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郎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木卡姆的一个代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是当地的木卡姆有别于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本文将从刀郎木卡姆的本体(形态、特征、演唱、记谱、格式、乐器);刀郎木卡姆文化研究;刀郎木卡姆发展趋势分别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新疆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是非专业画家描绘乡土气息、 民族文化、 生活习俗、 人文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而且它也是对刀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途径.刀郎农民画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分的功利性影响了农民画的创作质量,政府的干预限制了农民画的创作,女性画家的缺失.刀郎农民画发展传承的建议包括:注重对刀郎农民画家的保护与培养,强调保持刀郎农民画的基本特性,经济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清朝统治者否认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是"带地投诚",并将土地恩赏于土默特众人"以资赡养",而大范围开垦致使该地区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官属地与土默特户口地。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满、汉文档案和土地租典契约,认为尽管土默特蒙古户口地的所有权归清朝统治者所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默特蒙古能够支配其土地,以致相关禁垦、禁典政策成为一纸空文。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内地民人进入蒙古地区,带动了土默特蒙古人土地私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刀郎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了解一种音乐就是研究一种文化,她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笔者从刀郎木卡姆概况、刀郎木卡姆传承方式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进行多方面阐释。  相似文献   

5.
"德都蒙古"是对世居青海的蒙古族的称呼.蒙古人自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广袤而高寒的土地上活动以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把视为极端轻贱的人比喻为小草的语句,"视如草芥"这句成语道出了草木这一物种之于国人的微不足道之状。一位蒙古族植物学家却将草木作为一生珍爱,他发现植物像人,谁爱她,她就会把童贞的记忆献给谁。由此,他发现了许许多多植物的蒙古面孔。他叫陈山,世界上第一位创立"蒙古民族植物学"的科学家。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  相似文献   

7.
于牟 《上海经济》2006,(2):68-70
刘翔以110米栏12秒91的速度刚得奥运金牌,湖北大冶左先生就通过湖北省商标所申请注册了“12.91”商标;2004年刀郎红得一塌糊涂,“刀郎”商标随即报出3000万元的拍卖天价。  相似文献   

8.
一、游牧经济中的协作行为 蒙古族游牧生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协作文化,对于畜群管理、草场利用、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的活动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协作、人与人的协作、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和"人草畜"之间的协作行为.  相似文献   

9.
2004年,刀郎红得一塌糊涂,“刀郎”的商标被以3000万元的天价拍卖;2005年,当“神六”升天的时候,人们又开始抢注“神六”、“海胜”、“俊龙”;一来二去,一些名人的名字也都成了商标,谢霆峰(泻停封)、赵本山(赵本衫)、张艺谋(张一摩)、彭丽媛(膨立圆)……注册商标为什么会这样热?  相似文献   

10.
日本历来将蒙古高原视为亚欧大陆核心,是日本扩大在亚欧大陆影响的桥头堡.蒙古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 除了政治上的交流之外,日本还一直通过扶贫来笼络蒙古民心.从1991年起,日本连续15年成为蒙古最大的外援国,援助额高达蒙古受援额的1/3.2002年起,日本政府又在蒙实施"草根计划",主打"文化交流牌". 这一"曲线"战略也最终收到成效.2004年11月,据日本驻蒙古国大使馆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回答"对日本抱有亲近感".二战前,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便提出,如欲控制亚洲,必先控制中国;如欲控制中国,必先控制满蒙,其野心昭然若揭.当前对蒙古国下如此大的力气,其深层次含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北方经济》2015,(4):2
为了深入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定位和机遇,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就"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的内蒙古"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表示,内蒙古要发挥在联通俄罗斯、蒙古中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周励 《西部大开发》2007,(12):52-53
11月8日至9日,万众瞩目的"2007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伊朗、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1400多人,齐聚一堂,围绕"加强务实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主题,共商未来合作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3.
白英 《中国西部》2012,(23):68-69
那达慕的前身为蒙古族的祭敖包活动,相传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每年七八月间成吉思汗均要召集各部落首领聚集在一起。每逢此时,均要举行射箭、赛马和摔跤等比赛,以示亲善。配合蒙古大军和征伐,那达慕作为一项军事体育项目沿袭了下来。2006年,那达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石器时代的"扎赉诺尔人",创造的远古文化,被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命名为"扎赉诺尔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纵向源远流长,从一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被认为是中国北方草原文明的源头,其横向波及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乃至美洲。  相似文献   

15.
青海蒙古的主体是由和硕特部组成的,依据其居住在高原山区的地理位置,世人俗称为“上蒙古”(蒙古语叫德都蒙古)。追溯和硕特部形成上蒙古的历史足迹,尽管蒙古族历史风云人物从元明时期起为争夺牧场,在青海湖环湖地区你争我斗、互相残杀数百年,但移居青海并形成青海蒙古人的历史,无不与  相似文献   

16.
青海蒙古的主体是由和硕特部组成的,依据其居住在高原山区的地理位置,世人俗称为“上蒙古”(蒙古语叫德都蒙古)。追溯和硕特部形成上蒙古的历史足迹,尽管蒙古族历史风云人物从元明时期起为争夺牧场,在青海湖环湖地区你争我斗、互相残杀数百年,但移居青海并形成青海蒙古人的历史,无不与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固始汗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乌珠穆沁摹却是这片大摹最具代表性的神奇瑰宝.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是内蒙古现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草原.这片的摹是蒙古民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者、游牧文化之源"而著称,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勤劳勇敢,诚实善良,无私无畏。这种优秀品格的形成,不仅与这个民族的游牧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有关,更与成吉思汗的一整套治理手段有直接的关系。 成吉思汗为了治理好蒙古社会,不但采取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文明教育的手段,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制度,以其来达到制止社会不良风气,树立崭新社会道德风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主要对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传承人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2007,(6):F0003-F0003
当您走进蒙古大营,您就是最尊贵的客人,身着艳装的姑娘小秋手捧银碗哈达,高唱蒙古迎宾曲,献上新路的下马酒,让您感受蒙古人特有的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