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贸易摩擦下国际农产品价格风险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际农产品期货交易价格进行研究,选取玉米、大豆、小麦及猪肉4类农产品期货价格数据,运用GARCH模型族进行农产品期货价格收益率的风险差异比较,运用VaR方法进行回测。结论:在4类农产品期货中,猪肉期货价格风险更大,未来期货市场应着重于猪肉期货的价格操作。提出了通过农产品期货交易来保证我国资金安全和获取利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现有的种类共十三种,大约占上市期货品种数量的二分之一。本文选用中国大豆农产品,建立指数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豆期货价格市场存在双向溢出效应,在受到外部冲击后,中国大豆期货价格收益增长率波动加剧,但大豆期货价格波动持续性减弱。大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冲击,相较于现货价格对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冲击更为敏感。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作用,而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较弱。最后针对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取滚动方式获得棉花期货连续价格,构建ARMA-GARCH族模型对棉花期货价格波动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期货日收益率呈现"尖峰厚尾"的特征;GARCH(1,2)能较好的捕捉棉花期货收益率序列的ARCH效应,但模型长期趋势并不稳定。同时,GARCH-M模型表明棉花期货并不明显具有风险越大,预期收益就越高的特征,TGARCH模型表明棉花期货市场冲击具有典型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作为中美农产品的代表,运用GARCH-M、EGARCH等模型分别对其日收盘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价格波动的特征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国大豆期货收益率序列存在自相关性、异方差性和明显的集聚性;两国大豆期货的价格波动对收益率的影响均不明显;美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中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并不显著;两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而且中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纸浆期货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27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上海纸浆期货连续日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构建GARCH族模型对上海纸浆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纸浆期货市场存在波动聚集性、异方差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纸浆期货市场利空消息对未来波动的影响明显小于相同幅度的利好消息的冲击;基于GED分布的GARCH族模型能更好地刻画上海纸浆期货的波动特征,其中GED-GARCH(1,1)模型表现最优。根据结论提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供多样化产品,投资者应提高投资意识,密切关注期货市场信息,进行理性投资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期货价格波动性特征对于理解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理和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期货价格波动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并通过选取郑州硬麦期货连续合约价格与大连黄大豆1号连续合约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性的积聚情况、波动性与成交量的关系、期货价格的到期效应以及波动性的周日历效应,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我国农产品期货的价格波动并没有显著的群集性特征;小麦期货合约成交量是价格的波动性变动的原因,但大豆期货价格波动性变动是成交量的原因;小麦1月期货合约,大豆5月、7月合约存在明显到期效应;两者的价格波动性均表现出较强的周一效应。  相似文献   

7.
商品期货价格基差是衡量期货市场功能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期货和现货价差走势大幅偏离等异常现象有可能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基差水平的因素值得关注和研究。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大豆系商品期现货基差走势发生明显变化。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农产品期货基差的影响,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无论在期货升水还是贴水状态下,均显著影响期现货基差水平。同时,投资者行为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影响期现货基差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遮掩效应或中介效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价格政策,引导投资者审慎交易,提高期货市场机构参与度将有效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分时期考察了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MR模型,论证了投机诱导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期货市场金融化对期货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国际投机基金的投机行为造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加剧的同时,对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实需投资者产生投机诱导,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而由于市场理性预期的存在,期货市场金融化与投机诱导对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形成不存在显著影响,商品期货的长期价格依然由实际供求关系主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多个层次分析了以大豆为代表的我国战略性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定量刻画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和效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期货对现货价格的单向引导关系;期现货市场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着更有效的主导作用,这为我国战略性农产品通过期货市场获取国际定价权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近年来受到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的剧烈冲击。文章在对中国和美国大豆价格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和SVAR结构模型对比分析中美贸易与期货的价格传导路径与冲击效果。研究发现:首先,大豆作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贸易路径必定对中国大豆价格产生冲击;其次,由于大豆期货市场的逐渐开放和成熟,对大豆现货的影响愈发明显。中美贸易路径对中国大豆市场价格短期影响显著,期货路径效果相对滞后却长期更显著。因此,建议结合国际大豆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内大豆市场生产贸易现状,通过加强进出口大豆贸易的监管和提升中国大豆企业在"一带一路"贸易国间竞争力,降低美国大豆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同时注重建立短期贸易与长期期货相结合的大豆价格预警机制,避免过去单一路径的预警模式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农产品期现货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选取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强麦与普麦期货作为样本数据,考虑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时期,通过BEKK-GARCH模型研究得出:期货市场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大于现货市场,普麦期货对小麦现货价格的影响大于强麦期货.