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来自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一百四十余位茶农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免费培训学习西湖龙井的炒茶技术,以备战即将到来的炒茶技艺大赛.在参加培训茶农中,七成以上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现在该地会炒茶的茶农越来越少,尤其是三十岁左右的西湖龙井炒茶传人,已经出现断档.……  相似文献   

2.
近日,来自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一百四十余位茶农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免费培训学习西湖龙井的炒茶技术,以备战即将到来的炒茶技艺大赛。在参加培训茶农中,七成以上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现在该地会炒茶的茶农越来越少,尤其是三十岁左右的西湖龙井炒茶传人,已经出现断档。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浙江省是产茶大省,不光产量多,名牌多,而且历史非常悠久。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质量上乘的西湖龙井有的卖到一斤3000元,甚至5000元都不止,让老百姓心里很没有底。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请您给广大茶爱好者介绍一下,有哪些浙江名茶,以及如何挑选好茶。林健东:浙江绿茶是一个品牌,浙江绿茶号称有十大名茶,龙井、越乡龙井、大佛龙井,浙南山区的松阳银猴,还有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的惠明茶等  相似文献   

4.
正从古至今,作为茶中圣品的西湖龙井备受追崇,这种产自杭州西湖区的极品绿茶,凝聚着西湖灵秀山水与人文精华,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有"绿茶皇后"的美誉。每到西湖龙井的上新时节,走进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满眼郁郁葱葱。一箩筐一箩筐翠绿带珠的龙井嫩芽被头戴斗笠、身穿雨衣的采茶女从田间精心采摘出来,这些青叶娇嫩的  相似文献   

5.
<正>3月29日,"2015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在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举行,来自西湖龙井茶产区的25名炒茶高手同场竞技,采用传统手工炒制技艺,将采摘的青叶定时定量炒制成新茶,并按炒制质量当场评选出"炒茶王"。  相似文献   

6.
爱喝龙井的朋友今年恐怕要比往年至少迟10天才能喝上正宗的西湖龙井新茶了。记者目前赴龙井茶四大产地之一——杭州梅家坞采访,得知受暴雪天气影响,今年西湖龙井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预计新茶最快要到3月15日左右才能上市,比往年推迟了约10天,而且价格也将至少上涨10%。  相似文献   

7.
河坊街茶叶店的秋茶上市了,最贵的也就100多块一斤。与动辄几百元的春茶相比,同样是西湖龙井,为何秋茶的价格就相差那么大呢?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里的龙井村、梅家坞村、龙坞村、翁家山村等产茶区的茶农们陆续开始采摘2016年首批西湖龙井茶。据当地茶农介绍,由于前期寒潮影响,西湖龙井新茶的采摘期比去年晚了近10天,价格也略有上涨。龙井茶新鲜叶片经过炒制加工后就可以上市,这也意味着品质最好的西湖龙井新茶"明前茶"开始陆续上市。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10,(2):34-34
经济林在受到雨雪冰冻灾害危害时主要表现为:树体严重损伤,积雪压裂、压断树枝,甚至压倒整株树木;树木严重冻害,枝、芽、幼果受冻,花芽不萌发,影响产量。特别是香榧、油茶、杨梅、山核桃、板栗等经济林一旦因融雪期融冻交替,冷热不均而引起冻害,不仅会导致当年经济损失,甚至还将影响今后2~3年的产量和收益。如何加强经济林的防冻复壮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不同的经济林,其防冻复壮措施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碧翠素雅的西湖龙井茶和白雪皑皑的南极洲,有生以来第一次“握手”。在今年2月,西湖龙井茶跟随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第二批队员,首次登陆南极。一面印有“中华有国饮,千年老龙井”字样的旗帜,在地球最南面上空飘扬。  相似文献   

11.
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银猴、开化龙顶、安吉白茶……尽管浙江不少茶叶在省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真正叫得响名号的并不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地茶叶树立品牌的一招棋。”日前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胡晓云教授在浙江新昌举办的2011中国茶叶大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2.
<正>初春四月,镶嵌于浙江杭州西湖山水间的龙井茶园,青葱苍翠;错落在桂树竹林中的农家茶楼,古朴雅致,成为游客休闲的天堂。如今,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西湖龙井茶产业繁荣兴旺。2014年,以龙井茶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茶文化和茶产业为核心的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正>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润常流。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茶叶的原产地,我国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从西湖龙井到云南普洱,从福鼎白茶到福建铁观音,即便像记者这样不懂茶的人也都能随口说出几种名茶。茶叶对国人影响之深,可见一斑。六安瓜片,知道的人不在少数。若要说出个一二三,怕也不易。六安瓜片缘何是历史名茶?它属于  相似文献   

15.
和往年价格节节攀升不同,今年的西湖龙井售价出现了10年来的首度回落,比去年每斤便宜了1300元。据了解,今年西湖龙井的开采时间是20年来最早的一次,比去年提前了半个多月,去年的开采时间是3月28日。不过,来得早不一定卖得好,今年的明前龙井销售"有点儿冷"。刚从杭州进茶归来的元长厚茶庄李经理告诉笔者,往年茶叶开采的时候,大批茶商早已提前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6.
近日,杭州终于重新迎来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下了近一个月的雨终于停歇了,杭州市萧山区、西湖区两大产茶区的茶农们也赶紧系上竹筐,上山采摘茶叶。据悉,持续近20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西湖龙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2010,(9):45-46
说起杭帮菜的主要名菜,您一定会想到“西湖醋鱼”、“东坡肉”、“赛蟹羹”、“家乡南肉”、“干炸响铃”、“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等等,数以百计的种种美食不仅色、香、味兼备,而且有的佳肴背后还流传着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渭北旱区虽遭受严重冻害,仍获突破性大丰收,如果不发生冻害,产量会更高。冻害产生的原因除突发性气候因素外,部分群众预防措施不当,亦是重要原因。预防冻害重在纠正人为因素,即避免施肥过量、过浅,施肥不匀、播种过早、播量过大,同时应避免将水地机械和园盘耙用到旱地播种,造成表土过分虚松,种子深浅不匀,麦苗吊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甘蔗寒冻害空间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寒冻害是蔗糖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大范围、严重的甘蔗寒冻害造成甘蔗产量和蔗糖分含量下降,给广大蔗农及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受蔗区地形地貌复杂及气象观测台站分布稀疏等因素制约,寒冻害过程影响期间难以获取区域甘蔗实际受害信息,给甘蔗寒冻害过程监测、评估及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实现及时、真实地反演甘蔗产区寒冻害程度,文章基于广西历年冬季寒冻害过程最低气温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EOS/MODIS卫星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别构建基于地理信息、基于地理信息及下垫面信息耦合的最低气温空间推算模型,创建了逐年寒冻害过程最低气温格点数据库。并以2008年辐射型、2010年平流型寒冻害过程为例,将反演结果与实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反演所得寒冻害空间分布状况均与自动站实况一致,两种模型对平流型寒冻害的模拟效果优于对辐射型寒冻害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虎跑印记     
<正>虎跑,位于杭州西湖之南的大慈山下,相传唐元和十四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一日,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故名“虎跑”。《西湖游览志》载:“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师无忧也。”翌日,果见二虎跑地作穴,泉遂涌出,甘美清澄。虎跑泉与玉泉、龙井泉并称杭州三大名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