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度加大,政策性的改变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扶贫机制的精准化落实改变了原有的扶贫瞄准机制,从传统的县级扶贫逐步转变为户级、村级扶贫,同时实现了下沉式的瞄准单元扶贫。虽然从理论角度考虑扶贫政策的落实大大提升扶贫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实际角度考虑,其仍受政策的挑战与现实的考验。精准扶贫仍然面临着农户思想难转变、技术窘境、与乡村治理有冲突、政策制度有缺陷等方面的困境。实践中的精准扶贫机制落实必须要综合考虑人力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与组织因素,同时兼顾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文章以此为基础,以扶贫预算为依据探讨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意见,希望在实践中有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康 《改革与开放》2017,(24):87-8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贫困治理局限的凸显,精准扶贫应运而生。精准扶贫不仅强调瞄准精准,而且强调过程精准和结果精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重要内容,承载着提升贫困者人力资本、深化贫困地区内生动力、预防贫困发生的使命。但实际中等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陷入"为了职业而职业"的怪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难以满足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内在桎梏影响职业认同感等困境。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四个阶段的扶贫政策内容和实际运作过程来看,农村扶贫瞄准有三个演变轨迹:在瞄准对象方面,经历了从普遍化到区域化再到具体化的过程;在瞄准角度方面,经历了从直接瞄准到间接瞄准再到直接瞄准与间接瞄准相结合的过程;在瞄准时序方面,经历了从主要瞄准经济资源到主要瞄准自然资源再到主要瞄准社会资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提出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以“第三方”为契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个别化帮扶;以“赋权”为目标,重视扶贫对象能力建设;以“社区”为依托,链接社区资源。  相似文献   

5.
水木  邵猷芬 《老区建设》2013,(17):17-17
2013年9月17日,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省推出扶贫开发新思路新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实施好帮扶到户脱贫、移民扶贫搬迁、培训转移就业等六大扶贫攻坚工程,以全力确保江西省38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共享全面小康生活。帮扶到户脱贫工程。创新扶贫举措,实现扶贫开发方式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通过精准扶持,帮扶到户,力争到2018年,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100万户贫困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以上,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之举,是精准扶贫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之举。文章通过对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简述精准扶贫这一大背景以及铜仁市精准扶贫的开展状况,通过铜仁市的资源现状和其他条件分析出铜仁市开展农村电商的优势,以印江"4+2"模式为例详述铜仁市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现状和成效,找到电商扶贫实践中存在问题,为铜仁市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樟树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整合全市扶贫资源,倾力推出四举措助贫困户脱贫。一是瞄准贫困对象,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选准贫困户、贫困村,重点抓好到村、到户的规划帮扶工作,为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制定了全县2014-2020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二是抓好建档立卡,坚持精准扶持。坚持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以村民主初选,以组群众评议,社会监督,乡集体审核,县级审定和村组公示、乡(镇)公示,已按程序识别出贫困人口19824人。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建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有农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就必须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因此,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中,实施精准扶贫,对扶贫对象落实帮扶措施,使之脱贫致富,其意义十分重大.下面结合都昌县实际,就如何针对扶贫对象有效进行帮扶谈三点肤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4,(13):37-4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湖南省怀化市深入贯彻落实《纲要》与《规划》精神,重点瞄准98个深度贫困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2013年,深度贫困村平均完成投入资金508万元,其中各类无偿帮扶资金43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集中突破.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一项有明确时限、需要在短期内集中各项资源高效推行的贫困治理方式,但这种带有运动式特点的治理方式,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缺陷,通常无法实现常态治理。文章探讨了从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制度逻辑演变,分析了运动式治理视角下存在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提出更好开展精准扶贫应从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完善第三评估监控机制,健全精准扶贫配套制度以及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多方面完善我国精准扶贫路径。必须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使其发展为一种长效治理贫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徐俊 《老区建设》2010,(2):19-21
在定点扶贫中,随着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瞄准问题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迁。文章试图从扶贫瞄准主体、扶贫瞄准对象、扶贫瞄准资金和资源的投放与管理、扶贫瞄准评估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瞄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有快40年的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构建了"多元协同扶贫体系";瞄准机制不断改良精确,从"区域瞄准"到"精准"扶贫效果更显著;构建多层扶贫政策机制。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应创建科学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体制,健全贫困户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体系,全力推进农村扶贫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贫困形势经历了普遍贫困到区域贫困、规模贫困到分散贫困的发展变化。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贫困治理政策体系的历史演进,从精准识别、扶贫投入、项目整合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创新举措、科技带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明确提出了今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措施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贫困是一个多维度、主观和客观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致贫因素的结构是减贫的关键,农村减贫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致贫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措施,其中的关键在于贫困户和贫困成因的双重瞄准机制上。文章设计一种网格化管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贫困农户按照致贫因素和地理分布,建构贫困分布网络,实施网络化管理,并利用网络化的动态管理,针对属于不同贫困网格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机制,提高精准扶贫效率,降低扶贫成本。  相似文献   

15.
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驻村帮扶架起了行政事业单位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桥梁,成为扶贫资源与贫困人口对接的直接纽带,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但是,基于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和贫困地区的复杂性,驻村帮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努力完善。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聚焦扶贫难题,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思路,增强贫困区域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石山区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域,是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难点区域。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在  相似文献   

18.
蒋群 《老区建设》2014,(15):52-53
正为了给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新的动力,江西省大余县扶贫和移民办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支持产业发展上不遗余力。去年以来,大余县深入开展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整合社会扶贫资源与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大力倡导当地企业家扶持该县扶贫重点村发展农业产业,企业家定点帮扶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结对贫困户扶贫开发;通过民主推荐确定有脱贫意愿,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走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当下国内各贫困州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实践探索的一条扶贫之路。精准扶贫对扶贫基金的运作有格外的要求,能否将基金用于"造血"而非"输血"考查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帮扶之道。文章从目前我国扶贫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资金偏离目标、长期闲置滞留、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扶贫基金运作中应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要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落下。扶贫脱贫必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做好全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加强重点地区和群体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专项竞争扶脱贫行动等五件大事。促进精准扶贫必须与社会治理有机统一:要提升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构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主体多元性,突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治理措施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