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对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农民工主要居住形式--出租屋进行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民工出租屋的发展历程、建设和配套设施情况、各相关利益主体闻的关系、出租屋市场、政府对出租屋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出租屋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一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联动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存在政策性障碍等困难和问题.有关农民工出租屋的政策建议是:科学制定规划、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出租屋管理服务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民工出租屋的管理服务等.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涉及到我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1.城市农民工居住的现状:居住面积较小,居住环境较差,居住模式复杂且与家人同住比例持续上升,住房来源以租房为主,居住的区位主要在城乡结合部,住房的满意度出乎意料地高;2.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缺少足够的经济来源,缺乏规划指导,住房市场不规范,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难以分享的住房政策;3.改善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建议包括:将城市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市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住房市场和居住条件的管理,并提高城市农民工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这些共性的结论对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建设、改善、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康达华 《企业导报》2010,(3):263-265
随着2010年亚运会的临近,确保"平安亚运"是广州当前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出租屋管理是广州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加强出租屋管理工作对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简述广州出租屋管理现状,分析出租屋管理工作难的本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提高政府对出租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出租屋管理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产市场》2006,(7):36-41
国土资源部: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日前,国土资源部通过媒体再次提醒公众: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置宅基地。针对一些地方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违法建造住宅、侵占耕地的现象,《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村的宅基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不能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另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  相似文献   

5.
三农点滴     
政策●吉林:农民工也能有住房公积金近日,吉林省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招用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在依法取得的企业用地范围内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建设统一管理、供企业租用的员工宿舍。有条件的城镇单位招用农民工,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房。此外,《意见》还要求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规划,农民工和其他职工实行同工同酬,按时足额…  相似文献   

6.
法说宅基地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宅基地,是指经过法定程序认可,用以建筑住房的土地,包括现有住房用地和经批准待建房的土地。厨房、猪圈等附着物用地和采光、通道、天井、滴水、排水等没有宅基地的空地也属于宅基地的范围。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公民个人在依法取得的国家所有或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建筑房屋并居住使用的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依法取得。农村村民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必须履行完备的申请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取得。城市郊区和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应当按照乡(镇)、村建设规划的统一安排。2.永久使用。宅基地的使用权没有期限,由公…  相似文献   

7.
论出租屋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现阶段 ,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现许多出租屋 ,由此引发许多与出租屋有关的不良社会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怎样正确认识出租屋及出租屋现象 ,加以公正、有效地管理 ,使我们的城市健康发展 ,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尽快顺利地走城市化道路。这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问题。本文以广州为例 ,对出租屋的管理作一探讨。   一、出租屋的界定及其类别  何谓出租屋 ?其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景贤、郭艳华等学者认为出租屋是指除领取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执照正式营业的宾馆、酒店、招待所以外 ,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租赁给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的城镇化,强调包容性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使农民工融入城市,与持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效,成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解决人的城镇化的核心。因此需要首先了解哪些因素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近40年的历史,农民工也出现了两代人,他们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基于重庆市两代农民工样本的调查,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对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住房类型、居住环境、住房评价、农村老家是否有承包地等7个因素直接影响第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而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居住环境、是否有子女在务工城市上学等4个因素影响新生代(或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根据两代不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代际差异,认为应当在住房、教育、土地方面实施差别化的政策,以推动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以公租房为核心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和旧房非拆除性的改造,以改善农民工的人居环境;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以适应产业发展;重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公平;对农民工老家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要充分尊重其意愿。  相似文献   

9.
经验证据表明,高房价背景下,经济因素已成为农民工居住空间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房价大幅攀升已导致在城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并呈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其居住区位向城郊边缘分离,和城市居民相较其居住形态呈"极化"倾向,与周边市民的居住隔离正在发展。指出纾缓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促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多方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10.
双周信息     
《楼市》2007,(24)
【政策】国土资源部: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小产权房《楼市》综合消息国土资源部12月14日重申,我国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所谓的"小产权房"。针对有媒体关于"符合规划小产权房可转为合法"的不实报道,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14日强调,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民住宅不得向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对农民工概念的界定,界定的关键点应在于农村户籍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非农业生产性质,不宜加入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收入来源等判定标准。国外的研究中,没有与农民工完全相同的概念,研究成果中具有参考意义的是对移民工人、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研究,因而可借鉴性有限。国内的研究中,多侧重于农民工住房及住房政策的现存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法以个别城市的定量分析,以及逻辑推演的定性分析为主;结论建议集中于将农民工的住房保障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尚欠缺从统筹城乡的视角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析农民工住房政策的现实问题,探讨建立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研究主要采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对现行状况决定了建立统一住房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农民工住房问题与市民利益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及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结果是将农民工住房纳入统一住房保障体系考虑更为有效等进行讨论.研究结论表明,要重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并可以通过解决住房问题实现农民工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对农民工概念的界定,界定的关键点应在于农村户籍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非农业生产性质,不宜加入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收入来源等判定标准。国外的研究中,没有与农民工完全相同的概念,研究成果中具有参考意义的是对移民工人、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研究,因而可借鉴性有限。国内的研究中,多侧重于农民工住房及住房政策的现存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法以个别城市的定量分析,以及逻辑推演的定性分析为主;结论建议集中于将农民工的住房保障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尚欠缺从统筹城乡的视角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阙如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怀抱着扎根城市的梦想,但是这种梦想却因为高房价、低收入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所引致的住房保障不足而可能成为一种奢望。在一定意义上,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不足已经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瓶颈"。故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保障其基本居住权利,已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着力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户籍改革以及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多渠道的住房服务等,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是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入地区,大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住房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具有受教育水平高、农业户籍流动青年占流动青年群体的多数、流动之前生活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以及正规就业的特点,同时在位房需求上,他们呈现出购房能力差、社区融入程度低以及主观评价满意度中等水平的特点。通过对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为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只关注了城市中户籍居民的住房问题,而忽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住房保障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构建一个阶梯式多层次住房保障系统结构和模式,解决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7.
确权促进了宅基地流转吗?——基于温州农户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温州农户的调查,考察确权颁证如何影响宅基地流转。研究表明,确权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宅基地流转。异质性分析发现,确权能显著提升较年轻农户和居住在城郊农村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概率,但无法激励年龄较大农户和居住在非城郊农村的农户参与流转。机制分析表明,确权能够有效促进宅基地流转,一方面是因为确权强化了宅基地私有观念,提升了农户流转意愿;另一方面,是因为确权让农户更可能获得农房抵押贷款,拓宽了使用权流转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交易标的物进行产权界定能够起到激活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作用,但在落实这一政策时须考虑农户异质性带来的效果分化,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宅基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民工住房类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过程中来自农村的城市移民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如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大量的城市贫民窟,成为城市发展的“肿瘤”.在分析中国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基础上,从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角度评估现有的比较典型的农民工住房类型,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住房夹心层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住房夹心层问题凸显住房保障政策的真空,对此我国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该政策能否真正解决住房夹心层问题却引起了争论。为了促使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名至实归,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城市住房夹心层问题,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准入条件的不对接,存在的户籍限制和目标群体的支付力不足等造成了夹心层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在解决住房夹心层问题上存在的局限和制度创新,并提出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