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亚洲作为近年来全球经济成长性最好的地区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今年又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双重冲击,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最近,一些德国专家学者纷纷就“非典”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非典”作为重大突发性因素,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伊拉克战争,原来被看好的亚洲经济前景正变得暗淡起来。一、“非典”制约经济增长专家普遍认为,“非典”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是直接冲击旅游、运输及餐饮服务业,影响GDP的增加;二是间接抑制私人消费…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当然,这不是说“非典”对我国的经济没有造成影响。“非典”影响的是超出预期的增长部分,是可能的潜在增长率。今年开局,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我们本来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非典”冲击,但GDP仍增长了8.2%,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从月度看,头三个月猛增9.9%,超过“潜在增长率”(9%),有“过快”嫌疑。后三个月“非典”对经济的影响突显,4月增长8.9%后,5月降到6.8%,季节性影响为2.5个百分点左右,但这个影响是很短暂的,6月又重新回到7%以上。7月,全国“非典”报告几乎全部为零,表明疫情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即  相似文献   

4.
非典带给经济发展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反思的意义远远大于影响。一、非典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思考1.在发展的认识上扭转了某些偏差。长期以来,一些人往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为简单的“以GDP为中心”、“以GDP增长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从而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这次非典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要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更丰富的含义,必须实现以GDP为中心向尊重人、尊重公民的福利为中心的转变。2.“万能政府”的转变。长期以来,政府自身职能不清或者不到位,总是企望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5.
“非典”给梁建章以及他的携程带来了暂时的麻烦,机票订购、客房预定,以及旅游这三块收入骤然下降。本来要到京参加的颁奖典礼也因“非典”而取消,此前携程网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中惟一的知名旅游网站的称号。梁建章并不觉得“非典”会给携程带来多大的影响,原因很简单,“非典”只会带来短期的旅游项目缩减,长期来看,旅游的增长不会放缓。当网站们庆幸“非典”带来“突增”的点击率的时候,梁建章却带着一丝从Oracle 留下的轻狂,告诉记者携程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目前非典都已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结。对非典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可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但还不能盖棺论定。一、非典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和总体格局非典爆发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活跃、上升的时期。2002年GDP增长8%,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9.9%,是几年来没有的快速增长。突如其来的非典,对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使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二季度明显减慢。但由于有一季度的“垫底”,特别是非典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方南 《数据》2004,(Z1)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6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统计专家分析,2003年上半年虽然遭遇非典影响,但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非常强劲。全年经济“高开——回落——恢复——回升”的“V”字形运行态势充分表明,非典对北京市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局部的,未能阻止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原本正在回升的消费品市场遭受明显冲击。但对其影响,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又不能过分夸大。“非典”疫情即将过去,对当前消费增长情况需作客观冷静的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保持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英才》2003,(6)
第一季度我国 GDP 增长9.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2%,进出口总额增长42.4%,居民消费价格结束14个月下降趋势,沪市指数由1300多点上升至1500多点,并正向1600点冲刺等。然而“非典(SARS)”不期而遇,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预计使中国(包括香港)经济损失39亿美元,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相应的“非典”危机:(1)对企业产销带来影响;(2)对居民购物的影响;(3)对餐饮业的影响;(4)对农副产品销售的影响;(5)对旅游的影响;(6)由于防治“非典”必然会增加企业一些相应  相似文献   

10.
公主岭市审计局面对“非典”带来的困扰,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严防死守、预防“非典”;一方面振奋精神、狠抓审计项目计划的落实。在预防非典工作中,认真贯彻市预防“非典”会议精神,动员全体干部把预防“非典”当做第一位工作、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并做到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了领导责任;二是强化了纪律要求;三是强化了对重点  相似文献   

11.
对非典的影响要全面评估 “非典”快要过去了,人们都在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我也在反思。反思形成的第一个观点是,对“非典”的影响要全面评估。 “非典”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是“老天爷”对人类的惩罚。惩罚什么?惩罚短期行为,过度开采,不重视环境保护;惩罚大吃大喝,杀害无辜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镇企业》2003,(5):57-58
“非典”疫情出现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与”非典“做斗争,是全世界人民和全中国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为此,本刊从这一期开始,特辟”抗击非典“栏止,着重介绍防治”非典“的有关知识,并希望能为战胜”非典“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文 《经济界》2004,(1):8-11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率一直遥遥领先,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6位,按实物量已有10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对外贸易总额已是世界第5位。2003年一开始就呈现了高增长趋势,虽在第二季度遭受“非典”干扰,使经济高速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但在“非典”被迅速战胜后的  相似文献   

14.
“非典”是突如其来的灾害,它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我想,人类经历的大灾大难数不胜数,最后我们都走过来了,这一次,我们也一定能战胜“非典”。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非典”无形之中命中了我们的软肋,使我们的一些弱点在“非典”面前暴露无遗。看来,可怕不是疾病,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平时痛恨的官本位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报刊文摘在4月30日头版头条位置转载一篇题为《“非典”冲击官本位》的文章,作者冯雷撰写的文章称:“‘非典’突发之初,由于旧有的工作作风、官本位意识作祟,有的地方防治工作不力。党中央及时发现,正确决…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似乎成为众多媒体及官员对非典疫情的一致界定。而非典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非典疫情真的是“突如其来”吗?北京不是非典在中国的首发地区,之前有个广东。去年11月底广东就发现非典病例,如果说在广东非典疫情“突如其来”,还情有可原。那么,在事过四五个月后,再说北京的疫情“突如其来”,就未免说不过去了。难道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不明白传染病的危害?不明白尽快尽早地控制住始发地的疫情是应对疫情必须采取的措施?如果今天北京可以等隔了四五个月后还说疫情“突如其来”,那么,是不是等再过若干天等非典不幸传…  相似文献   

16.
自4月20日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防治“非典”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迅速行动,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特别是“五一”期间,全省两万多一线执法人员,放弃公休假,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为确保全省预防“非典”商品市场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全省防治“非典”用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城乡集贸市场购销两旺。  相似文献   

17.
【事件】 2003年7月,北京市召开物业管理系统防“非典”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在“非典”期间,始终站在社区抗击“非典”斗争第一线的16万首都物业管理工作者,并表彰了在防治“非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00多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份以后,全国的“非典”疫情进入高峰期,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全国“非典”疫情的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对防治非典工作高度重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以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同舟共济,迎难而上,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抗击“非典”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双胜利,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疫情发生伊始,局党组就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恩刚同志为组长的防控“非典”领导小组,对防治“非典”工作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近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各界对“非典”给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十分关注,特别是对一些产业能否造成重大影响更是密切关注。最近,大家都在思考“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人预言,中国GDP增长率会因为“非典”而降低至少两个百分点。关于“非典”对中国家电业的影  相似文献   

20.
樊纲 《经济界》2003,(4):14-16
一、“非典”不仅是只对少数行业、而是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 “非典”作为一种灾难,与其他灾难相比的特点在于,第一,与战争、洪水等不同,“非典”这种传染病灾难不消耗和毁坏财物,因此不会(至少在事后)提出需求,扩大经济活动,相反,“非典”所造成的恐慌使人们减少经济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