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娟 《时代金融》2013,(14):87+94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前新疆一些地区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家长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孩子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更加希望孩子能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因此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或者是各种辅导班,让孩子成绩提高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家庭校外教育的支出的费用也在逐年增长。家庭校外支出包括辅导训练费用、教育用品花费、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支出的择校费。这些支出的费用一般是在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2.
人情往来与商业保险是两种不同的风险分摊方式,在风险管理方面各有优缺点.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pr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居民的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究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具有负向影响;纵向来看,相较于2014年而言,2018年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大;横向来看,欠发达地区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风险厌恶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引导人情支出与发展商业保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12省区41个市(区、县)5056名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调查数据,简析了我国城镇居民2008年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情况,并从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三个项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状况进行了剖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政治面貌这六个特征对家庭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财政压力、财政支出结构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以2010年教育支出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数据,运用AF法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采用双重差分(DID)实证检验了因教育支出改革而形成的财政压力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剧了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农村民生性支出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农村生产性支出未起到遮掩作用。从异质性来看,财政压力对财政能力较弱地区影响更加明显;财政压力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而逐渐扩大,在k取值大于0.33时影响减弱。本文对于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的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始终是头等大事.随着家长对子女未来期许越来越高,家庭每年的教育支出日益增长.而近年来愈发艰难的升学状况、攀升的学费令不少家庭不堪重负.调查显示,自1989年以来,中国大学的学费增长超过25倍,而计划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长则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针对教育金储备问题,制订一份合理的长期规划对每个家庭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我和爱人都是工薪族,都有"五险一金",孩子上中学,还要赡养双方父母。爱人充分发挥在处理财务上的特长,采取医、食花费超前保健康,衣、电子产品消费要滞后的消费策略。爱人是做企业会计的,管理家里的钱财支出精打细算、尽心尽职。她在家庭消费上的花钱有超前和滞后两个策略,不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支出,而且保持了生活的富  相似文献   

7.
恩格尔系数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思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12省区41个市(区、县)5056名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调查数据,简析了我国城镇居民2008年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情况,并从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三个项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状况进行了剖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政治面貌这六个特征对家庭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个完整的家庭财务规划包含应急准备、长期保障、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四个基本规划。只有在做好了这4个基本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规划才能保证家庭财务有健康的根基。郭先生,36岁,月收入1.8万元,年终奖3万元,每月生活支出5000元;郭太太,35岁,月收入1.2万元,年终双薪,每月生活支出4500元;孩子7岁,每月生活支出2000元。郭先生和郭太太均有社保,此外分别购买了保额10万元和20万元的商业保险,每年分别交纳保费4000元和8000元。拥有自  相似文献   

10.
"防返贫风险"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融市场参与能否有效预防重大风险冲击造成的家庭支出型贫困值得深入研究.基于2018年561户家庭的调研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支出型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参与能有效发挥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等功能,通过平滑生存型消费、积累发展型要素和增加家庭总收入降低家庭支出型贫困发生的概率.此外,该结论在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的家庭也成立,但在高风险金融投资参与的家庭则不明显.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也能有效缓解家庭支出型贫困,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则能有效增强金融市场参与的减贫效应.结论为研究金融减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为未来提升脆弱性家庭内生发展动力及克服支出型贫困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住房、教育和养老无疑是每个家庭占据前3位的支出项目.虽然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但由于教育费用的过快增长,对许多家庭来说,教育成为其最主要的支出.只要及早动手、正确预算、合理规划并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有效投资工具,就可较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年金特别是大学教育金和出国留学金问题. 孩子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其教育金的筹集方式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受其父母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家庭实际情况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债务积累和财务杠杆率上升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总支出和住房支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住房支出对日常生活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拥有住房产权的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其财务杠杆率上升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无住房产权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财务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住房支出在家庭财务杠杆率增加消费总支出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而举债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在家庭财务杆杆率反向影响日常生活开支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遮掩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合理控制家庭部门财务杠杆率的上升,谨防债务过度积累给家庭和社会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房住不炒”政策,缓解居民购房支出压力;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充分发挥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先生,32岁,月收入1.4万元,年终奖2万元,每月生活支出3000元;高太太,31岁,月收入1万元,年终双薪,每月生活支出3500元;孩子5岁,每月生活支出2000元。高先生家庭拥有自有住房1套,市值150万元,尚余45万元贷款未偿还,每月还款3300元。现金和活期存款2万元,定期存款10万元,基金1.3万元,基金来自高太太每月500元的定投。高先生和高太太都有社保,还各自购买了保额10万元的商业保险,每年分别交纳3000元和4000元保费。旅  相似文献   

14.
吕秀如 《金融博览》2012,(18):87-87
ABA中的“B”指夫妻建立共同家庭账户用于家庭支出,如医疗费用、孩子教育费用、家庭每日开支等,剩余的钱则AA,自行支配。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关键时期,教育仍应摆在重要位置.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教育支出存在着投入规模不足、县级政府支出压力过大、事权划分不明晰等问题,这与财政收入分权及财政支出分权的不完全匹配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黑龙江省2011至2018年的数据,构建TAR门限自回归计量模型,得出了财政收支分权均对教育支出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的结论,即增大财政分权度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分权对教育支出规模有显著的门限效应,门限值为0.8023.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农村居民健康支出为例,截取吉林省2000-2009年农村居民健康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的数据,对两者进行了一元线性归回分析,证明两者存在正向相关性,即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正向相关性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支出,会较大程度的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文熙 《投资与理财》2018,(10):92-95
家庭税后年收入60万元孩子学费生活费和房贷每年支出一共33万元。这种收入条件下,应该如何理财,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妙妙全家目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每月家庭税后收入5万元,其中80%的收入来自于妙妙的老公。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阻断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重要议题.经典的代际传递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高代际流动性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构建多层模型考察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可以弱化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对低学历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高学历家庭更为显著,对农村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因此,当前通过教育扶贫缓解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政策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能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9.
宝宝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感冒咳嗽总也免不了,这时年轻妈妈就不得不和医院打交道。看病、打针、吃药……每一笔花费细细算来都是不小的数目。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又要尽可能减少医疗支出,年轻妈妈打理医疗账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那么,精明的年轻妈妈是如何打理她们的医疗账呢?  相似文献   

20.
亓坤 《新理财》2011,(7):71
梁芳、尚洪刚是一对刚刚有孩子的小夫妻,他们都是博士毕业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梁芳在国企工作,尚洪刚在大学教书,两口子都勤劳能干,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当说起在北京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工作压力不小,现在有了宝宝,生活的担子更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