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外管理》2010,(4):132-132
1.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实际上,许多人认为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赚钱,而会因为工作业绩上突出的表现获得他人的尊重,提升个人影响力等。因此,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以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2.
“创业时的目的和理由都简单,就是赚钱养家。后来企业员工多了,变成了一个大家,就不仅仅是养家糊口了。”胡楚辉说,企业是社会的企业,达应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3.
新的物业服务理念倡导物业服务人员在小区服务过程中树立起“服务观”,要求员工注意观察与体验小区生活,注重服务经验的积累。同时要求员工充分了解物业知识,多学习、多运用获取间接经验,积累物业服务语言,为优化物业服务创造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洪平 《活力》2008,(3):51-52
根据现代营销的本质,特别是营销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什么是营销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企业通过市场识别、创造、并首先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系统的、连续的,有效的使顾客与企业两者增值,社会和企业员工满意的经营活动。”企业的营销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就是在如何赚钱上,现代营销倡导的是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还要让顾客满意获利,  相似文献   

5.
剑锋 《企业文化》2012,(6):42-43
常常听到企业家抱怨:我的文化理念和战略思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员工的执行力。员工执行力不足,似乎己成为中国企业领导者的普遍“心病”。 共同困惑 企业家和员工的共同困惑,员工为什么缺乏执行力?企业领导者往往将其归因于员工,却很少从自身寻找根源。其实,员工执行力不足,首先是企业家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不够;其次是因为企业高层目...  相似文献   

6.
南钢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改制以来.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实施了“百年南钢”的文化战略.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引领员工积极健康成长,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名列全行业第1位。今年蝉联中企500强,位列江苏上榜企业的第4倍。  相似文献   

7.
黄建东 《中外管理》2013,(11):58-60
彼得·杜拉克:“员工满意度指标其实毫无意义。”要激励员工,最重要的是提高员工满意度。这是一种现在非常流行的观点,员工满意度指标也由此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是,这是正确的管理理念吗?  相似文献   

8.
林勇 《活力》2014,(9):37-37
一、建设学习型企业,要把树立学习新理念与倡导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br〉 建设学习型企业,要确立学习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进步和发展需要的理念;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一个员工都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要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把学习融入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工作中,使学习成为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要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结合企业建设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推进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成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中厚板卷厂是一个装备大型化、生产自动化、产品国际化的现代化企业,成立三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越来越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并逐步转化为员工的职业行为。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承担着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应该按照国际公认的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要求实施管理,保障员工最基本的劳工权,还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员工本位”管理理念,使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和民主管理过程中,创造员工的个人价值,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企业关怀员工,员工成就企业”,这是国内洗涤用品行业的佼佼者立白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俞晓菁  龚桢梽 《价值工程》2006,25(11):37-39
从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员工需求三个维度对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分析企业员工中最高领导层、人力资源部、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四种角色,从培训与开发的核心、理念、目标和模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员工培训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员工自我绩效管理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员工的内敛性和外张性自我绩效积累,驱动组织变革并有效降低组织变革成本,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应积极实施驱动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应用员工自我绩效管理技术应该注意坚持人本理念、双赢的目标、科学的人才测评和实施动态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雪梅 《企业研究》2003,(7X):27-28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作为一种商业公司存在,而不是非盈利机构的话,它的一个首要的、很大的商业目的就是:赚钱。因此,很多公司希望通过员工或客户的满意来获得商业上的盈利。翰威特组织的2003年亚洲最佳雇主调研已告一段落,然而,对于“最佳雇主”何以最佳的讨论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日日出新,并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渴望财富和成功,但往往缺乏坚持的勇气和毅力。沈阳姑娘佟晓萍靠着勤奋和努力,在多年的打工生涯积累了知识和经验,然后涉足冷门,三年来在洗牙行业赚钱百万。  相似文献   

16.
当前。很多企业者都在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但是。在一些企业里。企业文化并未在企业行为和员工工作实际中得以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只是一个独立的理念体系。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并未按企业理念的要求去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和企业行为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相似文献   

17.
吴永丽  赵亮 《英才》2003,(2):90-91
如今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了,甚至有的老板还要看员工的“脸色”,如果惹恼了下属,真有好看的,因为不仅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扬长而去,更有背信弃义把你的赚钱把式全都拿走,尤其是当他们对  相似文献   

18.
黎明 《公司》2004,(6):68-69
“以人为本”不只是老总们向员工抒情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需要用制度作保证、切切实实贯彻下来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许继集团的销售收入近 10年增长了 17倍, 1998年达到 10多亿元,利润超亿元,人均利润 3万元,国有资产增值 137 5倍,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量已占总收入的 67%,完成了传统机械加工企业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变。 员工淘汰率低于2%是死亡线,6%为生存线     一个企业在其经营正常的时期,其员工的流动和淘汰率如果低于 2%,这是企业走向死亡的一个界线。国有企业为什么这样困难,关键在于员工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如果企业内员工流动不畅,这样静态的沉淀、积累的只能是惰性。市场的经济规律就是这样,如果企业没有适量淘汰就会被…  相似文献   

20.
谷久雨  候宁 《人力资源》2006,(7S):78-80
情感管理——让沟通氛围与员工情感“零距离” 随着企业结构的日趋扁平化,企业或团队的高绩效更多源于员工的自主创新与自发进取。同时,创造一个高绩效、高忠诚度的企业或团队,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理性的思维方式,更需要具备运用“情感式”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