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涉外导游的本质: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的基础,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涉外导游工作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文化的视角看旅游的本质,从旅游者的需求探讨了涉外导游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指出了导游实践中应遵循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分析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完成导游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韩海燕  赵友芬 《江南论坛》2000,(1):37-37,43
我们正经历着一场神奇的革命。知识正以其空前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形态,知识经济同样给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一场革命。本文对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交际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 从文化学上讲,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同文化之间出现了新的关系格局,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具有了新的特点。 第一,知识经济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异质文化之间的交际也有赖于不同…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可以说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它不但是跨越国界的交际,民族之间的接触与融合也是跨文化交际.但是跨文化交际必须跨越的是不同的文化.因而不但要揭开其显形文化,最重要的是跨越隐型文化.本文从中美对恭维语的不同反应分析其背后的隐型文化,即价值观,说明隐型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萍 《经济师》2014,(10):263-264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文章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研究旅游英语翻译。旅游英语地道的翻译不仅有助于游客了解旅游景区相关信息,传播中国文化,而且有助于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从跨文化交际出发探讨旅游英语的文化内涵,研究旅游英语翻译的特点,提出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以期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国游客入境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多元文化下的外国游客给我国的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视角对涉外导游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拉动涉外旅游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造成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聋哑”现象,主要是英语教学不重视语文运用的能力和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脱离英语文化来教或学,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克服“聋哑”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涉外旅游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针对涉外旅游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提出避免和消除语用失误的对策,强调高校旅游英语教学需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涉外旅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在旅游中,文化的差异性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动因推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融,也产生了文化间的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将旅游分旅游前、旅游过程中、旅游结束后三个阶段,结合进藏旅游的例子,分别探讨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表现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广荣 《时代经贸》2013,(13):167-167,169
商务口译不仅仅是传递语言信息的双语活动,也是一种沟通不同文化内涵的交际行为。因此,商务英语口译员不仅要深刻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还要掌握熟练应对这些差异的技巧。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中英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了应对这些差异的策略,即如何提高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导入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实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旅游社会学宽广视野和"跨文化比较"独特视角,并结合多年旅游一线实践的经验和市场调查资料,对东西方跨文化旅游者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习性"进行思考。分别从心里认知、价值和行为取向、交互模式等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层面加以比较研究,解读不同社会背景旅游者的"交互习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我国现行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因此,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使其恰当有效运用英语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高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等方面,初探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作为译者,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实现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准确、有效翻译,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和成熟标志。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隐喻思维的形成及文化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加以阐述,从而提出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唐弋凌 《时代经贸》2007,5(9Z):131-131,134
本文主要研究桂林市各餐饮业是否针对自己的特色民族美食而搭配特色民族服饰与之相呼应。认为桂林餐饮业中服务生可以在服饰中增强民族个性,以增强整个店面的特色,以吸引中外游客更多的关注。从而以促进桂林的经济发展,促进桂林旅游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杨亮辉 《时代经贸》2008,6(7):226-227
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着手进行阐释,进而分析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多方面多手段潜移默化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之间的交际。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各异、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有别,因此会对同一词、同一句话、非语言行为和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为了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对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理解非语言行为的社会语用功能,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愈加频繁与重要。作为社交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寒暄语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且不同文化有不同寒暄语这一现象已为人熟知。然而虽然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这一现象已被深入讨论,针对该现象在文化起源方面的深入探讨确实少之又少。从礼貌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中英寒暄语差异的文化原因,并指出中英对于"脸面"的不同态度正是差异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美两国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存在诸多差异。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婚姻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其差异的社会与文化因素,以期对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着重从四方面提出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们分别是:从教学管理方面加强跨文化教学;重视商务英语文化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学术群体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交际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文化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减少和避免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本文对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