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办法》)相继于2003年颁布实施。《条例》和《办法》对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原则和办法予以明确,经过几年的实践,前期物业管理的招投标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现结合实践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26曰,为了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衔接,国务院对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以下将修改后的《物业管理条例》简称为“新《条例》”),其主要内容是将《物权法》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章中有关物业管理的内容写进新《条例》,比如说业主表决权的变化,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权,物业管理的定性等等。增加的这些新规定可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解决物业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但笔者认为,此次修改远远没有满足现实需要,一些突出的物业管理矛盾仍然无法可依。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于2012年11月29日经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最新修订案,并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相比2003年版条例,《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版(以下简称新条例)是《物权法》颁布后的首次修订。增加了许多创新性条款,从原先的7章48条扩充到了8章93条。对物业管理实践中纠纷发生较多、争议较大、与业主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有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新条例内容更加务实且亮点突出。本刊特组织“突破与创新——《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解读与借鉴”专题,邀请多名业界人士对新条例撰稿。 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明确规定,除了业主大会外的业主共同决定的另一种形式,可以是“业主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究竟应该是管理还是服务,这是长期以来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随着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施行,从业者传统观念正在随之发生转变,现在不少物业管理公司也纷纷打起“服务牌”。正在完成着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也使物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一、认真配合做好《物业管理条例》的最后论证、修改工作。协会会刊《中国物业管理》出专刊开展《物业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讨论。二、协会出资近20万元编印了《学习贯彻<物业管理条例>文件汇编》,刻录了《学习、宣传、贯彻<物业管理条例>专辑》光盘,购买了《物业管理条例释义》,全部免费下发给全体会员单位,为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物业管理条例》创造条件。协会培训中心先后举办了10多期《物业管理条例》培训班,为学习、宣传《物业管理条例》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三、协会建立了物业管理招投标评委专家库,并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81名专家评委名单。  相似文献   

6.
新法规一:《物业管理条例》 新的《物业管理条例》针对目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十大突破其中主要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2007年8月26日,根据《物权法》的有关精神,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订。近年来,各地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精神,物业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得到有力推进,物业管理行业取得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条例》对于规范物业管理活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贯彻落实《条例》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了《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不仅对国务院条例授权地方制定具体办法的内容,如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物业服务用房的配置、业主投票权的确定等,作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而且对目前造成物业管理过程中矛盾纠纷的主要问题,如住宅小区配套建筑的建设及其产权归属、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的明确、物业交付的条件和使用物业的一般规定等,作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规定。《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质量,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制委、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的高度肯定。现全文刊登《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供有关地方在推进物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业主公约,是指由业主承诺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以及业主的公共利益等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自治规范。业主公约是维系业主自治管理物业的重要纽带,是有效调整业主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要途径。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物业管理的行政法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物业管理业主公约制度。《条例》第17条、第22条、第23条对业主公约的内容和效力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概括,而业主公约在物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将结合《条例》的有关内容作以细致的探讨与解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理论与实务。一、业主公约的必要内窖根据国内外有关法规的规定,业主公约一般应有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总结了以往物业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目前物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多项突破,在过去一年的运作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一、明确了业主委员会、业主、业主大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条例》明确了业主大会是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的组织。业主大会所做出的决定,代表了全体业主的意愿和要求。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是物业的管理人,执行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的决定。然而实践中,有些业主委员会的决定与物业管理无关,有些业主大会的决定是违法的。关于这些问题,《条例》第19条规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  相似文献   

11.
孙鹏媛 《价值工程》2011,30(21):217-217
高校《物业管理概论》课程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必修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监理工程师不但承担工程质量监理责任,还要承担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工程环境保护的监理责任。文章就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保证道路工程监理质量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监理工程师不但承担工程质量监理责任,还要承担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工程环境保护的监理责任。文章就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保证道路工程监理质量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物业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军 《城市问题》2006,(1):80-82,93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界定了物业管理权是物业产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列举了物业产权与管理权相背离所产生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指出了科学构建北京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正在制定中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志伟 《价值工程》2013,(29):142-143
本文就现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缺陷及改进的措施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业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业管理既是一种房产管理模式 ,更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本文指出 ,中国社会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从行政性社会整合向契约性社会整合方式的过渡过程中 ,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反映之一 ,同时作为嵌入旧有社区结构中的新生事物 ,其成长和发展也面临着来自诸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作者认为 ,培育物业管理得以发展的制度空间是推动社区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兰芳 《价值工程》2010,29(14):229-230
物业管理招投标是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河源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招投标问题,分析了物业管理招投标不能落实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装备管理规定》出台后,对指控装备动用标准进行了调整,装备动用强度放宽,动用类别放宽。不难想象,许多旅团指控装备在动用、送修、保管保养中会出现新问题、新特点,在管理中要提前谋划、严格管理、科学统筹、创新探索,找出适合新条件下的指控装备管理方式,切实做到指控装备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丽艳 《价值工程》2010,29(30):106-107
依据《物权法》制定的《房屋登记办法》,相比其之前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在立法宗旨、立法原则、房屋登记类型等方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本文主要通过《房屋登记办法》与《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比较,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析现代房屋登记制度的内在规律,便于更好地履行房屋登记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