小麦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呈波动溢出效应,在参考期货制定现货价格策略时,选取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检验、VECM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三大期货市场间存在着市场整合关系,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形成中,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在全球大豆期货定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和日本对全球大豆期货价格形成的影响有限。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对于定价缺乏“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以核心农产品期货价格为基础编制完成的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将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择日发布。由郑州商品交易所编制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包括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和农产品基准价格指数两个子系列,对CPI、PPI等宏观经济指标将有较强的先行意义。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已经上市了早籼稻、强麦、硬(普)麦、玉米、棉花、黄大豆一号、黄大豆二号、豆粕、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白糖和天然橡胶等1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占已上市期货品种数近一半,覆盖了粮棉油糖整个农产品品种系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苹果期货作为全球首创鲜果期货品种,其市场是否有效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期货市场及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主产区现货市场的数据,运用Wild Bootstrap和ARDL等非参数方法对苹果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苹果期货市场满足随机游走RWⅠ、RWⅡ和RWⅢ形式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设,苹果期货价格能够有效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具有“价格标杆”的作用;苹果期货市场与山东栖霞和陕西洛川为代表的苹果优势主产区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殊功能使其具有保障农业发展的作用。本文以玉米期货价格与新疆玉米现货价格之间关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期货市场对新疆玉米产业的保障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单向的从玉米期货价格到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玉米期货价格对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影响显著;而新疆玉米现货价格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期货市场是有效的,已经具有保障新疆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六大交易品种之一。讨论LME镍期货价格波动规律,有助于更科学合理地预测镍期货市场行情,把握国际镍期货市场风险。1980年1月—2014年12月LME镍期货价格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随机游走趋势与自相关关系,LME镍期货市场为弱式有效。镍期货价格序列存在ARCH效应,GARCH(1,1)模型计量结果显示其具有波动集聚性特征,反映出波动的外部冲击对市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EGARCH(1,1)模型计量结果显示镍价格序列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但利好信息、利空信息对镍价冲击的杠杆效应很弱,有助于揭示镍期货市场风险规律与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作为一种高级的市场形式,农产品期货市场兼具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特有功能,为现货市场提供了权威的价格指导和有效的避险渠道,有助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者广泛地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期货市场与农业有着“夫妻”一样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一个规范的、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期货价格能较好地反映现货市场的供求趋势,达到提前发现未来现货市场均衡价格的目的,从而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起到事先调节的作用;而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期货品种,其期货价格很可能完全背离现货市…  相似文献   

18.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本文依据我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案例,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进行实证分析。(一)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价格能够提前反映出某个阶段、某种商品价格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现行市场体系中,期货市场最接近纯粹竞争市场,其对未来价格变动具有较强的预期性,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的现货价格能够做到无偏估计,能够比现货市场更快地反映供求情况,可以指导经营者提前锁定卖出价格。下面以大豆期货交易为例,采取9701—0…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特征及品种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SADF方法引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13个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进行价格泡沫检验,并从泡沫长度、持续时间、泡沫性质和价格波动等方面对价格泡沫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价格泡沫的品种差异性,以期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泡沫持续时间差异明显,泡沫主要出现在2003—2004年和2007—2011年,正泡沫无论从数量还是天数上都明显多于负泡沫,正泡沫存续期间价格波动较负泡沫更剧烈,泡沫存续期间价格波动程度与泡沫长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期货品种对外依存度、宏观经济环境、上市时间和产品关联性是影响价格泡沫品种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催生了商品期货这一新市场,套利则是进一步规避期货市场中交易风险的手段。而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内外进出口贸易受阻,同时国内养殖业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波动并影响期货市场。近年来农产品投资者越来越将关注点放跨品种套利上来,通过对2016-2020交易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理论结果相比较得出农产品期货跨品种套利的可行性结论以及相应投资组合构建方式。进而结合农产品期货及套利的相关特点得出农产品期货跨品种套利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分散作用,以期在帮助投资者获益的基础上加速价格发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