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这一口号的提出,就是要求记者勤快起来,深入下去,动脑筋,细观察,出精品;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电视新闻是电视台的核心节目,是立台的一面旗帜;让事件成为新闻主体就是要增强新闻事实中有价值的信息量、含金量,使电视新闻的无形资产得到更好的积累和增值,更能深刻地反映主体,立起一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体上经济报道的比重不断加大,经济新闻的服务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也越发受到更多地社会关注,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需要,决定了经济新闻在传媒上的重要地位。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地位也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南方周末》适时推出了“绿色”版块,报道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环境新闻的概念考察,分别用科技、经济的报道视角,和工业文化角度论述在报道中体现出的“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向新世纪,新闻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原有新闻的内涵“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普遍的说法)被新的内涵所代替,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原有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基础上,又增添了时政新闻、农业新闻、工业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交通新闻、文化新闻等。作为三大传播媒体(也可以称为四大传播媒体,即新增加的因特网)之一的广播,也必然显露出新的发展态势,尤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闻在各大报纸、电视、网络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当前的经济新闻媒体报道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很多读者不愿看经济报道.如何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已成为新闻媒体完善的首要使命.文章从经济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读者提高经济新闻的关注度的策略,以便让经济新闻的传播实现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不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卓有成效地报道这些新成就,阐释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已成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娄宇怀 《理论观察》2009,(2):161-162
时政新闻是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治活动以及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的报道。简单地说,就是对党和政府机关、领导层的一些会议、活动、讲话,包括作出的决定,出台的文件、政策等的新闻报道。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它往往集时效性、重要性和广泛性于一身。正是因为时政新闻的这种特质。大众传媒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物,对它的接触、接受及传播,都需要经历一个艰苦而又非凡的感知过程.而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地位和意义更是非比寻常.在经济活动极为活跃的西方各国,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的报道总置占有较大比重.在我国,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必须把经济报道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使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中心.企业的经济新闻报道更是经济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四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完成新闻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顺利完成采访活动,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是记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笔者从忌仓促上阵、忌面面俱到、忌反宾为主、忌人文缺失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靳元凤  李君 《理论观察》2007,(2):185-186
提高节目质量,多创精品,已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争得受众的有效手段。因此,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不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创出了一批佳作,为记者打造精品佳作搭建了一个平台。多出精品,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才能创出精品呢?电视记者应努力做到下面几点:一、提高新闻质量勇于创新新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是党和人民、时代赋予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光荣责任。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对受众而言第一位的要素是内容。内容重要,受众关心,才能产生影响。同一事件…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和记者传播问题新闻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报道失“度”。新闻媒体和记者传播问题新闻如何才能做到适度而不失度呢?文章认为,一要把握好数量上的“度”;二要把握好分寸的“度”;三要把握好热点问题的“热度”。  相似文献   

12.
闫美艳  王伟 《理论观察》2007,(3):197-197
新闻图片的主要载体是报纸,它既有新闻信息的独特性,又具有形象性,是平面媒体宣传的重要手段。图片和文字,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一个都不行。文字报道再多,时效再快.也不能代替摄影。新闻图片在宣传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应受到重视。通过新闻图片,既能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图片在视觉上带来美的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它是最真实、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的事实凭证。所以说,图片报道征服读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比文字报道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方面的新闻报道日益重要。特别是经济建设,已成为整个新闻广播宣传工作的中心。纵观越来越多的经济报道,我们发现在经济宣传方面存在着报道狭窄、可听性差的问题。常见到把经济新闻写成业务性或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简报,外行人听不懂,内行人不爱听。内容大多是领导措施、例行公事、组织活动,一般听众兴趣都不大。王还在《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冲分析道,“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新闻广播的经济宣传,以生产角度报道比较多,从消费、流通、分配的角度报道较少;以领导工作角度报道比较多,从群众经济生活的角度报道…  相似文献   

14.
臧晓姝  武延 《黑河学刊》2004,(1):103-104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采用主体思维、动态思维、多方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及时触及市场经济新变化、新热点。对所报道的经济新闻要选准切入点,要以反映、引导经济行为,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经济新闻要展示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变化,选择典型人物最具代表性、最具时代特征、最能说明主题的事件报道出去,这样经济报道才能写深、写透,才能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要改革写作模式,在选材、立意、表现开工上刻意求新,挖掘经济报道的理性深度;多运用思辨性语言、群众话的语言,破平直重描绘,善用动词,这样经济新闻报道才能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电视新闻报道题材多样化的基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日益广阔与不断扩展,决定了电视新闻报道题材的广泛.其中,时政新闻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有关会议的报道,尽管以会议作为新闻分类并不确切,但因会议之多,大家也习惯"会议新闻"统称.记者应深入到会议中去,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及时组织采访报道,有些会议,虽然它本身不需要报道,但记者在会议中了解这一领域的动向、情况也是必要的,有时还可能发现新闻线索.记者对有报道任务的会议,就更要深入下去抓新闻,不能满足于会议程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解晓静 《发展》2018,(11):95-96
教育报道在党报中的报道相对比较少。由于教育活动缓慢而又循序渐进,所以要捕捉动态新闻相对比较困难,在挖掘独家新闻或通过突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经济、社会新闻等相比不占优势,但这不影响教育新闻不能出精品。如何做好党报中的教育新闻报道,《金昌日报教育周刊》在拓宽领域、提前策划、另辟蹊径、主动出击等方面入手,巧妙地选择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性、人情味、可读性是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中央对新闻报道“三贴近“的要求,使党报也纷纷开采社会新闻--这一新闻中的富矿,设置专栏、专刊,社会新闻的报道量不断增加,社会新闻已不再是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的专利,它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令人关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报道形式。目前会议新闻报道程序报道多,领导活动和领导讲话多,占用的黄金时间多、版面多,受众对此意见多,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会议新闻报道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领导者对改革会议新闻报道的认识。二是记者要善于从会议中挖掘新闻,把受众感兴趣的,关系切身利益的,重要的信息提供给受众。三是记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能把新闻从各种会议中挖掘出来,并用受从喜欢的方式和语言报道出去。  相似文献   

19.
据《今日印度》报道,目前印度的13.5亿的总人口中,超过60%的人已经感染或感染过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印度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快速上升,而莫迪去年9月份颁布的3项新农业法更是火上浇油.因为担心新法案会影响其生计,全印各地便接连爆发反新农业法抗议,成千上万的印度农民涌向首都新德里.新德里电视台称,这是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农民抗议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是我国新闻界在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谋划的手段与机制。在新闻界兴起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式的同时,新闻界、新闻理论界亦开始了对“新闻策划”问题的连续探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策划的价值,现行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旨在使新闻策划更好地指导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