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心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作为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农民工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并采取一些对应的措施解决,已经显得非常现实和紧迫。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多有困难。其中,双轨体制下的城乡双重尴尬、自信与自卑的双重矛盾心理、择业困难、社会资源缺乏以及心理剥夺所带来的悲观的情绪使得农民工市民化的心理面临种种障碍和困惑。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城市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农民工的心理状态及其成因。农民工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因素制约等外在原因。本文在对这两方面原因的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民工心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详细提出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以便更好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应用而生,现实情况和精神需求的强烈冲突诱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企业还有家庭的共同努力,进而化危机为动力,帮助这一群体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出现了第一代和新生代两代不同的农民工群体。两代农民工群体在自身特点、外出动机、消费观念、维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海龙 《中外企业家》2013,(6Z):232-232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群体,且是一个不可忽视且数量大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一直遭受着多方面的社会偏见。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对农民工产生偏见,希望所有人能正视农民工,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要真正确保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与学习中避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实现大学生自我调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本文在对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是城市里的特殊群体。他们以非农收入作为主要来源,但是从户籍身份上看仍然是农民。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民工进行调查,揭示了农民工的现状和农民工维权的主要问题,并对云南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云南农民工维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社会群众中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却被城市化边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被城市隔绝在城市群体之外。农民工肩负着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在度农民工新闻报道过程中也要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要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上考虑新闻报道的角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隐私权,新闻媒体报道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媒介,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0.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关注心理问题人群利益,如何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以心理问题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类学生群体的现状,提出关注心理问题群体,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锦  王晓红 《价值工程》2011,30(10):279-279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笔者运用横断研究的方法概括了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及其问题的症状表现,并对不同性别、学科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后期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的表现和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原因,提出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促进农民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期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淑娟 《价值工程》2011,30(8):177-179
农民工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农民工流失将成为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在浙江刘易斯拐点已经显现,未来浙江籍农民工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外地农民工返乡危机潜在,进而提出以农民工廉租房为突破口等财税对策,留住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胡英娣 《价值工程》2010,29(17):226-227
大学时期是人生心理矛盾的多发期,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较其他本科大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递增趋势,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几点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十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主要靠2亿多农民进城做工和在乡镇企业做工.他们给农户每年带来约一万亿元的收入,支撑中国农业和农民生活的真正秘密正在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开始具有全面建设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城市问题》2006,(9):8-11,37
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收益差距、农民工权益维护、征地拆迁和就业等领域,已经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政府行为偏差、城市经济不发达及社会管理落后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必须从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通过转换政府职能、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城市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等措施,妥善处理相关利益问题和矛盾,促进城市化的正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瑾 《价值工程》2013,(34):280-281
当代学生因为升学的原因,每个人都面对繁重的课业,心理压力自然不言而喻,而之后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现在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体育训练的健康课程把体育实践作为重要的方法,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因人而异,设置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来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做好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调控,才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山坡 《价值工程》2010,29(25):193-194
心理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和要求,而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转变时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再对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作了探析,提出了预防、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