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和汉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各自包含着不同的习语。英汉习语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其翻译方法大致有直译法、借用法、意译法、直译意译兼用法以及直译加注法五种。在运用上述五种翻译方法进行习语翻译的同时,译者还须注意诸如英汉文化差异、民族和地方色彩以及褒义和贬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信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在运用直译法、同义习语借用法、意译法翻译的同时结合文化背景的灌输,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英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语言整体性、结构凝固性和不可替代性。对英语习语的翻译应遵循忠实原文和动态对策原则,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还原法、增补法、节意法、注释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对等问题并对其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释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栋 《新西部(上)》2013,(12):97-98,96
本文将10以内的数字习语作为切入点,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中英文化差异,探求影响这些差异的成因,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加准确、凝练、生动形象的翻译习语:根据不同的意境、要求可以采取四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法、套译法、意译法、释译法。  相似文献   

6.
刘红 《魅力中国》2012,(35):61-61
英语和汉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其中,动物习语是独特而又富有表达力的一种,它包含大量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做翻译时。要尽量准确地转迭原文的意思,试图保持原作的风姿。最常见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都会用到。本论文主要讨论动物习语英译汉的几种基本策略,并分析阐述了几种策略的优缺点。好的译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10以内的数字习语作为切入点,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中英文化差异,探求影响这些差异的成因,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加准确、凝练、生动形象的翻译习语:根据不同的意境、要求可以采取四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法、套译法、意译法、释译法.  相似文献   

8.
陈诗梦 《魅力中国》2014,(19):51-51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阐述影响广告翻译的文化差异,分析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采取直译、意译、音译、音译加意译和编译法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理论观察》2006,(2):123-124
翻译教学一直是大学公共英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影响翻译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克服这些问题,可强化翻译技巧,通过直译法、代替法、意译法、音译法等来解决,进而提高翻译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翻译领域中有着两种基本翻译方法,即直译与意译.自古代翻译理论诞生的那一天起,直译与意译之争便开始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直译意译之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分析翻译家们对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的看法、观点,借鉴相关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对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基本方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宁 《黑河学刊》2010,(4):71-72
翻译研究综合学派以格式塔理论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合学科。在实际翻译中,个别词、句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背景来决定的。翻译综合法认为隐喻翻译应考虑文化差异和隐喻在具体文本中的作用,可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换喻法和加注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翻译是一个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复杂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了必然的趋势,这也必然会给隐喻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血液.隐喻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祁光艳 《魅力中国》2011,(2):248-248
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是古代翻译的主流。中西方古代宗教翻译传统尽管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思想背景,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本文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有机结合的翻译方法的争执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英、汉互译中,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本文从翻译过程中的直译和意译各自的功能出发,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探讨二者各具其能、互相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美伊  何大顺 《魅力中国》2010,(26):235-23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又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习语作为民族固有语言的特点,分析了造成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探讨了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通过讨论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翻译实例,提出了直接翻译、双关分译、变通译法、直译加注、意译法五种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黑河学刊》2011,(11):35-36,77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从跨文化视角分析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及人们对事物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对理解英汉习语的影响,提出对习语的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而应首先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然后确定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响平 《魅力中国》2014,(22):264-265
通过对比研究,文章揭示了佛经和《圣经》翻译在手法上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即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若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的话,都大致经过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这三个阶段,而这种相似性背后则是中西方宗教翻译相似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习语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由于习语乡土气息浓厚,含义隽永,所以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报纸杂志及一些文学作品当中。为了消除中英文化不同所带来习语理解的偏差,本文从习语的定义和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出发,提供一些英汉习语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孙洪山 《黑河学刊》2010,(8):39-41,151
道安与哲罗姆是公元四世纪东西翻译史上的伟大宗教翻译家。以直译与意译作为参照点,对其翻译思想进行了梳理、比较,发现二者表现出极大相通甚至相同之处:一方面,都极力追求直译,主张翻译应返回到原本;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上运用了意译方法来解决直译无法符合译入语读者接受习惯的问题。这符合由于原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翻译必须灵活处理的基本原则。这种既宣扬直译又兼顾意译的思想符合辨证的翻译观,其合理部分的充分发展,就是直译和意译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