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薛太照 《中国外资》2009,(20):62-62,64
企业资产减值目的是为了企业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完整,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等内容。本文介绍了新企业准则中资产减值的含义和范围,对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在实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本文针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在实际中应用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一步规范了资产减值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等相关内容。资产减值是重要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业务及纳税筹划,是企业一项重要业务。本文从资产减值的涉税处理与纳税筹划两个方面入手,用理论阐述和举例相结合的方法剖析新企业会计准则条件下资产减值中的纳税筹划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精神,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即新会计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变动及现实意义,对资产减值准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8号就是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我国的具体情况,它的实施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和信息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新准则的实施在实务中是否真的可行仍是个问题,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中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减值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但是.南于大多数企业都是首次执行新准则.本文就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可能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卅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建 《财政监督》2011,(17):35-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行为、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和利润操纵产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围绕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这一问题,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新旧对比现存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多个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实现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国内的推广和实施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加快适应新准则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曾秀玲 《金卡工程》2009,13(3):199-199
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资产减值准则成为了企业财务与理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但是,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造成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此处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建 《财政监督》2011,(6):35-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行为、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和利润操纵产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述有 《时代金融》2012,(17):137-138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对资产减值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使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披露形成明确的基本共识。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我国企业会计与国际趋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资产减值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述有 《云南金融》2012,(6Z):137-138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对资产减值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使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披露形成明确的基本共识。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我国企业会计与国际趋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资产减值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8号具体会计准则,涉及到资产减值的损失的是第8号具体的准则——资产减值。在新准则出台之前,没有系统的关于资产减值的准则,只是在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八项纳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这项会计制度的实施,对有效避免国内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提升企业的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主要就系统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典型应用,倍受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其进行了改革和规范,为提供真实的资产价值信息和减少企业利润操作空间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涵,分析了资产减值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玲君 《河北金融》2011,(12):20-21
本文依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经济影响,进而提出资产减值准则实务操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典型应用,倍受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其进行了改革和规范,为提供真实的资产价值信息和减少企业利润操作空间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涵。分析了资产减值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并允许减值准备的转回。虽然这个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资产的定义和稳健性原则,然而无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为这个规定在客观上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做了大量的修改:取消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提出了资产组概念、规范了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程序等。从2007年开始,新准则已实施两年,那《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如何呢?本文以2001--2008年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信息为样本,检验了《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首先,我们发现《资产减值》实施后,资产减值信息与经济因素的关系加强了。其坎,我们按照资产减值的经济原因将资产减值信息分解为正常的资产减值和超常的资产减值,我们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因素和稳健性因素后,《资产减值》实施后的资产减值信息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比《资产减值》实施前降低。这说明了《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使资产减值信息更加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角度来说,是资产就有可能发生减值,即使是货币资金也不例外,因此应当对企业所有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流动性将资产划分为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并分别对它们规定了不同的资产价值核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长期资产减值,也就是<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内容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它和2001年“资产减值”制度及2001年相关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相比进一步完善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经济后果观认为:会计准则作为生产与提供会计信息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企业会计政策的变化将会对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新准则在可收回金额计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等方面发生变化,它的实施将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外发布的新准则较之于旧准则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减值的规定上做了相当程度的修改,条文和结构更加清晰、完整,这将会对以后的企业财务报告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使企业的资产接近实际价值,防止资产和盈利的高估.更为重要的是,新准则为了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进行盈余管理,在每一项涉及资产减值的准则中,都释放出确认标准的客观主义倾向.这种转变将会进一步提高准则的执行质量,减少资产减值判断上的随意性,降低盈余管理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于2006年出台新的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该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调整,针对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新准则的应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资产减值确认基础难以划分、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难以确认,商誉减值测试存在困难、资产计提的标准多重等。本文就资产减值在实务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