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佳 《消费导刊》2009,(4):227-227
在交际过程中,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传递语言意义及文化信息。本文结合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论述了不同情景下非言语行为翻译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实现翻译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言语所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本文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出发,介绍了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旨在让跟多的人了解不同文化差异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商务活动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国际商务活动只要存在文化差异,交际行为就会有诸多不同,交际规范也不尽相同,那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举手投足之间反映出的非言语含叉就不一样.其中非言语交际过程中呈现的文化差异,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4.
林震 《消费导刊》2009,(19):189-190
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非言语交际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了研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不同性别的人们在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时,由于缺乏对异性语言特点的认识,往往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解释、判断和评价对方的言语行为.本文通过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来阐述英语性别语言差异,分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及由语言性别差异引起的跨性别交际失误,并提出一些为成功进行跨性别交际所应注意和回避的方面,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们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非言语交际认识的误区,本文讨论了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之间的关系,并从体态语和副语言两个方面探讨了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并指出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在华的跨国企业中,汉语文化与非汉语文化的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如何快捷高效,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冲突,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进行以言语行为理论来探究跨国企业中多元文化背景交际的特点。通过对跨国企业中员工的言语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习惯,以及不同价值观差异的认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控制自己的言语行的得体性、准确性,从而促进公司内交际的低成本性、交流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商务活动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交际方式都被广泛使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非言语交际形式中的体态语和环境语的角度出发,阐述非语言交际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文化差异--文化冲击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交际时会产生文化障碍.文化障碍是因为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最明显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语言的不同以及非语言因素(如手语、身势语)文化涵义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越能把这种差异降到最低,就越OK!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文化定势及偏见给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体距与体触行为带来的影响,并由此从教师和学生两方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文化定势及偏见给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体距与体触行为带来的影响,并由此从教师和学生两方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语用失误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只是针对言语行为,而忽略了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文章描述和分析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等现象,提出了在外语教学和非言语交际教学中的改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时间具有非语言意义,了解不同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文章讨论了中美两国主流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在现实中的体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人体语言在人类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称体语,体态语,身势语,是利用人体的动态与表情来显意传情的视觉性表意符号系统,是非言语符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杨连瑞教授在其《英语教学艺术论》一书中专门研究了这一“英语教学非语言表达艺术”。在没有有声语言之前,人体语言曾经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人体语言与有声语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人际交往的媒介手段,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语言的功能在不同的时段或情景中受到制约,语言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工具。“语言不能单独完成交际任务。它从来就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要在多种符号体系的共同参与下实现自己的功能,这就是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词来表达的,为社会所共认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的发出或被看成有目的的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反馈。”[2]陈原先生说:“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还依靠很多非语言符号。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一个人讲话时,除了发出音节的有声语言之外,常常伴随着手势,眼色,还有面部表情,也许还伴随着身体...  相似文献   

15.
商务谈判中离不开双方谈判人员的语言交流.而沟通并非仅仅依赖语言交流来进行,贯穿商务谈判过程的非言语行为值得我们去考察、研究.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入手,来探讨非言语行为在日语商务谈判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国际交往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各国之间密切往来,人与人交往也日益密切,跨文化交流对人们来说不再陌生,不同的非语言交际的冲突也日益增加。本文将对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行为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非语言行为,从而正确处理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顺利交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同时蕴涵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导致许多颜色词汇在翻译和交际过程中可能产生偏差和误解,本文分析解读了颜色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以此达到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外语教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教师除了通过最直接的言语传递思想和信息之外,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也能间接及潜意识地影响课堂气氛,教学目标和课堂互动效果。这些非语言交际行为不仅在我们日常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及对学生意见的调查研究,探讨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大学英语互动课堂带来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迎 《品牌》2014,(11)
本文以海姆斯(Hymes)的言语交际民俗学和贾尔斯(Giles)的交际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交际角度出发,从语言实际使用和语言态度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初次交际中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在初次交际中,男性和女性都不再为性别原型所束缚,都会主动去适应对方的交际行为和交际风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交际者越多去适应言语交往情景,越少局限于性别原型,能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从而交际能力更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雪莹 《商》2014,(10):75-75
从原始社会开始,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就有交际。在现在这个日益发展的世界,人们在每个领域里用不同的语言进行着交流。然而,当我们和他人交流时,我们不仅要掌握不同的语言,更要掌握其文化,否则就会引起语言交际障碍。本文从言语交际、言语交际障碍的原因、克服语言交际障碍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