaders optimally seek technology through FDI, whereas laggards do so through exports. Confronting these findings with some original exploratory industry-level analysis complemented by insights derived from case studies, we find broad overall support for our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