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2年至今,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经济合作已历经15年的历程,中国积极参与了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倡导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并成为湄公河委员会的对话国。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五国都已成为东盟成员国。云南既是泛珠三角区域中的成员,又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者,今后必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合作的天然桥梁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对促进湄公河流域相关国家的交流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其松散的、以项目合作为主导向的合作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制度化则是提升合作模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自建立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参与GMS已有16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自GMS机制启动以来,我国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卓有成效地实施了100多个合作项目,建成一批标志性工程,促进了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发展次区域经济和维护地区的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次区域的法律框架内,没有执行机制,呈现制度性体制性缺陷.执行机制是次区域各国实现合作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没有具体和制度性的执行机制,势必导致经济合作的意向落空或受阻,必将阻碍GMS合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正式参与GMS经济合作的省区(云南)与沿边各国或者与接壤的局部地区进行尝试,构建简便、灵活、有效、易于操作的较低层面的执行机制,逐步推动执行机制的形成和成熟并向正式机制的过渡,是现实条件约束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凭借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已成为中国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坎区域(GMS)合作的主体和前沿,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云南参与GMS开发投资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是摆在去云南省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7.
东亚经济合作: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东亚经济合作的现行框架进行了描述,并列出他们各自的侧重点及其地位。分析了东亚经济合作存在的几个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成本收益视角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但它因农民需求的不足却迟缓不前。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需求的大小主要是对成本收益比较的结果。农户户均经营规模的狭小、农户参与合作组织前初始交易成本的低下、社会信用的困境、管理制度和人才的缺失、农地产权的不稳定,导致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本提高,净收益低下,从而抑制了农户对合作组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领域,是指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总体掌握目前中国海关参与GMS合作的现状,衡量中国现状与《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在未来5~10年实施《行动框架》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认知角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农民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行动主体,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本文拟从农民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的认知状况出发,借鉴国外新一代合作社治理特征,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双经济特区这种经济合作方式是创新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两国共同在边境地区设立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快双边的经贸合作。其特点是最优惠、最宽松、带有试探性的全新经济合作方式。中越两国关系目前处于最好状态,在“10+1”和GMS的推动下,决定建立“两廊一圈”来加快经贸合作。先在中越边境一类口岸地区建立双经济特区是可行的。它不仅可以加快中越两国经贸进一步发展,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而且可以逐步推广到与我国接壤的其他国家之间,全面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使周边环境更加适合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跨地区经济合作现状与发展殷立春杨雨廷加强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既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资产运营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快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对促进形成以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四位一体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4.
高歌 《当代经济》2006,(18):104-105
双经济特区这种经济合作方式是创新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两国共同在边境地区设立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快双边的经贸合作.其特点是最优惠、最宽松、带有试探性的全新经济合作方式.中越两国关系目前处于最好状态,在"10+1"和GMS的推动下,决定建立"两廊一圈"来加快经贸合作.先在谮中越边境一类口岸地区建立双经济特区是可行的.它不仅可以加快中越两国经贸进一步发展,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而且可以逐步推广到与我国接壤的其他国家之间,全面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使周边环境更加适合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吴锋 《经济论坛》2010,(4):35-37
面对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东亚国家对地区货币合作和地区经济稳定之间的相关性已经达成共识,存在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但在合作的国际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因素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甚至冲突。推动东亚货币合作应注重其中三个关键性阶段,其中,中国的积极推动将具有重要影响力。对我国来说,应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关于未来亚洲货币合作模式的设想及其实行的路径。建立亚洲货币合作是保持亚洲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文章指出亚洲货币合作应采用类似于美元化模式,不宜采用欧元模式。而未来亚洲货币合作体系的核心国,应当在中国与日本的竞争中产生,而中国将成为亚洲货币合作的轴心国。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产学研合作是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为国内外实践所证实。但是由于合作模式选择失误等原因,导致产学研合作效果不佳或失败,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运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再次凸显出通过金融合作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契机,论述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是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现实模式,阐述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目标争内容,并对未来双方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温雪勇 《发展研究》2006,(12):15-1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福建和台湾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闽台合作进展迅速。从闽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发,福建与台湾应在已有的经贸交流基础上,深化经济合作,并寻求新的经济合作模式,积极推动经贸交流从功能化走向制度化,消除两岸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实现经济融合,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封河北典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走访,在对调查资料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缺乏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设立条件的硬性要求。缺乏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质的规定性的确认,农民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产权不突出,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内部管理制度欠规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