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试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劲 《山东经济》2002,(2):9-10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入世之后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而真正的高新人才尚属稀缺,甚至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不足。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的基本属性之一-流动性出发,对剧烈的人才竞争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近日指出,国际市场外需不足,国际竞争更加激烈,2012年我国面临的外贸形势更复杂严峻。钟山说,我国出口产品一方面面临传统出口大国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与我国的竞争也在加剧。  相似文献   

4.
无论凛凛朔风,还是皑皑白雪,都不能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降去一丝温度。纵观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竞争。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和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看,每一个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对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是总体上供大于求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2001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①均小于1,表明劳动力供给一直大于劳动力需求;而2004-2007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技术工人各技术等级②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技工需求一直大于技工供给,即技工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让位于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竞争创新的特点.对我国来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提升创新能力是适应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的选择,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索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银行调查,目前全球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的构成比是64:20:16,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才竞争,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走向引智大国,仅2005年来大  相似文献   

9.
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高素质劳动力是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和应用型人才,是缓解我国劳动力供需矛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显然已成为各国相互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各国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农村人力资源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整体人力资源的水平,成为我国是否能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利用农村人口的数量优势合理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我国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杨波  王然 《北方经济》2006,(20):23-24
我国西部地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是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投入偏低,这严重影响了西部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西部国有企业面临着以下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市场地位的增强;人才竞争的压力与人才跨地区流动的加速;劳动力市场的深化.要解决西部国企人力资源的困境,需要建设完善的制度系统,包括:高效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外派劳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全国农村有4.8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1.5亿人。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已超出9400万人,出国务工是  相似文献   

13.
人是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人才,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当今我国人事管理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所以,企业人事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培养适应本企业生产、技术需要的职工队伍,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运行。 一、更新观念,加速人才进入市场的步伐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私有,但劳动力自由了,这比封建社会是一个进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只能是私有,这是因为劳动力公有就是大锅饭,让你干,你就得干,工资再低也得干,不干,就没工作可干。人才流动是个进步,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领导无能,职工要走;职工无能,领导不用。劳动力进入市场,可以使双方互相促进,使职工更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所以,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就必须摒弃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全面开发人才资源,促进企业把多余的劳动力尽快地推向市场,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新兴的鞋类生产大国,近年来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位置。意大利作为传统制鞋强国及出口大国,目前是世界第六大鞋类生产大国,第四大出口国,两国在鞋类贸易中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对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国制鞋业现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极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和较为完整的生产链,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要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其关键应是如何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的智力和知识。本文在解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世纪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世界,充满竞争,国际形势正从以军事竞争为主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较量转化.其是科技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当前,全面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如何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企业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保持活力、增强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创新力的源泉,但是传统观念和我国现实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我国企业人才退出机制处于缺位状态.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人才退出机制的内涵,分析我国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现状,提出我国企业建立人才退出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正因为争夺的是同一批劳动力,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招聘难。争夺同一批劳动力,又说明东部、南部的企业与中部、西部企业还处于同一竞争水平。高端人才总是稀缺的,如果东西部的用工拉锯战是围绕高端人才展开,那就真的是可喜可贺,证明我国的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杨世兵 《发展》2004,(5):44-4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约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约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余1.5亿为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2004年城镇将新增劳动力9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万下岗职工和800万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300万人.按照2004年预期经济增长速度7%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在1300万人左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分析预测,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将超过10亿,其中,劳动力约为6亿多,相对于我国可耕地的面积,农村劳动力将出现大量过剩。据有关部门分析,2000年,我国种植业只需劳动力1.6亿人,林、牧、副、渔业需要0.8亿人,乡镇企业容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