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经济》2009,(7):78-78
我国在区域划分上很长时期使用采用了“三分法”,即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新的“十一五”规划改变以往太粗的东、中、西三大传统区域的划分,实行新的“四大板块”划分法,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四个板块具体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可分为四大板块: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些突出问题。“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如何进步发展。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各省市的“十一五”规划制定工作已接近尾声。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这两大核心理念,各省市在总结“十五”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十一五”发展战略思路。我们从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选取10个省份,对其“十一五”规划的最新思路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与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靖宇  张宪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23-25,38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并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对1978-2005年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测度和分解.通过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整体变动情况,以及四大区域内部及四大区域间差距对总差距贡献率的变动情况,以期为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带来一些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7,(15):24-25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完成“封顶”,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的坚冰,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新格局迈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强劲的喜人态势,正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陈宪 《沪港经济》2006,(11):53-53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总体上大致划分为4个部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区域经济中心,大多在中国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年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已达到10个,数量超过前4年总和,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区。区域兴则国家兴。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正在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2,(193):1-29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提出了划分中国区域的一种新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并比较分析了八大区域在六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黄田华 《开发研究》1993,(5):7-9,29
<正> 按照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到历史上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资源与经济特点以及近年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90年代,可将全国划分为下列8个经济区:(1)华北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2)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  相似文献   

10.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07,(3):26-27,5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已被《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有利于该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整合利用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合力打造中国南部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2006年12月6日正式发布,该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北京将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发展均衡的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推动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建设金融街,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三个重点功能区.在城市发展新区,结合重点新城建设.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功能区。  相似文献   

12.
刘勇  李仙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2):3-25,F0004
2005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依然保持了近年来“东部和西部快、中部和东北慢”的格局;地区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和中部比重提高,东北和西部比重下降态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是“东部和东北高、中部和西部低”格局。在人口与经济双调节机制作用下,我国东西部绝对差继续减速扩大,相对差继续缩小;城乡间绝对差和相对差继续扩大。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照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我国东北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中13个省(区、市)人才竞争力得分,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区人才竞争力差异性较大;人才产出、人才投入和人才规模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优化人才交流合作生态,重视人才政策完善,营造良好人才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杜枫 《走向世界》2009,(33):34-37
早在2002年,历城就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东部产业带、洪楼商贸中心区、南部生态经济区三大板块,提出了"一带两区"的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5.
【香港《文汇报》10月20日】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按照四大功能重新划分内地经济区域版图,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有望打破“地方诸侯”唯GDP是从的政绩怪圈,并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据了解,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将被列为优化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课题组的《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研究》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三个因素来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实施相应的分类区域政策,不同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模式。这是有别于传统的按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或者按以往的七大区划分的中国区域经济新地图。一幅旨在缓解资源环境矛盾、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促进区域分工和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地图已显雏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过20多年的大开发,东部地区成功地构建了珠三角、长三角和正在崛起的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增长极,经济日新月异,成为我国率先发展的地区。河北作为东部地区之一,一些指标相对落后,没能进入先进省市的行列,是多种原因形成的。现在研究河北省多元性的区域特征以及国家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给予的政策支持非常必要,目的是通过综合研究国家的各种相关支持政策,结合河北省多元性特殊区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统计知识ABC     
《安徽省情省力》2005,(2):45-47
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总体上看。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传统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地区的概念不尽相同。目前统计上东中西部的划分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  相似文献   

20.
总结近20多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实行跨区域经济合作和新政策体系。在国家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把创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重点,提出了许多新的区域合作理念。就西部而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成功地规划和建设了环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天水关中经济区三个国家级的大跨区合作平台。然而,对于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