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之窗》2014,(5):12-12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  相似文献   

2.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培育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本项研究基于中国市场经济开拓者和七星级慈善城市温州的实地调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资源为切入点,聚焦温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资源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效,并针对当前的道德培育困境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强调采取以文化人的方式,为今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路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入手,系统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筑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姜仕华  汤勇 《理论观察》2016,(4):144-14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一切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法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它有关国家、 社会、 公民个人的三个层面与传统孝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孝从事亲的家庭伦理出发,将对亲长的爱延伸至整个社会和国家.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国家稳定,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月珍 《黑河学刊》2013,(9):9-10,169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特别重要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明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营造发挥正向作用的环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理论观察》2008,(4):2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其中文化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入手,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9.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是以培养和塑造具有中华民族品格的人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其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的再教育,属通识教育的范畴。十八大以来,重育儒家文化信仰,将传承和创新儒家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凭借儒家文化特有的价值内涵和行为感召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育良好的品格,解决其意识形态迷茫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的软实力提升是其持续繁荣发展的关键,更是区域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所期望结果的能力,其核心支撑和主要来源是核心价值观。针对辽宁文化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软实力提升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培育和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进行丰覃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及现代性转化,并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建构传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增强辽宁文化的辐射力和竞争力,为宾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于频 《重庆与世界》2017,(17):71-73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要求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3月5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题为《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其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蔓 《改革与开放》2016,(2):115-116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中最根本的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为历史基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区别于他国的特色,是二者的传承与超越.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思想基础及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的凝练.  相似文献   

14.
胡雪梅 《改革与开放》2016,(12):114-1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与升华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壤,发挥其涵养功能与推动作用。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增强价值自信,提升价值自觉,增进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土壤与基础;从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阐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等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由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先进性、群众性、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凝练和提升,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必不可少,二者既存在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又有区别性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内容之间具有交互统一性;同时,二者在具体目标、受众侧重点、实施路径之间还存在差异性.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之间的关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层言论     
<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层单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重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社区法治建设,需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融入社区治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和环境,推动社会全体成员参与到法治社区的建设中来,形成良法善治氛围,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