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在于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核心在于解决农民增收与保障。在分析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致富促增收、围绕服务促消费、围绕公平促社保,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2.
作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区之一,千灯镇充分利用东临上海的区位优势、苏沪高速的交通优势和产业协调发展的资源优势,在打破城乡二元机制上求突破,在推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在“三化促三农”上做文章,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唐山市“四点一带”中唐津两市区域合作的“桥头堡”,曹妃甸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的承接区,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立足科学发展谋划崭新蓝图,这就是:坚持一个统揽(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建成动漫产业基地、率先在全国建成镁合金产业基地),谋求三个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招商引资开放上有新突破、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各类不充分不平衡因素,通过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破除各种壁垒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改善相对滞后、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尚需进一步破除、农村民生保障短板制约突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急需改革突破等现实挑战。因此,应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为路径选择,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共同富裕格局;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夯实共同富裕基石;畅通城乡要素融合,激发共同富裕动能;完善城乡治理融合,提升共同富裕品质;创新城乡制度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5.
汪寅  黄翠瑶 《经济论坛》2009,(17):43-46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体现,可以从实现城市统一制度、建立城乡共赢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等方面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适宜的动力机制是城乡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基于城乡等值、制度推进、产业互动、市场融通、要素流动、集聚扩散、空间网络等关键因子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经济社会制度制定、选择性集聚与普遍性扩散、推进型主导产业梯度选择、农业现代化、培育城乡市场主体、城乡网络流通道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广西第十次党代会"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富民强桂目标必然选择,是广西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但其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桂林市而言,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山水生态名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了广西的前列,但是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主要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等。推进桂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必然选择、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需要。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为推进广西城乡一体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心,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二元"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下,四川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长期对立,派生出系列阻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要实现科学统筹城乡,应从财政政策、体制机制、农业现代化、经济区域规划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土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出发,提出了浙江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理应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突破为切入点,不断创新耕地保护制度,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管理体系,建立宅基地与承包地退出机制,深化征地补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王雪虹 《时代经贸》2013,(22):208-209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国民平等享受社会保障权益的目标之一,它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达成的目标,但是我国还处于养老保险城乡二元分割的状态.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养老保险的历史状况,再从美国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来分析我国实现此目标的路径,主要从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养老保险法律和相关政策,实现高度城市化以及提升国民素质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5)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北京为了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积极推进城乡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处于较高水平。但目前,北京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文章在剖析北京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应从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城乡产业融合、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深化城乡结合部改造等方面深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张玲 《经济师》2011,(1):56-57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必须从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权体系入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特色产业集群与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融合、城乡和谐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和谐的方式,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路径。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应以县域为载体,在遵循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特色产品生产人手,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以期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大量非法侵犯农民社会权益的问题,要从源头上减少社会冲突,必须尽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2008年后,苏州致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以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户籍人口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经验一是鼓励基层创新,二是地方财力支持,三是城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信息技术应用。借鉴苏州经验教训,改进社会管理应重点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公共服务,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尊重农民土地权利,促进乡村复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没有细致工作和足够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不宜简单加速推进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胡捷 《江南论坛》2011,(5):44-45
“十二五”时期,一方面,苏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加快发展,为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太仓原有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弱化,生态环境压力正在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克难奋进,乘势而上。从城厢镇的实际出发,形成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沈刚 《经济月刊》2012,(3):28-32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实需求出发,“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绍雨 《经济论坛》2014,(4):110-114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现行财政体制的影响等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以及主体错位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明确供给主体、完善财政体制和创新供给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等不同视角解析了城乡发展研究新进展与新特点,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农村地域空心化、土地资源配置矛盾显化、区域城乡发展差异拉大、城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剖析了引发和加剧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快速城镇化路径、农业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约束等方面。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亟需着眼于城乡地域系统人—业—地协同转换的科学思路,统筹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探索差别化的城乡发展的科学路径,加快创新城乡土地配置与管理制度,全面构建村镇建设新格局,深化城乡发展转型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中国城乡平等、协调、一体发展的内生机制及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