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我非常荣幸地被邀请在第四次日本东京储蓄保险机构峰会上发言。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由于突发的全球信贷泡沫,全球金融体系现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自去年秋天雷曼公司的破产,全球金融市场正承受着严重的压力。在正常的情况下,央行和存款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2.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存款保险制度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已有不少的国际经验可资借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稳定美国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等方面的明显成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促使许多国家政府在借鉴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着手建立或改善已有的存款保险制度。据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即将进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阶段,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梳理和分析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国的利率市场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国际经验为启示,分析利率市场化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提出我国应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同步进行配套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金融机构经营转型、提高间接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央行也疯狂     
美、欧央行以资产负债表规模爆炸式增长的方式挽救了陷于崩溃边缘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但当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走上稳固复苏之路后,其继续拥有如此之高的杠杆率,将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5.
从金融危机看新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源于系统性风险。从金融机构自身角度看,新巴塞尔协议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整体风险监督和预警、金融监管全面覆盖、薪酬激励注重长期行为、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化、金融衍生品集中交易等方面。针对系统性风险,央行要适当干预资产价格,还要关注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金融系统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危机面前,各国央行都不遗余力地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努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增长。在应对此次危机的过程中,灵活有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成了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通过扩张和收缩本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7.
要闻回放     
央行公布2009年9月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央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前三季度货币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金融体系运行平稳。其中,货币供应量增长29.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34.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28.35%。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需要高度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防止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过度膨胀2011年以来,央行已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次加息,大  相似文献   

9.
浅谈银行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主要是指在金融体系内建立相关保险机构,各存款性金融机构按一定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当该金融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救助或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予以偿付。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制度、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共同构成金融安全网。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广大中小存款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其成为常规性货币调控工具。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分析,探究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政府的隐含担保对保护居民存款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也日渐显现。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工作的进展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央行近两年来也多次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具备,离正式推出只有一步之遥。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将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它对于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银行效率、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以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等都能有所帮助。不过,存款保险制度并非万能,不仅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下,银行"大而不倒"的问题将仍然存在,而且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存款"搬家"现象,甚至引发道德风险,对金融市场形成冲击。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建立存  相似文献   

12.
在短短的数月之间,随着次贷危机不断升级并蔓延,美国的金融体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更影响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脉络,深刻地洗礼了全球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14,(7):37-37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央行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实现。不过.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不仅央行要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而且新工具、新业务的出现已经迫使央行不得不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其成为常规性货币调控工具.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分析,探究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梅新育 《新理财》2011,(12):30-31
无论是不是巧合,在中国央行下调存准率50个基点后,全球六大央行也同时联手降低美元掉期利率50个基点,并同意建立临时双边互换安排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受到利好的突袭,全球风险资产一度狂飙,这意味着在债务危机的重压之下,全球央行政策立场将再次向宽松趋同。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为何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在危机中美国金融系统风雨飘摇,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金融安全网之一--存款保险制度为什么会失灵,给中国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将对今年全球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对我国央行提供流动性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挑战。本文对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采取的流动性救助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梳理分析了近期我国及三大央行应对疫情采取的流动性救助措施,对我国央行完善流动性救助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资》2010,(5):12-12
无论是2月12日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0%,还是2月18日美联储上调再贴现利率0.25%,都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震荡——美元资产狂飙、亚洲股市大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央行货币政策小小的变动,为什么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如此大震荡?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31日,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及瑞士央行宣布将现有的双边临时流动性互换协议转换为长期互换协议,将该六国央行彼此之间的双边互换协议构建成一个货币互换网络,并允许在彼此签署特定双边互换协议所规定的必要市场条件下,网络中的任何一国央行可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向其他五国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如果说此前的临时互换协议有助于减缓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减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长期互换安排则将作为一个审慎的流动性支持手段,继续行使稳定金融市场的职能。为均衡全球经济发展,切实便利双边贸易与投资,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经济体央行先后建立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安排。本文分析了发达经济体央行建立货币互换网络对全球以及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一种“新常态”。研究金融危机的最新特征和发生机理,对我国的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理,发现金融自由化当前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与实体经济大背离的制度性困境,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短视主义、有限理性、认知缺陷、职业精神衰退和道德伦理缺失,则构成了其中的微观原因。在当前的全球金融波动环境下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需要提升维护金融稳定的国家金融治理能力,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等系统性法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专业能力和高尚金融伦理道德的“金融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