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粮食进行干燥的过程本质就是加热脱水的过程,对能耗的需要较大,特别是对于煤这种燃料,对粮食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的二氧化硫、烟气、烟尘和粉尘等,随着现阶段大型粮食干燥机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重要的关注内容。本文首先阐述这些问题,接着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现有的干燥设备进行完善,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粮食干燥机械的节能减排,推动干燥机械设备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干燥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干燥过程中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酸雨则是直接危害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选择合理的技术,有效控制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已成必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能在同一套系统内实现脱硫与脱硝,具有设备精简、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粮食烘干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粮食干燥和仓储是产后粮食处理的一个必须环节,在谷物收获季节,边收获边干燥已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多年的做法,且是不落地烘干,粮食无污染、无土石块进入,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粮食损失,及早烘干还可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增加收入.在我国南方粮食生产区收获季节遇雨季或气温潮湿的沿海地区,粮食不及时干燥或晾晒,3天内就会发生霉变;在北方省份的粮食产区,秋天收获的大水分稻谷、玉米等,如遇气温偏高,也容易霉变,不及时机械干燥,则无法进行仓储保存,更无法投入市场销售.要解决粮食霉烂问题,就要选用性能先进、节能环保、烘干效率高的粮食干燥和仓储设施.现就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提高完善现有干燥设备,解决干燥机使用配置落后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粮食干燥和仓储是产后粮食处理的一个必须环节,在谷物收获季节,边收获边干燥已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多年的做法,且是不落地烘干,粮食无污染、无土石块进入,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粮食损失,及早烘干还可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增加收入。在我国南方粮食生产区收获季节遇雨季或气温潮湿的沿海地区,粮食不及时干燥或晾晒,3天内就会发生霉变;在北方省份的粮食产区,秋天收获的大水分稻谷、玉米等,如遇气温偏高,也容易霉变,不及时机械干燥,则无法进行仓储保存,更无法投入市场销售。要解决粮食霉烂问题,就要选用性能先进、节能环保、烘干效率高的粮食干燥和仓储设施。现就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提高完善现有干燥设备,解决干燥机使用配置落后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在粮食干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粮食储运领域的主要耗能环节,简要分析了机械化粮食干燥系统热损耗途径和废弃物构成,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逐年递增,仅稻谷每年的产量就达4000亿多斤,而自然通风、场地晾晒目前仍是这些粮食的主要干燥方式,根本不能满足收获季节大量稻谷等待干燥的需要。尤其是土地流转加快,粮食存放由分散到集中后,种植专业大户和农村粮食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更是突出。收获的谷物由于干燥不及时,导致发生霉变、发芽、变质的现象大量存在。据权威部门测量,因不能及时干燥的谷物损失占总收成的5%,同样,小麦、玉米、油菜等粮  相似文献   

7.
<正>干燥机械化是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贮存的关键环节。唯有快速、低温、均匀的干燥,才能生产出新鲜、卫生、安全、没有黄曲霉毒素的谷物,确保粮食安全与质量。才能让全国人民都能吃到安全健康的米。当前,三久公司已研制出每小时可发热130万大卡的稻壳热风炉干燥中心,干燥中,以农村废弃物稻壳作为燃料,每年可节省庞大的燃油费用,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大量稻壳废弃焚烧的问题。同时,稻壳热风炉所产生的稻壳灰烬,富含镁、磷、钙与钾,是最好的有机肥,可施肥于稻田,使稻株健壮。  相似文献   

8.
粮食在装卸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挤压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港口散粮筒仓是重要的粮食接卸装置,如何防尘防爆是所有港口确保散粮筒仓安全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结合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为从事本行业的同仁给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温快速粮食烘干机,是指它所使用的干燥介质温度达到或超过粮食允许受热温度的干燥机。这种粮食干燥机能快速处理高水分粮食,在粮食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变频调速技术在粮食干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风机的风量Q、风压H、轴功率P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变频调速技术的节能原理、节能效果和特点,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在我国粮食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变频调速技术在我国粮食行业应用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在粮食干燥系统中的应用,证实了变频调速技术在节能降耗、粮食减碎、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干燥机系统能耗高、污染重的现象,对现有的塔式粮食干燥机系统考察分析,研究开发了节能减排新技术,采取尾部干燥段和冷却段废气回收、烟气余热利用、设备保温处理和更换高效换热器等措施,在多个示范库点进行了实施,经过生产使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换热器进风口的平均风温比大气温度提高了30℃以上;排烟温度降低了30℃以上;节煤10%以上;废气中的皮屑和粉尘回收率可达80%以上。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2.
粮食机械干燥系统节能减排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我国粮食机械干燥系统的现状。通过对干燥系统热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Beij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energy consumption
1.1 The slowing of the growth i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2008. Beijing'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reached 63.437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 increase of 586.6 thousand ton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year. The increasing range was 1%, dropping 5.45%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year, as shown in Figure 1.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以1988-2012年中国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能降低能源强度,随着能源强度的降低,两者对能源强度的影响都在上升;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煤碳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对能源强度有着正向作用,该作用的影响程度随着能源强度的降低而呈先下降后上升;居民消费对能源强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的供给不足已经凸显。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的富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基地,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矿区煤炭资源,避免开采过程中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白彦花矿区地处"老少边远"地区,其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调整全区的煤炭产业结构;煤炭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其规划和开采必须依靠科技,制定目标,协调环境发展合理开发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是国家能源的基础产业,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煤炭企业正在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如何创新煤炭企业管理,使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煤炭产业发展多做贡献,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煤炭企业每个管理者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和3 kW轴流风机相结合的手段对高大平房仓高水分晚籼稻谷通风降水,采用3 kW轴流风机对基建房式仓高水分晚籼稻谷全程通风降水,二者均能将入库综合水分在16.2%~16.5%的晚籼稻降至14.5%以内,且在储存相同品种晚籼稻的条件下,前者单位能耗较后者约高1.0 kW·h/(%·t),同仓型时,优良稻通风降水单位能耗较杂交稻高0.3 kW·h/(%·t)左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口扩大与能源消耗的一项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大幅增加,高出口、高能耗成为我国外贸及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2005年我国22个贸易产业部门的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2005年我国内涵能源净出口量为5.79亿吨标准煤,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大国。若保持过去30年17.19%的出口增速,按照2005年投入产出数值计算,到2030年我国净出口内涵能源将超出我国能源总产量的8倍,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作为人均能源稀缺的国家,我国必须转变出口模式,依据能耗强度高低对不同出口产业部门给予鼓励或限制,推动节能型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Shrinking reserves of oil and natural gas at a time of increasing global energy requirements can mean a new future for coal, large reserves of which exist, half of them In the Western sphere of influence. The “renaissance of coal”, however, is not a natural law which operates on its own. The sooner the necessary decisions are taken on a world-wide basis, the more effectively will coal be able to play it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industry and the less will be the frictional losses along the road to a new energy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