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2003年,我们发现了三个关键词“粮食”、“土地”和“上访”。这些词在这一年内大量出现在政府官员、媒体和普通老百姓的话语中,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有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沉默的挣扎。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农村政策的制订以及对农村、农民的评价中往往缺乏农民自身的话语。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经济条件的滞后阻碍农民话语的表达、政治上的边缘化使农民难以发声、文化认同感的降低加重农民的话语缺失。农民话语的缺失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流失、农村文化的没落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利。而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应该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制度、积极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说7月代表着庄严,也许你会感到奇怪,骄阳似火的时节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人想到庄严。那么,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搭乘时间的航船,追溯到80年前的7月,让我们漫游到嘉兴,那个烟雨濛濛的小城,来到幽静的南湖边。看到了吗?在那平静无边的湖面上,飘荡着一条普普通通的游船。让我们轻轻地靠近它,静静地倾听,你听到了吗?“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解放万岁!”这是我们第一代共产党人庄严的宣誓。这低沉有力的宣誓就此改变了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话语,分析话语的产生、扩散和接收,实证测度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定性(演绎、归纳和解释)和定量(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话语有效性与官方话语满意度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2)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力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3)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形象正相关,在5%的水平下显著;(4)政府公信力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提升话语的有效性、倾听民众的心声、做到办事有效及透明等,能够提高群众对官方话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庄子认为,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有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那时人们纯朴和谐,无争无欺,人类生存呈现出自然生存的状态,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演进,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社会生存的状态,社会组织和人性发生了异化,于是出现了王权、战争、贫富、严政、酷刑和人性中的争名好利,排下进上等流弊,使人类生存陷于困境,而这一切是人类进入社会生存状态必然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类的苦痛根本上是无法消除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提出游世和体道的主张,借以淡化个人的痛苦和转化个人的生存之境。  相似文献   

6.
自2016年11月31日到临县临泉镇前李家沟村任职第一书记以来,已有5个多月时间,笔者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发现农村妇女在村里生产生活中,所占地位是两分天下必有其一,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但是,他们的处境不容乐观,因而,针对农村妇女在农村的现实情况做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市场基本概况本周(2014.12.27-2015.1.2)万邦市场蔬菜价格上涨的有39个品种,下降的有16个品种,价格持平的有10个品种。随着旺季的到来,市场每日的交易高峰时间逐渐延长,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价格也随之有所上涨,市场交易十分活跃。本周天气晴朗,气温有所回升,部分蔬菜生长较快,能够如期上市(比如韭菜、黄瓜和西红柿等),市场上市量明显增加呈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部分蔬菜价格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致富之友》2010,(11):126-126
吴德斌创作于1987年,并于同年参加了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的油画作品《自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之一。这种重要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非常深刻地表达了被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加缪等人所揭示的人的生存的荒诞和困境,以及詹姆逊所说的现代主义艺术那种表达不可表达的现代性。我们知道,詹姆逊曾以蒙克的《呐喊》为例,讨论了现代主义艺术在表现想发声而又无法发声的现代人类所遭遇的困境。而吴德斌的《自述》正是以纯正的油画语言  相似文献   

9.
倾听,既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的至关重要的素质,也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论述倾听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析管理者在倾听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探讨管理者应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相似文献   

10.
心的方位     
一个季节被一种情绪感染 一段时间被一种状态笼罩 一个词汇总在大脑里萦缀 一种心绪总是牵着那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东龙湾村搞起了一个"左邻右舍"的高端民宿品牌,效果不错。为了深入了解其建设情况,笔者进村做了一次实地调查。在与村支书兼村主任裴玉慧的交流中,笔者感受到,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村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打造起一个乡村旅游品牌,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与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带头人、团结有思路的村班子以及淳朴的民风是分不开的。裴玉慧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发展乡村旅游追逐致富梦想的?让我们倾听他的成长故事,寻找成功密码,分享圆梦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良健 《农业经济》1999,(11):26-27
一、问题的提出及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它是人类文明创造中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最频繁而又最薄弱的环节和部位,也是环境污染最直接而又受害最为严重的媒体和载体部分。当今社会,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例如因砍伐森林、过渡放牧、过渡开采以及工业和农业活动而引起的土地退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和环境的需求以及与土地退化作斗争,应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常所说的粮食工作主要是指粮食流通工作。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有人类就要有粮食,而供人类食用的粮食,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一个配置的过程,这种配置的全过程便是粮食工作。粮食工作的状态,既是由粮食状况决定,又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前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我国粮食状况恶劣,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的政府对人民生活漠不关心,极不负责,粮食市场放任自流,十分短缺的粮食资源被官商或投机商所垄断、利用,粮食工作仅是商人买商人卖。某些时代虽也设置过常平仓、义仓等,但在中国大地上仍是灾荒…  相似文献   

14.
岁月留痕,物是人非,曾经那份纯洁的童真已在无声中远逝。坐在电脑旁的我时常哼着“小小少年”,盼望能穿越时间通道再回到那个无瑕的年代。然而,现实生活并没有时间通道。不过,盖茨先生却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间通道”。这个被称之为“系统还原”的“时间通道”可以使出现问题的系统还原到以前某个正常状态,并且不会丢失个人数据,如Word档、浏览历史记录和图画等……  相似文献   

15.
吴栋教授对新经济作了如下定义 :新经济就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它最早源于美国 ,由于90年代以来 ,美国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 ,并且出现以往少有的“三高”“三低”特点 ,因而经济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新经济现象”。新经济跟传统经济相比有四个明显不同特征 :第一 ,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 ;第二 ,生产方式以集约型为主 ;第三 ,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 ;第四 ,经济主体交往趋向全球一体化。张敦富教授认为 ,新经济资源是共享的 ,不排他性 ,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 ,对人类产生需…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的发展是对传统媒介的一场变革,改变了少数人对多数人传播的格局,在此格局下,我国的话语权也在新的意义上重新分配。为此,文章从话语角度中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以及话语方式三个方面探讨自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其产生的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中的建设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08,(8):29-29
第一,时于门店来讲,透彻理解产品特性,真正做到问不倒。 第二,正确应用宣传资料门店老板将不要厂家配备的宣传资料一次全部用完,把握每次道具出现的时间。 第三,在跟顾客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是有技巧的,好的销售人员是倾听客户的心愿,差的销售人员不断重复产品的特点,真正会卖货的人绝对是一个会听话的人,用80%的时间听,20%的时间问,同时这20%的大多问肯定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鸿 《致富之友》2011,(5):126-127
人在自然和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很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追溯到人类的早期知识体系中,"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实际上是人类确立自己所认知到的世界最重要的参照方式。随着人际间交往的频繁,所谓"种族"、"族群"、"阶层"、"国家"、"性别"、"文化"等标识,在人类的按照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内涵会得到充实、超越、提升,因而它总是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如果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最大程度满足人类本性中的探索求知欲、交流交心感、参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林业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林业是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需求为主,多效益利用的林业。林业不再被视为一个狭窄封闭的追求内在自我调节平衡的产业,而被视为在全球人口、环境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广泛影响的事业。人类的生存延续需要有可利用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而这又要求有数量足够的处于良好状态的森林作保障。正是从这个全球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视角来看林业,给林业提出了很高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也指出了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是个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十分紧迫,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