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并购行为,但并购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自然而然的会出现杠杆收购模式,这也代表了一个国家金融资本和国家产业资本走向了成熟。杠杆收购本身是有助于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也能够更好的完善市场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杠杆收购很好的刺激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实现和国际经济接轨的大前提下,我们一方面应该了解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杠杆收购的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应该知道我国杠杆收购模式的现状,并找出在杠杆收购环境上的欠缺,对未来的可行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杠杆收购融资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杠杆收购的特点及实施杠杆收购融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并针对我国企业并购中极少使用杠杆收购的现状指出了实施杠杆收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做为现金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以其高负债率、高回报率闻名于世。相比欧美国家拥有着多层次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品种的成熟的杠杆收购融资体系,我国的杠杆收购在债务融资方面有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工具匮乏的不足,这大大制约了杠杆收购以高负债率获得高回报率的特性。因此,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融资产品,对我国杠杆收购的发展有着长足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杠杆收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工具,在成熟资本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在中国仍处于萌芽阶段.本文结合“十八大”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探讨杠杆收购对于解决当下国企改革瓶颈的意义,同时与发达国家比较分析目前我国杠杆收购发展的外部环境,旨在洞悉杠杆收购这种工具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各改革相关方的视角下对于杠杆收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在本质上是一种杠杆收购行为,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它在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中有着多种模式,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法律和市场两个方面的障碍。本文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方案设计与模式,重点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规模日益壮大。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本土PE投资基金与外资PE投资基金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杠杆收购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E投资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在对杠杆收购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中可以看出,债券利率水平高低对PE投资机构杠杆收购能否取得成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风靡华尔街的杠杆收购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及其运作模式,分析了杠杆收购在我国国有资本营运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杠杆收购推动国有资本营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资金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杠杆收购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渐渐地参与到了PE投资基金的并购活动中来。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文章分析了PE投资机构杠杆收购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揭示了PE投资机构在收购目标企业时的谈判定价过程。这对我国PE投资基金运用杠杆收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瑞 《财会通讯》2021,(16):133-136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娟 《企业活力》1998,(4):40-43
杠杆收购及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启示王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已被提升到企业体制改革的议程上来。如何借鉴西方企业兼并的经验,把我国企业兼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还有待于大家共同探讨。本文中,笔者拟对杠杆收购作一简要的探析,并由此...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杠杆收购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出现,1998年至2002年底,通过杠杆收购,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6,5万户减至4.3万户,减少34%,实现了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有序退出。但杠杆收购在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震惊全国的“中策事件”。因此,正确揭示杠杆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企业并购此起彼伏,参与并购的企业数量和金额都呈倍数增长.但是这种“大鱼吃小鱼“的模式,使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因资金实力有限而难以涉足,影响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杠杆收购使“小鱼吃大鱼“成为现实,为它们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研究杠杆收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杠杆收购的条件和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的购并已成为超常规发展的最重要途径,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在研究中发现: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全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购并又呈风起云涌之势,我国许多企业为寻求发展和转机,也在酝酿或进行着购并计划。一个成功的购并,从形成动议到最终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许多因素的共同支持。本文拟就一种有效的购并融资方式——杠杆收购做些探讨。一、杠杆收购及杠杆收购的一般操作程序当公司的资产回报率高于借入资金的资金成本时,举借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财务杠杆、杠杆收购及管理层收购的涵义阐述,分析了如何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国有企业改制。同时,指出了通过管理层收购实施国企改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财务风险和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易红宇 《四川会计》2002,(10):38-38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资本运作变得越来越频繁,企业为了尽快的壮大自身规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条比较快捷的道路。杠杆收购也是企业进行大规模资本扩张的一条可行之路。杠杆收购意味着收购者可以用小于所购资产价值的自有资金来收购企业,用百分之二三十的资金控制了百分之百的资源。这样就起到了较少的资金配置更多资源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业资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杠杆收购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更加的显著。杠杆收购采用了债务融资方式,因此它十分适应资金不足而又急于扩…  相似文献   

16.
杠杆收购具有高负债、高风险、高收益及高投机的特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投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创新模式已被国外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收购融资工具,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去",造就了很多成功的海外杠杆收购案例,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万达"并购AMC等。文章以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收购加拿大KERR公司为例,以杠杆收购的运作原理为基础,通过杠杆收购的程序和融资方案对案例进行剖析,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杠杆收购是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完成收购交易 ,达到小公司兼并大公司的目的。从实质上看 ,杠杆收购是一家公司主要通过借债筹得购并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以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 (股权 ) ,又以后者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收购方式。杠杆收购带动并推动了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购并高潮 ,而且在企业机制、财务结构、法律形式、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杠杆收购的关键为了达到收购的目的 ,杠杆收购的负债比非常之大 ,通常在 1∶5至 1∶2 0之间 ,具体资本结构如下 :①股本  5 %— 2 0 % ,②次级垃圾债券  10 %—40 % ,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松涛 《价值工程》2004,23(5):105-10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管理层在融资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的法律障碍、融资的还款风险、融资活动的暗箱操作等等,本文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对管理层收购的融资问题进行规范,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杠杆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杠杆收购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凋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为抵押.通过大量举债筹资来向股东购买企业股权的行为。由于债权人只要求偿还利息及本金,而不会分享利润,所以当收购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这种高负债的融资方式会达到“杠杆”效应,收购者将获得高额利润。杠杆收购由于具有高负债、高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企业掀起了海外跨国并购的浪潮,其中不乏优秀的并购案例。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民营企业都是我国跨国并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量。然而,民营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少,这使得它们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杠杆收购,以大量举债的方式收购大型海外公司。文章以艾派克收购Lexmark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杠杆收购行为,并进行融资结构研究、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经过一系列研究可知,在符合一定情况下,民营企业能够将杠杆收购用于海外并购。成功的融资结构要在民营企业自身规模限制下,紧紧围绕收购目的展开,不仅要筹够足够的交易对价,还要为后期的整合和风险控制提供资金,为后期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