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城镇化更多的是一个体制改革、内涵发展、结构调整的过程经过10年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我们明白了:城镇化应当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因此,2014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静悄悄的城镇化。像过去10年那样急风骤雨、大跃进式地推进城镇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称《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其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中明确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都是围绕"3个1亿人"这个核心展开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业作为基础性、配套性的作用,是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是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客观上要求具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产业体系、均等化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高素质多技能的人口比重、与时俱进的社会观念和意识、科学健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等条件。当前,作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和劳动力转移输出第一大省的河南省亟需围绕这些条件,采取有序措施,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正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就新型城镇化问题发表了演讲,阐释了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思路。徐宪平说,今年将要求各类城镇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在特大型城市则制定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居住证制度,标准将向社会公布。徐宪平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将在今后7年内有序、逐步地实现市民化。徐宪平说,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到2020年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作为人口输入型地区,承担着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模式战略转型的重任,关系到整个国家城镇化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以广东省为例,首先基于数据分析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人口"市民化"等视角分析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以此形成对人口输入型地区城镇化的基本认识;其次,对未来广东城镇化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最后,基于广东省的分析,从城镇化发展模式、发展质量等方面探讨人口输入型地区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人口输入型地区城镇化转型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思考。河北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后应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对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从动态演进中探索城镇化优化的人口模式。研究方法:运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托达罗模型建立了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无论是常住人口城镇化还是户籍人口城镇化,其空间格局均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相对而言,常住人口城镇化在空间集聚的外溢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镇化基础经济水平的平衡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空间优化条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对城镇化的空间优化只能发挥稳定、润滑作用;从动态发展趋势判断,东中部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常住性流入城市、西部地区以户籍性流入城市,能够更好地促进东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同时借助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润滑平衡作用形成东西部夹击态势,有望促成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高水平空间格局的优化。研究创新:将户籍人口城镇化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中,既拓展了现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内容,也凸显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中的效应。研究价值:通过对比分析以及模型模拟,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本书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和问题,并指出这些成就和问题都跟我们推进城镇化的方式密切相关。过去推进城镇化的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动力很强大,但在思想层面上是重速度、轻质量。二是重视空间程度的扩展,轻视人口的聚集。三是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比较快,但农业转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数据,建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PVAR模型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互动关系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高,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滞后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互促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原因.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推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并实现二者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则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党的"十八大"将城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是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住房的基础性、配套性作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定位不会改变。如何有效解决好农民市民化和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市规模体系的主攻方向,研究中小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构建协调性模型测度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从演变特征和协调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的现象;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因为中国经济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政策刺激和  相似文献   

14.
张海英 《价值工程》2014,(30):11-1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上到下基本没有阻力,但也有一定的压力,如资金、均等化社会保障、住房、稳定的就业创业等。面对压力可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举措可有效缓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压力,从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楼讯     
《山东企业管理》2012,(12):85-85
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央政策主轴,房地产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预见城镇化仍将是我国未来十年决策层的战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将我国城镇化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明确了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伴随着如此会议的召开和要求的提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也被推至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一个个问题也开始萦绕在人们心间,目前农业人口进城就业存在着那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又应承担那些责任?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地区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早在1993年12月4日就推出《乡村建设城镇化》构思。2007年,在张荣寰的《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央政府更加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好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一、城镇化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维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节点,"城镇化"无疑成为近年来最热的一个关键词。如何推进"城镇化"?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在不断的探索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虽然地方上在城镇化建设上的实施方式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各方在探索中形成的共识,那就是必须走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除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探索外,一些大型的企业依托自己长期的工业积累和产业化优势,正尝试打造以企业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的新型工业化小镇,这些工业小镇将部分农民吸纳进企业,成为产业工人;部分农民在小镇从事餐饮、商超等服务业,改变以前靠土地劳作的模式。这也正契合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改变农民生产方式"这一城镇化的核心命题。"隆力奇美丽小镇"就是这样一个新型的工业化小镇。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展新阶段中实现现代化的重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的重要引擎,它关系到我国济未来新一轮发展的成败。《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称《划》)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标,明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思路,并提出实施好有序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