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年“封闭”路十年风雨程风雨中我们从未迷失过前进的方向征程中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追求中我们从未放弃过理想抱负服务中我们从未动摇过执行政策的信念实践中我们从未忘记过办行的宗旨开拓中我们从未违背过党旗下的誓言美丽的向往有我们农发行人执着的追求有我们农发行人成长的经历有我们农发行人青春的记忆有我们农发行人闪光的足迹有我们农发行人收获的喜悦汗水洒满了征途业绩记录着荣誉我‘}1不能只沉浸在鲜花和掌声里因为昨天已成为过去金融改革的春风带来了农发行事业新的生机服务领域的拓宽职能的转换勾画出农发行人新的期盼一…  相似文献   

2.
十几天来,每一位农发行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语言书写对受灾同胞的牵念,含泪将内心的悲痛与祈祷融入声声祝福。灾区的亲人们,你们听到了吗……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我的心一直牵挂着你虽然我们不曾相见,但我们同是农发行人虽然我们远隔巴山蜀水,但我知道你的名字在同一座金山照耀下,你的名字叫坚强加油中国!加油四川!——北京市分行  相似文献   

3.
"享受生命的过程,享受工作之美".作为信贷管理人员,身处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线,时刻感受着农发行的进步与成长.我们是基层农发行最为繁忙的群体之一,工作中有我们默默的奉献、辛苦的耕作,更有前行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在此采撷三个工作日的片段,意在用真实的感受和轻松的笔触记录下我们平凡的工作印迹:并在思考与感悟中,真切反映我们对农发行事业的忠诚和对农发行未来的憧憬.在这如歌的岁月里,这就是时代的馈赠,我们也必将满怀豪情地与农发行一道,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4.
2009年的初夏,农民收获着沉甸甸的麦穗,我也收获着自己理想的幸福——成为一名传承接力棒的年轻的农发行人。当我还是个小学生时,就与农发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妈妈是一位工作在农行基层多年的老银行,后来又成为一名市农发行的财会处长。从那时起,我和奶奶便再也不能每天准时享受妈妈亲手端来的饭菜,家中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农发行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影响和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水平,党建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我们  相似文献   

6.
青春是无数凭证、码单、报表堆积的小山,青春是爬粮垛、查粮仓忙碌的身影,青春是收贷收息日益增长的百分点,青春是“信贷先进单位”闪耀的大奖牌,青春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农发行的青年们总是这样骄傲地诠释着“青春”的含义。今天,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很想说上几句,谈谈过去,想想明天,把自己未知的将来与辉煌的农发行事业连在一起,那么我的生命将与农发行的明天一样更加绚丽多彩。谈起农发行我无比乐观,也并非无故,我是基层农发行接收的第一批大学生,也是近乎与基层农发行共同成长的青年,  相似文献   

7.
与时代同行     
十年,与时代同行。伴随着童真的脚步,为国理财,服务洲三农﹄。农发行的一点点变化,都牵动我们每一根神经。奋斗,是农发行人不改的信念;奉献,星衣发行人不变的别书十年,与时代同行。谁不觉得有一种精神!激励人们奋展鹏程。力量和智慧是农发行的化身,拼搏和创新是农发行的精灵。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投放,使多少农民兄弟绽开了笑脸,使多少粮食企业搞活了经营。十年,与时代同行。我们心中充满幸福和憧憬。农发行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大潮汹涌,踏煞刚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闪亮着农发行矫健的身影。与时代同行@李绍桐…  相似文献   

8.
<正>农发行成立整整20年了。回想20年来忙忙碌碌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学习以及坎坎坷坷的成长过程,总觉得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历历在目。仔细回味与自己后半生事业息息相关的20年,确有很多情形让人心潮澎湃。扪心自问,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曾经参与了农发行三级行的组建工作。组建内蒙古分行是从1994年底开始的。严冬料峭、地冻天寒,我们一行60个人从农行划转到农发行。那一年我36岁,被分配到办公室秘书科岗位,开始了繁忙、紧张、事无巨细的筹备组建工作。当时可谓房无一  相似文献   

9.
青年兴,则农发行兴;青年强,则农发行强.农发行广大青年肩负着把农发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重任,是农发行的未来和希望,是农发行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李梦辽是一个激情于内的人,他秉承着对事业的执着与热情,将工作与责任演绎出了丰厚的内涵。也有人说李梦辽是一个恬然于外的人,他满怀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奋斗,诠释出了对青春与奉献的深刻理解。自参加农发行工作以来,李梦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所作的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立意高远,阐述深刻,通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十五大文件,贯彻十五大精神,把全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做好各项工作。农业发展银行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当前,农发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认真对待,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事业,把农发行办成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行是农发行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活力所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农发行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落到实处,需要靠基层行推动和落实,基层行骨干作为中坚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立足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农发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最平凡的坚守。在农发行连云港市赣榆区支行有这样一个人:一路伴随着农发行事业的起步与成长,在平凡的基层信贷战线上坚守20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从事金融工作近40年,虽年近退休却如追梦赤子一般,始终怀揣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无比热爱,孜孜不倦、默默付出,用铿锵有力的行动书写了最为朴实的华章。他,就是农发战线的优秀员工毛跃年。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农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如家,我爱我家,我为自己是一名农发行人而自豪,我要为农发行事业而奋发进取。”这是农发行衡水分行一名普通职工在该行“纪念建行五周年演讲会”上的真情流露,是全行员工肺腑心声的代言。衡水分行建行五年来,大力开展“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辖内11个支行有4个获省行“先进职工之家”,4个获市行“合格职工之家”,2个获地方工会“合格职工之家”称号。创建增强了凝聚力,调动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光阴转瞬,承载着"三农"使命的农发行市场化筹资业务已然历经十载风雨。十年来,农发行畅通的筹资渠道在解决自身资金来源、推进债券市场建设、为"三农"提供充足的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年,见证了农发行市场化筹资从起步到发展成熟的磨砺历程,也见证了农发行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在农发债发行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所有农发行人都应该铭记的、十年间市场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议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建.建设和谐农发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农发行应注重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全面加强农发行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把总行党委提出的核心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总的指针,用创新的思维,积极培育以"忠诚事业、埋头苦干、严细管理"为灵魂的山东农发行管理文化,健全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凝聚了全行共同的信念,有力推动了改革发展.当前,农发行应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发展文化、管理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建设上.把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与经营管理、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引领业务发展,规范经营行为,凝聚团队力量,确保农发行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年在农发行各个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他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不断推动着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向前发展,其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2002年是建团80周年,“风采录”特别推出“闪光的青春”系列报道,希望通过我们身边的先进青年典型、感人故事,来激励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开拓进取,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活得累”与“想开点”成了很流行的两句话。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作为一名农发行的青年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如何不茫然,不迷失自己,努力进取、追求,走向成功呢? 一、对事业饱含热情和永不倦怠的兴趣对事业的痴迷和热爱,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与探求是许多功成名就者的人生法宝,热爱与兴趣就是成功的一半。一  相似文献   

20.
日月更迭,光阴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们即将迎来农发行20岁生日。过去的20年,是创造辉煌的20年,也是艰苦奋斗的20年;是意气风发的20年,也是不断改进的20年;是充满挑战的20年。更是走向成熟的20年。20年的岁月,我们见证了农发行诞生、成长、成熟的每一步。七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与农发行栉风沐雨,携手相伴,共同成长。一路走来,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青春与梦想,探索与拼搏……时光退去,印记犹存。在农发行成立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激发广大员工爱行爱家、敬业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集中展示新时期农发行人的工作之美、生活之美,本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