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祖国西部内陆的人口大省四川,共有181个县(市、区),8600多万人口,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问题较为突出,流浪乞讨人员相对较多。2003年8月1日,国家废除收容遣送,实施救助制度以来,我省各级财政、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坚持开拓创新,依法救助,规范管理,保证了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已初步建立起新型的、人性化的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余玉凤 《活力》2004,(7):137-137,213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实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新《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实施的还有《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这样,一个立意  相似文献   

3.
蒋伟 《乡镇论坛》2008,(30):7-8
2003年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3月20日死亡。经法医鉴定系遭毒打致死。孙志刚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这年6月20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8月1日,1982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一个公民之死导致一部法规的废除,  相似文献   

4.
孙志刚的父亲在案件一审结束时说;“希望我儿子这么一个血的惨案能推动法制建设,改变收容遣送现状,让更多有孩子出门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在家安心”。孙志刚的血没有白流。在涉案人员和责任人被依法查处之后,我们即将迎来一部善法,送走一部恶法。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简称《救助办法》);同时,决定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简称《遣送办法》。此一时,此一事,必将永载中国法制史,因为此时是一个善法的…  相似文献   

5.
武非平 《价值工程》2015,(20):62-66
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原则,坚持社会救助与社会管理并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实现与救助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以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而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应让社会无饥饿。我国城市常年游荡着一个急需食物应急救助的庞大群体,他们或打工无着,或因灾因难,或年老体弱,或被偷被抢,无力自救而陷入生存困境。高度关注这一饥饿群体的基本生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宣告长达21年之久的收容遣送制度寿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地产》2009,(6):67-68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2008年11月18目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对2003年9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35号令公布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部分条例进行了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城市低保、灾民救助、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在城市,由于低保、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制度的普遍实施,基本上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完善。  相似文献   

9.
流浪乞讨人员在我国从古到今都一直存在着,它始终是一个让统治者感到头痛的事。尤其是在那些发生自然灾害,战争的年份,流浪人员更是急剧上升。然而,在当代,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的深化,乞讨流浪人员无论是从他的产生方式、分类、对城市的影响,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施行标志着我省拆迁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笔者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县级房屋拆迁管理人员,对《办法》制定的各项条款政策认为总体是好的,是对国务院305号令的细化与补充,符合我省实际。特别是某些条款如承担房屋拆迁工程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建筑企业资质,  相似文献   

11.
王宪魁 《活力》2012,(14):4-5
近年来,在国家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民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城乡低保等制度不断完善,低收入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二是社会福利事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经济大事记     
(6月20日—7月19日)○本刊资料室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全面清理检查并纠正“乱评比、乱发牌、乱收费”行为。6月22日财政部发行2003年记账式(五期)国债。本期国债发行面值总额26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票面年利率2.32%,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旅游业恢复期间非典防控、安全防范和市场规范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3年第二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创业者(广州)》2006,(12):34-35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现将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睢言 《北京房地产》2003,(11):40-41
《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03年8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9月2日市政府令第135号予以公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房地产已成为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地产的转让活动,包括买卖、赠与、交换等内容,这其中既有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又有不可缺少的政府行政管理。原《北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施行意味着中国终于有了一部全面统管全国社会救助事务的法规,为日益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搭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框架,为最终订立《社会救助法》进行了必要的准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中国终于有了一部全面统管全国社会救助事务的法规。当然,现在以国务院令的方式公布"暂行办法",将来实施起来是否给力,则要看"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如何作为了。  相似文献   

16.
《质量春秋》2007,(5):20-2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认证及认证培训l、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为规范认证审核员(以下简称“审核员”)的执业活动和有序流动,保护审核员和认证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强认证机构对审核员的培养、管理和平衡发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称“管理办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09月02日颁布,随后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并于2003年11月28日颁布。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已于2003年12月01日实施。为此,北京市国土房管局根据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以下称“旧版合同”)作了重新修订,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已于2003年12月12日发布。现本所就旧版合同与新版合同之间所存在差异,以及新旧版合同中均存在的需开发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的主要方面,简要对照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于2003年9月1日正式施行。与1994年制定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相比,新“办法”在内容上有如下变化:  相似文献   

19.
《北京房地产》2006,(7):I0009-I0012
各区县建委(房管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等相关单位:为进一步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行业诚信度和服务水平,规范我市商品房销售经营行为,增强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按照国家七部委《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和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加强本市商品房交易市场动态监管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房地产》2008,(7):68-68
《房屋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最近公布,并将于今年7月1目起实施。相比《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1997年建设部57号令颁布,2001年修订),《房屋登记办法》完善了不少,主要是为了适应新的房地产业形势、公民物权保护和登记机关办公电子化等方面的需要作了比较大的调整,亮点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