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对产品伤害危机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影响到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从而降低消费者的信心,减少消费者的购买。企业要想恢复市场必须要从危机发生后的企业应对行为和后危机阶段企业的市场恢复策略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9,(10):53-54
08年下半年乳制品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者对行业的信心跌至谷底,本土企业受到的打击自不必说,各大台湾和海外品牌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一时间,重拾消费者的信赖,再在合适的时机内,推出新产品来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各大乳企纷纷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目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及其购买行为、市场管理与卫生环境、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都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非菲 《现代商业》2023,(13):28-32
本文分析了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下文简称《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企业短期利润产生的影响,以及市场上消费者信心情况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对电子商务板块及其同行业企业的短期利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消费者信心,而且消费者信心提高,尤其是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使得《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电子商务企业的短期利润;(3)消费者信心对非国有电子商务企业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对国有电子商务企业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提振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满足人民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基本要求。基于消费者非理性选择的涉入理论分析框架,使用京、津、沪、穗、宁、汉六大城市1 271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有序概率选择(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涉入度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涉入度通过认知反应、态度改变和信息处理等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产生促进作用,说明非理性选择因素对消费者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对风险管理主体(如海关、进口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生产流通企业)的信任程度在涉入度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说明作为消费者非理性选择因素的涉入度,通过风险管理主体信任对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素养在涉入度对消费者进口冷链农产品安全信心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理性选择因素对消费者非理性选择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鉴于此,一要重视消费者涉入度。相关部门在农产品安全信息披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信息的客观真实性,还要关注消费者心理状态,引导消费者抱持积极态度。二要增强消费者对风险...  相似文献   

6.
信心贵如金     
受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贸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企业因此停产、减产、减员,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已经是企业不可逃避的问题.面对市场低迷的"冷冬",企业决策者们有可能引发出的种种悲观消极情绪,影响着企业创新发展信心.因此,振奋信心便成了当前防止金融危机重挫,保持新一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重中之重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经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之后,消费者对奶业的信心至今难以恢复。而6月15日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期间,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又提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这,又让消费者心头对乳业新国标更加心存疑虑。中国奶协有关人士在会上建议,对巴氏杀菌鲜牛奶(下称巴氏鲜奶,相对于超高温灭菌的常温奶)生产企业,国家应给予政策及经济扶持,逐渐恢复巴氏鲜奶主导市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第一种情况是亚洲金融危机不再继续恶化。东南亚国家和日本虽然不能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但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条件比1998年略有改善,美国的经济也不会由于亚洲经济危机而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市场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商业领域日益出现的品牌信任危机,文章从心理效应角度分析品牌信任危机的消费者心理表现,以及企业应知道如何遵循和利用心理学规律,妥善处理危机爆发后的消费者信心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来说.应该将所有跨区域销售的任何未经市场授权之产品都归结于窜货范畴。所谓窜货(又称为倒货、冲货).是指企业营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甚至是销售总部受到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地区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从而使其它经销商对经销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商务周刊》2008,(1):16-16
全球消费者信心有所下降油价上升、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的放缓,都给全世界的消费者信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最新尼尔森公司在全球48个市场所进行的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超过1/4的全球消费者认为2008年将出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象,受调查的48个市场中有21个市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从经销商窜货谈起--关于窜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认识窜货 从广义来说,应该将所有跨区域销售的任何未经市场授权之产品都归结于窜货范畴.所谓窜货(又称为倒货、冲货),是指企业营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甚至是销售总部受到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地区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从而使其它经销商对经销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各房地产企业信心不断增强,房地产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状况纷纷做出了战略调整,各企业开始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资战略部署。5月30企业恢复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企业拿地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加大了项目推盘力度,期望在市场回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奶粉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全面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使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洋品牌成为最大的赢家,国产品牌受到全面打击。在此情况下,本土企业需吸取教训,学习洋品牌的长处,寻求新的致胜策略。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GM(1,N)模型在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是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的先导性指标,对经济发展趋势有相当的预见性。当前扩大内需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前预测2010年消费这信心指数运行状况对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速度,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GM(1,N)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动量项G,以2006-2009年以来消费者月度信心指数为基础,对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88-90之间。  相似文献   

16.
欧盟主要施行的消费者法和相关指令强调的是不仅保护消费者也鼓励竞争和支持创新。法律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应为消费者的保护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即"授权"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愿意也能够在市场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选择,并且根据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合理预期而确立起足够充分的消费者信心,而其中消费者法对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起到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世新  潘浩  王雷 《江苏商论》2009,(12):120-121
在国内,由于越来越多的品牌充斥着保健品市场,而各类品种又鱼龙混杂,优劣难以辨认,使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逐渐丧失信心,在保健食品这一行业状况更甚。本文通过分析保健食品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主要弊端,试图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提升保健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重建保健食品行业的信誉度。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及受搜索成本的制约在信息的拥有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消费者在没有足够可以信赖的信息下,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怀疑从而减少购买。品牌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它将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使市场信息透明化、信息对称化。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降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相似文献   

19.
市场     
哈里 《大经贸》2011,(7):10-10
美国消费者信心不振9月美国零售超预期增长,提振了市场信心。但10月消费者信心意外跌落,或意味着没有就业和收入增长支撑的零售回暖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20.
杨家璇 《市场论坛》2009,(3):63-64,62
文章主要对嘉实多有限公司在中国华南地区车用润滑油市场的销售渠道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嘉实多有限公司在此市场因销售模式改变所产生的分销渠道冲突问题,论证了渠道融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嘉实多有限公司的渠道融通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确定合适的销售模式,加强市场销售推广和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销售奖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查处窜货与假冒产品,恢复消费者的信心,重塑品牌形象,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