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中宁 《东北之窗》2014,(7):55-55
正2012年9月26日上午,首列火车佩戴红花驶出灌水站,沿着新建通(化)灌(水)铁路驶向吉林省通化市方向。至此,全长1380公里、地处东北亚、紧邻中朝、中俄边境的中国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又名"东边道"铁路)全线打通。在东北铁路史上,东北东部铁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1903年通车的"中东铁路"是第一条贯通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铁路大动脉的话,那么,东北东部铁路就是连接三省的又一条铁路纽带。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李顿报告书》为文本分析依据,通过对"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中国东北铁路权益的由来及中日之间围绕东北铁路权益的具体纠纷进行分析,来探讨中日两国的复杂的外交斗争以及《李顿报告书》对这一问题所持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3.
王博 《东北之窗》2014,(7):50-51
正如今只用3小时50分钟,人们乘坐哈大高铁就可以完成从哈尔滨到大连、从冰天雪地到海风劲吹、从红肠到海鲜的两地体验。时间缩短空间,短短几个小时,人们也许不会感到这条铁路有多长,更不会意识到与它相关的历史有多辽远。111年前的1903年,东北有了第一条大铁路——中东("中国东三省"、"中国东北"的简称)铁路。它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旅顺、大连,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贯穿东北大地的"T"字型铁路。这一铁路清末又称"东清(清国东部)铁路"。  相似文献   

4.
吴开胜 《东北之窗》2010,(18):64-65
侵略中国的急先锋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7):20-20
中国铁路的大规模兴建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都把中国铁路当作主攻的目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兴盛期,需要大规模的载重运输。根据铁道部最新计划,2009年铁路全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从2010年至2012年,铁路平均每年将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项目遍及31个省区市。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高速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日本高速铁路(日本称新干线,以下均称新干线)的建设设想始于30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的东部、中部经过日本本土和朝鲜运往中国的兵员和军需物资大量增加。但当时的东海道本线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运量需求。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满足军需物资输送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了“大东亚交通体制”的设想,计划修建朝鲜海峡隧道,把日本本土铁道和朝鲜、中国东北铁路有机地联系起来,野心勃勃地要建立以日——满——华为轴心的“大东亚铁路运输  相似文献   

7.
俄文系列图书暨东北田野考察报告作为俄国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文献,也成为日本侵略东北时期重点收集的资料之一。“满铁”图书馆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情报搜集与政策研究中心,也是20世纪前半期世界上最大情报文献资料库之一。“满铁”注重俄文图书的收集,其中,中国问题研究图书占比约三分之一,而在中国问题研究图书中尤以历史、地理类书籍为主,该类图书聚焦中国东北经济、地理、铁路等问题研究,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将当时俄国人对我国东北问题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外学界,对于学者研究东北被侵略的历史,以及中俄文化史、中俄关系史及中国东北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1904—1905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综合实力虽不及俄国,但在伐谋、伐交的决策方面明显高俄国一筹,这是它取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博 《东北之窗》2014,(7):59-60
正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首歌很火,那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确,因为2010年10月18日中央公布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仿佛就在昨天。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为东北铁路描绘了一幅非常美好的蓝图——快速铁路及区际干线:北京——沈阳、沈阳——丹东、营口——盘锦——  相似文献   

10.
一、鲍莱数字 这里的“鲍莱数字”是指美国人鲍莱(E.W.Pauley)对日本在旧中国东北投资所提出的数字的简称。 二次大战临近结束,1945年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赔偿事务总统顾问鲍莱调查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财产,为战后赔偿问题作准备,这个调查团又称做赔款调查团。可能由于不久后前苏军进军东北,久久未撤退,调查团至1946年5月才来到沈阳。调查、访问、搜集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1,(Z3):31-35
2010年12月30日上午9时08分,吉林省省会长春市,一列"和谐号"动车如离弦之箭一般向100公里外的吉林市飞驰而去。它宣告,历时3年多建设的东北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长吉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从201 0年第一天旋挖钻机在黑龙江大庆卧龙屯顺利完成哈大齐客运专线第十根桩试桩以来,铁路在东北1 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像过去一年那样飞速地蔓延。从大兴安岭深处,到辽东半岛的黄海之滨,从塞北的三江湿地,到紧邻关内的渤海岸边,一条条铁路,无论是前期准备中的项目审批、资金筹措,还是"白+黑"的平行作业提高建设速度,注定要在东北铁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庆祝中东铁路修筑25周年,1923年,由E·X·尼鲁斯担任主编的《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 (第一卷)于哈尔滨正式出版,第二卷处于手稿状态. 《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主要记述了中东铁路修筑的起因和过程、中东铁路经营的发展历史、中东铁路对中国东北区域的影响、中国东北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对中东铁路的影响和中东铁路附属机构的设置与活动等.《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是俄国学者出版的第一部大篇幅全面综合、系统研究中东铁路的通史性著作,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内市场日益饱和而进行的对外扩张中,美国一些政客就形成了"门户开放"的思想。美国一直实行以美洲为中心的"光辉独立"的外交政策,而19世纪末的中国正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为保住在中国的势力,在军事力量无法企及的形势下,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美俄在中国东北争夺的日趋激化成为"门户开放"政策正式出台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130年前,火车的轰鸣声震撼了沉寂的中华大地;今天,中国铁路已经穿越了三个世纪、跨越新旧两个社会。回顾那些平坦与坎坷交织,欢欣与痛惜共存的铁路发展历程,穿插其中的路标让人刻骨铭心。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1825年,英国人史蒂文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火车;50年后,中国也有了第  相似文献   

15.
张海艳 《黑河学刊》2013,(1):67-68,1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狂潮,与中国东北毗邻的沙俄帝国主义通过种种卑劣手段攫取了在我国修筑和经营铁路的特权,企图通过筑路蚕食我国东北。反帝、反侵略的东北义和团与沙俄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东北义和团的抗俄斗争是沙俄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东北过程中遇到的规模最大的武装抵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无畏精神和强大威力,在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6.
成琳就读于日本仙台市的东北福祉大学,还差一年她就将完成研究生学业。不过,3月11日的大地震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成琳说,能够顺利回国,必须要感谢几位日本友人的爱心接力。大地震来袭,每个日本人都会恪尽职守,每个人都不是英雄,每个人也都是英雄。  相似文献   

17.
李竞男  杭霓 《东北之窗》2010,(10):16-18
2005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立项.2007年8月23日正式开工.国家十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东北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从开始那一时刻起它便备受人们的希冀和瞩目。目标2013年完全建成,目前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已经露出了雄伟的型身。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 70周年。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抗战 1 4年 ,为民族解放事业写下光辉的篇章。在黑河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许多抗日志士和人民群众 ,为抗击日本侵略者 ,挽救民族危亡 ,抛头颅 ,洒热血 ,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是永远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的。(一 )1 93 1年 9月 1 8日 ,日本侵略者发动沈阳事变 ,由于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几个月内就占领了东北全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协助下 ,以爱国的东北军官兵为…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是我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清初东北封禁造成东北边疆人1:1稀少,社会经济落后。近代以后,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中开禁东北。列强在东北的侵略与争夺客观上加速了东北开禁的步伐,与此同时,列强在东北的利益之争也制约了东北开禁后的正常发展。列强在东北的侵略与争夺对东北开禁影响深远。对今天东北振兴也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目前世界上修建铁路最积极的是中国。而“提速”,俨然成为中国铁路的一张亮丽名片。凭借着数次的跳跃,中国铁路提高了速度的同时,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第一次提速。提速主要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进行。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398公里,时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