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基于公司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本文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经营状况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公司信息透明度评价模型。在实证研究方面选取深交所3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2个指标降维成6个主成分,用熵权法对6个主成分进行赋权,计算出样本公司信息透明度得分。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公司的营运和成长能力以及内部控制结构均对信息透明度影响显著,而公司财务杠杆和两权分离度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2004年和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用南开大学董事会治理指数衡量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水平.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改善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董事会组织结构建设和董事薪酬激励的作用,而董事权利与义务、董事会运作和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公司绩效的行业固定效应随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弱化.并且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累积效应边际递增。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的市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探讨了强制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所需的制度环境以及上市公司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效应的视角采用改进的事件研究法和样本配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的发布对上市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政策发布前与监管要求差距程度不同的公司以及规模大小不同的公司,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3年的评价样本,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总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加权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年度增长率、财务预警值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运营效率、成长能力,有助于增强财务弹性和财务安全性。公司治理中所涉及的控股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监事会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拥有一套科学的决策制定机制与决策执行机制。而这将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均嵌合于公司治理,三者有产生发展的同源性、根本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及工具上的交叉性.以内在一致性和价值逐层推进关系的目标结构做基础,构建关联密切的嵌合结构性框架.内部控制是出发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承担连接枢纽,成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间的桥梁,形成三者彼此制约的互动运转机制.本文建议,注重内部控制具体制度设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互补,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颁布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以提高对嵌合治理框架的实际运转效果.  相似文献   

6.
公司创业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是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本文基于CVC项目异质性视角,探讨控股与非控股CVC项目治理结构下CVC投资组合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差异以及组织冗余调节效应的差异。通过2000~2012期间沪深主板78家上市公司CVC项目投资的686个创业企业样本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非控股型CVC项目治理结构下,CVC投资组合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之间呈"U形"关系,组织冗余对两者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为探索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文章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包括了上市公司受到外部机构的审核意见、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机制、经理人员激励四个主要方面。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确实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呈现出逐年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绝对控股结构的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一直存在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而在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中,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有效限制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和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应成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小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年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公司为样本,获取129个公司数据。(1)对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特征进行描述。(2)从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结构等角度,研究了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发现:中小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银行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负向治理效应;而商业信用及其他债务(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付股利)对公司绩效有正的影响。(3)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与盈余管理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并且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领导结构二元性、董事会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积极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对2002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2家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在股权集中度、债务融资比重、金字塔式控股、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偏离等五个方向上存在着代理冲突,并指出引发民营上市公司代理冲突的首要原因是现行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股权割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家族型上市公司中,创始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威剥夺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造成公司价值的损减。这时,经理人是否会为了保持"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操守与创始股东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本文基于社会资本分析视角,将创始股东控制权威视为对经理人的社会资本控制,将经理人保持职业操守赢得的收益归为从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中取得的社会资本支持。然后,根据上述两个概念构建了经理人决策模型,详细解读了国美电器治理实践中的"控制权冲突"事件。经研究得知:理性的经理人会综合权衡创始股东控制权威和保持职业操守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以此选择是否争夺创始股东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4.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Corporate governance issues arising from concentrated ownership structure in emerging economies have received growing attention. Adopting a principal–princip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mploy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evaluate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effects of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 enhancing firms’ value in China. Based on a 3-year dataset covering 304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over 2003–2005,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governance effect and has impacted negatively on firm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y boards is found to have been hindered by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rendering them unable to improve firm performance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5.
16.
Research summary : Whil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good stakeholder relations increase the value of a firm,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specific types of stakeholder governance affect firm value. We examine the value of one such governance mechanism—community benefits agreements (CBAs) signed by firms and local communities—intended to minimize social conflict that disrupts access to valuable resources. We argue that shareholders evaluate more positively CBAs with local communities with strong property rights and histories of institutional action and extra‐institutional mobilization because these communities are more likely to cause costly disruptions and delays for a firm. We evaluate these arguments by analyzing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associated with the unexpected announcement of 148 CBAs signed between mining companies and local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Canada. Managerial summary : With firms across many industries facing escalat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onflict, new tools are emerging to help firms mitigate these risks by seeking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y operate. Community benefits agreements (CBAs) are contracts in which a community provides consent for a new investment in return for tangible benefits, such as local hiring and revenue sharing. We argue that although CBAs are costly for the firm, they a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when communities can cause costly disruptions and delays for a firm. Our study of investor reactions to the announcement of 148 CBAs signed between mining companies and local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Canada shows that investors value more CBAs signed with communities with strong property rights and histories of protest.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2002—2004年受处理的137家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财务舞弊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负相关,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改善能有效降低财务舞弊概率。此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在我国,完善法律制度是加强投资者保护从而抑制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国上市医药企业 2012~2015 年间的数据,探索公司治理对医药上市企业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机制,将公司治理划分为控制权分配、科学决策和激励约束三大方面,利用 SFA 测算和非效率项的影响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创新价值创造率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当期,两职合一、精简高效的董事会规模和高管激励表现出了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我国医药企业想要提高创新价值创造率可在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方面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