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能犯理论是欧陆日本刑法的经典理论之一.不能犯的概念应如何界定?不能犯和未遂犯的界限如何?我国刑法理论和实践对不能犯的定位如何?对不能犯认同的尺度会对定罪和出罪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对以上问题的阐明须以对不能犯理论本身的介绍为前提,对此,本文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刑法在家庭暴力的犯罪行为规定中存在着不足,应当在以后的刑法修改中增设家庭暴力罪,准确界定家庭暴力罪的概念,立足于克服现行刑法中家庭暴力犯罪诸罪行设计的不足,严密设计家庭暴力罪的构成要件和追诉机制,以利于从刑法目的出发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罪.  相似文献   

3.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概念,间接正犯是一种与共同犯罪理论密切相关的特殊犯罪形态,通常是指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来实现自己所欲的犯罪的情形.关于间接正犯的类型,众说纷纭.作者通过概念的阐释以及间接正犯类型学说的展示,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意识的角度对间接正犯的类型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概念,间接正犯是一种与共同犯罪理论密切相关的特殊犯罪形态,通常是指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来实现自己所欲的犯罪的情形。关于间接正犯的类型,众说纷纭。作者通过概念的阐释以及间接正犯类型学说的展示,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意识的角度对间接正犯的类型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非法猎捕、 杀害珍贵、 濒危野生动物罪与行政立法衔接不善的不足.当前应当重点关注该罪与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之间的衔接问题,这关系到出罪机制的建立.对于当前立法存在的不足,可通过提高入罪门槛以完善与行政立法的衔接,实现建立出罪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各地公检法系统如火如荼地争办醉驾第一案,盛况空前.在一片庆祝法律胜利的欢呼声后,我们应当恢复司法的冷静与理性,在汹涌的民意中保持法律独有的魅力——严谨的推理与清醒的逻辑.危险驾驶罪对于醉驾没有规定情节的限制,是否只要达到量化的“酒精含量标准”即可一律入刑?刑法总则13条但书的规定是否还有适用空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这个社会危害性因素的介入,对于罪刑法定原则是公然的挑战还是灵魂的升华?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揣度思量加以研究.笔者认为,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性判断标准,与罪刑法定这个形式判断标准可以无冲突地整合于犯罪构成要件一元框架内.  相似文献   

7.
初振波 《经济师》2009,(6):60-60
商业秘密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增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名及定义。这时进一步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罪,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贯彻刑法精神,文章介绍了商业秘密概念与特征,剖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含义、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加强刑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打击并预防环境污染犯罪,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最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对危害金融机构资金安全的犯罪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对骗取贷款造成损失的行为新增了一个条款并规定为犯罪,笔者拟从分析其犯罪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与贷款诈骗罪的异同,并就侦办工作谈些思考和建议。一、骗取贷款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刑法修正案(六)》第十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相似文献   

10.
薄晓波 《环境经济》2013,(10):52-55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将原《刑法》第338条"重大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与罪名变化相伴的是更为重要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化。现《刑法》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加强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刑法平等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现行刑法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保护,在刑法任务、犯罪概念、入罪界限、量刑方面都存在着厚公薄私的现象,对私营企业的保护明显不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增强刑法平等保护的观点,寻找中国现行刑法对国有与私营企业保护存在的缺陷,并从根本上实现对国有与私营企业的平等保护,就成为刑法理论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刑法作为法治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和走私废物罪,使我国打击与境外废物有关的刑事犯罪活动有了法律根据。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三个罪名仍有较多不同的认识。分析与废物有关犯罪,尤其是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之构成特征,并对三种犯罪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现行刑法相关规定存在一些不足,应对症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3.
张成立 《经济师》2002,(9):71-72
刑法保护是WTO及其成员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刑法》中确立了“侵犯商业秘密罪”。该罪的客体应当是复杂客体 ,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 ,也可以是过失。我国在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民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尚需完善 ;忽视刑法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存款利率的浮动变化,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方式非法集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理论认为本条规定了吸收公众存款罪,但也有认为本条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选择性罪名.但目前基本上已认同为单一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相似文献   

15.
杨小兰 《经济导刊》2011,(12):68-69
在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中,仅刑法第219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一个罪。由于该条第2款关于"应知"的规定,引起了对该罪主观罪过的争议。复合罪过: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缺陷复合罪过,有的又称混和罪过,  相似文献   

16.
陈明 《经济师》2007,(4):263-264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有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的行为。该罪是从修订前的刑法第一百六十条流氓中分解出来的。对于该罪的处罚,法定最高刑是5年以下,那么对于在寻衅滋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是否也按此定罪处罚,刑法条款及司法解释中均未做出具体规定,在实践中遇到这样的案件如何正确把握?文章就此问题展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郭虹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03-104
刑法修正案(三)在97刑法投毒罪基础上增设了投放危险物质罪这一新罪名,分则新罪名与刑法总则相关规定却有出入、相关罪名认定上也有争议。为更好理解这一新罪名,拟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法渊源、犯罪构成、此罪与彼罪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8)
我国的刑事立法,应对物质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文物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重新定位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性质,增设考古责任事故罪,完善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立法,不仅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的刑法保护,同时密实出土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的刑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新设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罪,叙明罪状,配置与侵犯著作权罪大体相当的法定刑,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以刑法上的终极保护;档案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主张修正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立法,增设故意损毁档案罪、过失损毁档案罪、倒卖档案罪,把集体所有及个人所有的珍贵档案纳入到刑法的保护范围,强化对文物型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9.
非法经营罪是现行刑法新设的一个罪名,其主要内容是从己废止的投机倒把罪中分解出来的.本文以该罪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参考学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践,对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刑法第395条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纳入《刑法》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大量适用,惩罚了一批腐败分子,然而近年来关于此罪适用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却颇多争议。现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法院的判决书中,而且这个“巨额财产”的数额越来越巨,往往要比贪污、受贿的数额大得多,而犯罪分子却不能因此得到相应惩罚。这个罪名的设置不尽合理,有待于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