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桂荣 《魅力中国》2014,(12):251-251
《语言论》的第十章至第十六章是有关语法研究的内容,重点在于确立语言结构的描写原则和描写方法,集中讨论了共时描写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这些章节中,布龙菲尔德的许多分析语言的方法直到今天还被我国的语言学家们所采用,用来分析汉语成分、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等,有利于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1.语素分析法和以功能为标准的词类归并原则;2.短语描写、句子成分的划定以及句法分析手段的更替;3.直接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姜智慧 《新西部(上)》2009,(8):134-134,129
本文阐述了德国的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而非字、词、句等语言单位.因此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其代表人物莱斯就从功能的角度将语篇划分为三种:信息资讯型、表意抒发型、呼唤号召型,并从三种不同的语篇类型来探讨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西方翻译学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学派,一为以逻各斯中心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学派和以后出现的解构主义学派。一般认为后来的解构主义学派注重能动的灵活翻译,所以在文学翻译上比固定的结构主义学派更具有优势,但由于电力英语的专业的特点,用固定僵硬的结构主义翻译方式反而更能体现其科学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这个问题,从注重真实性、再现典型环境、把握细节描写、穿插适当的背景描写、赋予报道新的形式、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这个问题,从注重真实性、再现典型环境、把握细节描写、穿插适当的背景描写、赋予报道新的形式、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思琪 《魅力中国》2014,(10):176-176
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外语教学一直受到结构主义影响,过分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功能。然而,当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外语时,种种问题就出来了。本文旨在探讨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启迪。语言教学不是也不应是单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教学。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是翻译跨文化的交际功能,在英汉互译中,要注重传递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还要考虑形象词语选择、生活环境、典故、习惯表达等因素.在翻译策略的选取中要认真研究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点,综合考虑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体裁和读者对象等因素,合理选择翻译手段,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波  郭庆 《魅力中国》2010,(11):176-177
“全面认同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申小龙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特别重视“意合”.也就是特别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而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持否定态度,基本排斥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对现代汉语的形式的分析。但是,由于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以形式为依据。因此在高一虹的《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差异与理解》这本书中,中小龙的专著的英文译本受到了奈达先生的激烈抨击。虽然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语言进行研究,但是我们并不能排斥语言的形式在研究语言的个性与共性的时候,我们更是需要结合语言的具体形式,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研究更深入。  相似文献   

9.
齐蕾 《黑河学刊》2013,(2):140-142
熟语性(фразеологичность/идеоматичность)是词组或者派生词的语义性质—它是词汇中各组成成分意义中约定俗成的部分。熟语性是由于内容的组成单位与形式上可分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的理据性丧失的缘故而产生的。通常,熟语性会导致语言单位通过其组成成分的转义形成溶合意义,这使组成成分的语义独立性丧失,结构之改变。现今,俄语词汇的熟语性已俨然成为俄语词汇语义研究的中心之一。熟语性作为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来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0.
吴宇菲 《理论观察》2008,(4):166-167
语文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其作用也各有侧重,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导入,都离不开语言作媒介。所以设计导语是导入的一个重要内容。导语可叙述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可简单介绍,也可细腻刻画。但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其中都要有:形象生动的趣味性,情浓理切的感染性,拓展思路的启发性,与时俱进的新颖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多元化经营的浪潮出现,中国企业纷纷效仿外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但随着1997年“巨人大厦”的倾覆,到底企业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经营战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孰优孰劣、孰好孰坏”,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明确界定了专业化经营和多角化经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备自的利与弊,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企业在鼻体选择专业化经营和多角化经营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旭 《辽宁经济》2001,(11):46-46
每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都蕴含在她的语言中,当今时代,最热闹的语言现象,莫过于广告语言了。当这种形式的语言向我们扑天盖地涌来时,又以其无与伦比的实用性显示着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广告语言,到底应该注重其文化意义还是应该更多地给予它以经济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在广告文案创作中,既不应把广告文案仅仅当成另外一种文学作品来做,也不能单纯地当做经济企划案来做,而应结合二者特点,尤应注重其经济实用性,而不是像有些学者推崇的那样把广告文案抬高为某种文学形式。  一、诗性表面与反诗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切实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连接起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仍然是注重单词拼写、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以及段落结构的合理性,而基本忽视了写作内容、目的、对象、环境等因素对作品风格的要求,即语言的得体性。功能文体学理论对提高大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没有输出的二语习得过程是不完整的。单一的可理解输入无法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应有的语言产出能力。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更多地注意语言形式 (特别是语法规则 ) ,检测假设的真伪 ,思考和分析元语言的功能 ,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外语教育必须引进语言输出 ,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连波 《理论观察》2013,(3):130-132
德国翻译功能学派创始人莱斯认为文本的类型、体裁及个性对翻译策略的抉择至关重要。翻译过程中分析阶段需先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型和文本体裁,然后进行重述阶段,文本功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决定语言和语篇结构。本文以会展外宣文本的英译为例,探讨在翻译教学中应将文本类型、体裁及个性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张玉霞 《黑河学刊》2012,(10):79-81
南宋以来形成的"永嘉学派",是浙东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产生过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陈傅良、叶适等。永嘉学派的学术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最大特点,就是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相互对立。永嘉学派强调功利,注重事功,被时人及后人称为"事功学派"。  相似文献   

17.
王宁 《黑河学刊》2010,(4):71-72
翻译研究综合学派以格式塔理论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合学科。在实际翻译中,个别词、句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背景来决定的。翻译综合法认为隐喻翻译应考虑文化差异和隐喻在具体文本中的作用,可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换喻法和加注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哈尔科夫语言学派是俄罗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又被称为俄罗斯社会心理语言学派。其主要代表有斯列兹涅夫斯基、拉夫罗夫斯基、波铁布尼亚、奥夫相尼科-库利科夫斯基等著名俄国语言学家。哈尔科夫语言学派的学术思想对俄罗斯语言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黑龙江方言结构特点、分区情况的概述,揭示了黑龙江方言在整个东北方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方言学研究的价值。黑龙江方言研究是沿着语言的历时动态描写与共时静态描写的发展脉络进行的,今后需要深入描写方言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在建构方言语法体系和探究方言研究方法上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使各国养老金制度受到挑战,掀起了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点就是养老金的筹资模式,国内外主要的争论点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到底孰优孰劣.本文通过对养老金的融资模式和账户形式几种搭配的直观比较来探索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